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作品 >> 艺苑 >> 正文

瑞成墨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17日10: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单瑞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江苏省盐城市政协委员、东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被评为“德艺双馨书法家”。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书法展、全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展、第二届正书大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当代江苏书法精品晋京展、建国50周年江苏书法展、江苏首届美术节书法展等省及全国多次重大展出,并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成立10周年成果展一等奖、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佳作奖、全国群星奖、江苏省五星工程奖。作品多次在专业报刊介绍发表,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被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和多家博物馆、纪念馆以及很多海内外人士永久收藏。电视专题片《单瑞成笔墨人生》在江苏卫视、凤凰卫视等台播出。

  一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置身于闲适宁静之东台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循着一阵书卷笔墨之气拾级而上,步入单瑞成的稼墨轩,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广阔的艺术天地。硕大的书案上方,悬挂着书法大家孙晓云和言恭达的行书,依傍着名家墨迹,一侧墙壁上,系挂着瑞成5000字的蝇头小楷《金刚经》,作品虽属小楷,却写得雍容和雅,有大字格局,字里行间,笔势精妙,点画俊逸,行笔自然,显得娟秀精美,典雅而富有韵味,为稼墨轩增添了许多古典禅意。朝南几扇大窗,迎接着正午的阳光,临窗一盆君子兰,流淌着点点滴滴的春意,映衬着屋里的书香之气。20多年来,他就在这间书屋里,夜以继日泼墨挥毫,笔耕不辍,在中国书法的迢迢远路上,跟随着大师,寻找符号,锤炼技巧,一步一步向自由王国迈进。

  单瑞成平易近人、朴实谦恭。话虽不多,但饱读诗书,彬彬有礼,品德学养,令人称道。与单瑞成交谈,总会产生一些联想,在他端正圆润的脸上,似乎会看到传统书法里横平竖直、宽舒静雅的眉眼,他本人也成了刚从墨迹飘香的字里行间走出的方块字,端庄敦实、工整有致,有一种超越烦躁的安详之态、平和之气。这是一个心境淡泊的书法家,淡泊中带有禅意,与世无争,不存计胜之心,只以笔墨抒泄胸臆。由于心态安详,他的作品留着心灵思考的痕迹,沉淀的墨迹里,舒雅和缓、愉悦流畅,像一张张宣纸上宁静而幽深的梦境,包含着某种精神力量,又散发着蓬勃旺盛的活力,表现着一种文化品性。

  书法的情分和宿命成就了单瑞成书法人生和书法人格,也展示了他的文化品格。书法是传统的中国文化之根,过去有句话,叫做“读书须先识字”,所谓识字,其实是探求文字本源、增加文学修养,这是做学问的根本。单瑞成的书法是从文字的源头开始的。他幼有父教,传承笔墨,桌前床边,总是摞叠着层层书籍,数十年如一日,起早带晚,去字里行间感悟天地灵气,拓展胸中丘壑。与书本字画朝夕相对,广收博取,肚里装满远年韵律、锦绣文章,又提炼出积蓄的才情,带着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沉潜在真草篆隶中。宗法二王正宗文脉,到颜筋柳骨上拜师摹帖,在宋明诸家上苦下功夫,终于把握帖学一系书法腕法和笔意真谛。在方块笔墨里辛勤耕耘、陶冶自我,逐渐成名,进入中国书法家行列。

  单瑞成长于楷书、行草。其小楷之笔法简体、意象,深得传统书法真髓。精气内敛,不作张扬之势,文如其人。舒而能敛,紧而不拘,间架尤称停均有度,增一分减一分都觉多余,可见其临池习字必有铁砚为穿之毅力。其行书流畅洒脱,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观其用笔,求拙劲于生辣,可贵之处在于承古处不乏别具创见,雄强处不乏婀娜。

  世界上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自然,只有书法例外,书法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出自人内心的艺术。不同的人将不同的理念和情操渗透进文字之中,就让这种孤静符号生出独特的有模有样的个性。我见过单瑞成几幅获奖作品,特别是小楷书法,一幅小楷《滕王阁序》,写得如锥划沙,提按顿挫,节奏鲜明,韵律起伏,密密麻麻一路写来,如宿世仙人,极具灵气,让人看了淋漓酣畅,其笔法的精微,构成他小字令人百看不厌的意境。还有一幅《朱伯庐家书》,和他的为人一样,和雅沉静,真气流衍,字里行间流露出王羲之《圣教序》的韵味,笔画如此纯熟,可见他对王羲之书法的研习,是下过苦功的;行草《无极》行笔遒劲,提顿锋毫,有跳宕伏越之势,提笔尤觉厚沉稳健,收笔干净利落。

  面对他的笔墨,总觉得面对着一种温和与慰藉,这是写字人所企求的境界,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上乘书法,这书法的作者,就是一个出色的书法家。书法和书写两者之间,看上去同样是写,而好的书法作品,自有一份打动人的精神境界和艺术感染。书法和书写的区别,许多人并不理解,甚至写了一辈子也不明白,而有些人却领悟了,就有可能成为崭露头角的书法家。

  沈鹏先生说过:书法作品不能没有接受者,失去了接受者,书法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在一定范围里,文字识写能力和实用功能已经淡化,键盘一敲,一个模式,传统书法面临着挑战;另一方面,书法创作中又有一种倾向,有人认为传统书法已经过时,不再需要面壁十年,艰苦磨砺,不再需要文化底蕴、品格修炼,受时风影响,变法变体,为了追求创新,另辟蹊径,学拙稚画的样子,把作品写得松散歪斜,笨拙变形,用笔架构无法可依、无规可循,脱离了传统书法那种人们欣赏的清丽典雅之美。

  单瑞成有自己的理念,他一直走着宗法渐进的传统路子,因而能真切地感受到传统书法的审美和快乐。他曾经谈过,不希望书法脱离接受者、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向申遗的道路上远去。他认为汉字书法里,有中国人的传统和尊严、文化和梦想,中国书家应该把传统书法中具有的审美快乐传授下去,让孩子们首先把汉字写端正,在纸墨笔砚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他和许多书法家一样,在这条道路上苦守着,放弃大量的创作时间倾注到书法教学之中。他辅导少儿书法,尤为注重孩子天性,根椐学生不同个性,选择他们临摹发展的方向,或唐楷,或汉隶,或魏碑,风格多样、百态千姿。一次走进他的课堂,几个幼儿正在嬉皮笑脸、摇头晃脑,看到单老师捧上临摹范本,马上收敛笑容,很成人地正经起来,一笔一画跟着勾描,让人忍俊不禁,体会到一种传统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单瑞成日复一日,将自己多年的艺术积淀作为铺垫,春风化雨,催生桃李。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每年都有众多的学生作品参加省以上书展并获奖,通过书法八级以上考级的有数百人,并积极推荐优秀学生加入各级书协,可谓成绩斐然。

  在当今中青年书法家中,单瑞成凭借着人品、艺品,声誉渐起、脱颖而出,许多媒体曾经采访他,介绍他的书法风貌,多年来,他获得不少全国奖项。作为职业书法家,单瑞成还处于发展态势,他的人格素养、他的知识修养、他的生活观念和思想情操、他的兢兢业业和孜孜不倦,都在铺垫着这条前程辉煌的道路。

  二

  单老师叫单瑞成,我和他相识是在9年前香港回归的时候。市里组织文艺晚会,我做统筹,这是近20年来首次举办大型综艺晚会。节目编排、灯光音响、舞美服装,头绪繁多,临近演出才想起幻灯字幕。有人提议,找单瑞成,他小楷字写得好。他从工艺美术厂来了,穿一件圆领汗衫,一条卡布裤,一双塑料凉鞋,很憨厚地笑,圆圆的脸上有不少文化符号。用了两天,他把节目单、串场词、歌词、台词等写在胶片上,是端端正正的小楷。演出前一天,领导审看节目,改动较大,幻灯字幕也要重写。找到他,请他连夜改写。他答应,好的。还是那厚道文雅的笑。第二天,他拿来第二份胶片。晚上演出,他一直蹲伏在投映机旁边,照料着胶片的更换装放。单瑞成艺术的厚实、工作的踏实、做人的诚实,为人师表,大家都叫他单老师。

  单老师的启蒙老师是一位写得一手好字的语文教师,那是他的父亲。家境的贫寒、书香的濡染,默默地为他准备艺术的铺垫。20岁那年,他从南沈灶一个尘烟蔽天的橡胶车间走进东台工艺美术厂。在这里,聚集了书画界一批名师耆宿,鲍审、吕荫春、虞劲草、吉伊畴、陈学植、吕志春,一个个名字,便是东台艺术天地一颗颗星星,单瑞成成了追星族。他先后师从著名书法家鲍审、陈学植,从楷书入手,端端正正地走上书法艺术之路,为他的以行入楷、行草谐调的书风,铺设基础。单瑞成的基础,是在不浮不躁中层层递进的,因此显得扎实厚重。他拜过书法大师孙晓云为师,接受了言恭达等许多书法界大师的指点,凭着自己的潜力、毅力、体力,一步步登着台阶,接近人们仰慕的艺术殿堂。

  单瑞成得过多少奖,记不得了。只晓得他多次入选全国最高层次的书展,数次获得全国最高层次的奖项,受到国内书法名家的关注。东台书画,是里下河土地上一个艺术亮点、一道文化风景。这个风景,是由一幅幅水墨丹青组合而成的。单瑞成,是其中一块明净的色彩。说起他,大家就会想起他的敦厚、他的谦恭,还有他的微笑。那是纯朴天然的微笑,是为人谦虚、做人低调的微笑。与他相处,犹如走入四月天,黄花地,很踏实,很清新,很阳光。

  单瑞成平时落笔,一半是书艺格调,一半是情操修养,融合成他的作品。他又喜读古典文学、哲理篇章,这使他的作品多了厚实朴拙,在线条圆润、清秀灵动中,彰显清淡自然、稳健流畅。他把温厚和阳光放在书艺里,把才气和底蕴放在笔墨里,一起传递给人们。这已超越了书法的格局和气势,业内外许多人士认可了他的多重价值。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