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李敬泽:把目光盯向有潜力的作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21日08:17 来源:西安晚报 张静

  谈及作家“断代”话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

  把目光盯向有潜力的作家

李敬泽 记者 王健 摄李敬泽 记者 王健 摄

  熟悉李敬泽的人知道,他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学批评不但在文学圈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受到了普通读者的欢迎。然而李敬泽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散文作家,目前已撰写了近10卷散文。优美的文字,还有其中的文化内涵,受到了读者的追捧。

  作为第三届中国报人散文奖的评委,李敬泽昨日特意从北京飞来,为获奖者颁奖。虽然刚下飞机,但他没有一点疏离感:“因为我几乎每一两年都会来趟西安,虽然对这里很熟悉,不过还是被古城日新月异的变化所折服,建得越来越好了。这里还有我很多文友,对西安坊上的小吃更是念念不忘。”在从机场回酒店的路上,李敬泽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关于报人散文、关于诺奖、关于陕西文学,他都畅谈了自己的想法。

  谈报人散文

  报纸是孕育散文的重要媒介

  作为文学评论家、散文作家,李敬泽对散文创作颇有心得,他说报人散文是散文的一种。“只是这是由报人写的散文,所以有其独特性。现代散文的发展和报纸有很大关系,现代意义的散文,很大程度上都是发表在报纸上。比如,胡适先生的所有杂文都发表在报纸上,都属于散文。从这个意义上讲,报纸是孕育散文的重要媒介”。

  在李敬泽看来,“所谓报人,一方面是指在报社工作的媒体工作者,另一方面还包括报社里的文人,也有很庞大的群体。现代作家有很多都曾在报社工作过,或是自己办过报。报人散文奖的设立,其实在回应着我们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学传统,‘报人散文奖’这个奖项是个很有意思,也很有内涵的文学奖项”。他说报人的生活都接着地气,也都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散文写作笔锋更犀利,对生活的感触也更细腻,报人散文,值得关注。

  说陕西文学

  文学重镇地位不可动摇

  作为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一直密切关注着全国的文学创作。他说,长久以来陕西都是文学重镇,这个地位不可动摇。“比如陈忠实、贾平凹之类的文学大家依然在文坛活跃着,陈忠实的散文作品有很大影响;而贾平凹还在持续推出长篇新作,每次都给文坛带来震撼。不光是小说,陕西作家的散文、诗歌等,也都在全国很有影响力。虽然有人在说陕西作家‘断代’这个问题,但我想说,‘断代’是个问题,但也不是个问题。与其在那里天天哀叹‘断代’,不如认真地、仔细地打量我们现在的中青年作家,看看他们是否有潜力可以挖掘。我相信他们中有一些,还是表现出来了令人期待的才华,我们不能把目光都盯住大师,与其在哀叹‘还不出个大师’,不如把目光盯向那些有潜力的作家”。

  之前有媒体在采访李敬泽时,他曾直言在网络时代要重新估量文学,而陕西文学后继乏人是否也因为不能够适应网络时代呢?李敬泽直言:“不要把命题立得那么大,网络时代是全国都面临的。网络不是只有西安有,在北京,在上海,网络时代甚至到来得更透彻一些,所以也扯不到那儿去。”他说,有时候其实不用特别焦虑,该有的自然会有。

  议诺贝尔奖

  其实我希望村上春树获奖

  去年,中国作家莫言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很多人都对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充满了期待,李敬泽更是贴出博文直言他希望村上春树能摘取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李敬泽表示:“村上其实是一个‘轻’的作家……但我还是希望本年的诺贝尔奖愿意冒着引起争议的风险,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他的小说是全球化时代人的生存境遇的感伤寓言,对很多不同国度的读者来说,他差不多就是这个时代的卡夫卡——在海边、公寓、地铁里的卡夫卡,穿白衬衫的卡夫卡,同样阴郁但带着商品的气息。”他告诉记者:“我不掩饰我对村上获奖的期盼,因为他是我熟悉的人,我从二十年前就开始看他的作品,一个熟人获奖与一个陌生人获奖相比,我当然希望熟人能获奖,仅此而已。”

  李敬泽直言:“去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天天被记者追着谈莫言,同样的话说了很多遍。”李敬泽有些无奈,不过谈文学,莫言显然无法回避。他说,莫言通过写作,从很多角度改变、影响中国人的说话方式和感受世界方式,这是一个作家对母语作出的最大贡献,而莫言得到诺奖,有助于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它也一定有助于中国文学的发展。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