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百年印度电影(李美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14日14:08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美敏
▲《甘地》电影剧照▲《甘地》电影剧照
《真心赢得美人归》电影剧照《真心赢得美人归》电影剧照

  印度素以“世界最大的电影生产国”而闻名天下,2013年,印度电影迎来100周年诞辰。1913年5月3日,印度黑白默片《赫里谢金德尔国 王》的公映代表印度电影诞生,这部影片长40分钟,讲述印度赫里谢金德尔国王的生平传奇,开启了印度电影的历史。时值今日,印度宝莱坞电影已发展为仅次于 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产业,以独树一帜的风格立于世界影坛。

  印度电影在1931年步入有声时代,随着有声电影的发展,外来电影在印度的数量急剧下跌。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等电影产业中心迅速崛起,有 声电影促进了印度歌舞片的繁荣发展。自有声电影诞生以来,音乐和舞蹈成为印度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一部电影中都缺少不了,歌舞片因此成为印度电影中 最重要的类型。

  1947年后印巴分治给印度电影业以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加尔各答的孟加拉电影、拉合尔的旁遮普电影等。由于印巴分裂而导致电影人才及观众的流 失,大量优秀的演员、制作人、导演和技术人员离开巴基斯坦来到孟买和德里,他们的到来推动了印地语电影的发展,为独立后印地语电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

  独立后的印度百废待兴,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试图为印度寻找适合本国历史和现实的发展道路。为了配合国家重建和经济复苏,政府建立“电影部 门”。独立初期,“电影部门”制作了大量的纪录片,多数题材表现尼赫鲁的社会主义观念。同时期,印度还成立“印度人民剧院协会”,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自 由、公正的新社会”,并掀起了从城市走向农村的文化运动,当时很多进步作家、导演、演员都纷纷投身到这场文化运动中,并创作了大量有关农村题材的电影作 品。

  自1947年独立后,电影在印度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印度政府还曾几次降低电影的娱乐税,并且成立官方机构推动电影业的发展,如 1951年印度成立“电影咨询委员会”;1960年成立“国家电影发展公司”,主要扶持艺术电影,机构的成立为电影融资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在成立初的5 年内,“国家电影发展公司”就资助了149部艺术电影和57部纪录片,其中协助拍摄的影片《甘地》获奥斯卡金像奖。

  20世纪50年代是印度电影的“黄金时代”,独立后的印度作为一个国家,不断探索自我身份。很多导演如梅赫布罕等创作了《印度母亲》等影片,从电影学的视角关注社会转型。

  独立后印度城市的兴起令边远的农村人口迁往城市,试图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这一时期,很多印度电影题材表现了传统文化同现代都市生活的冲突。萨 蒂亚吉特·雷伊是印度著名导演,他的《大地之歌》等作品是独立后印度电影的代表,影片讲述婆罗门少年艰难融入主流现代社会,从而完成主体自我认识的过程。 《大地之歌》是一部民族寓言,也是由殖民统治转向独立的寓言,转向的主体代表了殖民国家与独立国家的连续性,同时也是走向现代化的自我叙述。

  1971年印巴战争以及1973年的世界能源危机导致印度国内通货膨胀,电影业深受影响。由于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此时印度电影关注的内容从家庭伦理转向犯罪、失业、贫穷以及政治腐败等严重的社会现象。

  1991年的改革是印度经济的分水岭,经济改革深刻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1992年印度建立卫星电视,新媒介的发展使全印度电视台覆盖到85% 的城市人口和56%的乡村人口,可以说,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重塑了印度人的文化生活,并给印度人带来更多的娱乐选择,这对印度电影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进入电影业近10年的“黑暗时代” 。1982年的《意义》是一部开拓性的电影,打破了“黑暗时代”的禁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度电影的商业色彩渐浓,商业电影逐渐在印度崛起,以歌舞片为 代表,表现现代人的都市生活和消费欲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印度电影业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推出了数字音效、大量的歌舞表演和改善影院硬件等措施,并更注重电影 的发行和推广。1997年开始,随着互联网在印度的发展,电影发行商更是借助互联网来推广电影产品,这些渠道有效地宣传了电影、提高了票房收入。随着经济 的复苏,印度电影的业态情况有所好转,并逐渐形成产业化模式。虽然电影情节仍有些套路化、单一化,很多甚至是好莱坞电影的简单拷贝,但在技术上有质的飞 跃。

  1991年的经济自由化改革不但促进了印度国内电影的发展,还推动了印度电影产业的国际化,伴随着全球化的扩张,印度政府开始放权、允许私营资 本参与补贴艺术片在海外电影节放映,印度电影开始在欧美逐渐流行, 甚至在戛纳、威尼斯和多伦多等电影节上,印度电影都成为重要的参展影片。

  从1998年开始,印度电影的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商业来源,尤其是英国和美国市场的票房收入甚至赶超印度国内。印度电影《君心复何似》和《真心赢 得美人归》以其反传统的剧情和有效的市场操作,获得国际市场的好评,成为印度电影史上的票房之最。走向海外市场的印度电影在题材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以 往的种姓差异、经济贫困转向文化冲突,主角也从低等种姓变成富贾之人。印度电影的国际化让海外观众认识和了解印度文化,即便在好莱坞电影横扫天下的局势中 仍有一席之地。 兰贾妮·马宗妲曾说,印地语电影伴随着全球化而扩张,并在欧美日渐流行,这让人们注意到印地语电影中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与现代性的复杂关系。

  印度电影在广义上分为“神话片”和“社会片”,“神话片”直接取材自印度两大史诗传说,“社会片”则表现当代生活,其中包括紧张的剧情、男女主 角的离别和团圆、超越种姓的爱情,并穿插大量的歌舞。“社会片”以歌舞类型居多,以平民化、底层化叙事作为主流,冲击了印度传统的社会等级秩序。“社会 片”表现出同现代性的复杂关系,通常以家庭环境的小格局表现人物的思想道德冲突,最后以理想化的结局解决矛盾冲突。印度电影和印度戏剧在美学上有明显的传 承关系,“味论”是印度古典诗学的理论核心,“味”在戏剧艺术中是指观众的感情效应。因此“味”也是衡量叙事效果的标准之一。 印度学者巴沙姆在专著《印度文化史》中曾说, 印度电影受传统戏剧“味论”的影响,表现出艳情、滑稽、悲悯、暴戾、英勇、恐怖、厌恶和奇异等“味”,它们分别加强了影片中故事的叙事效果。

  宝莱坞是印地语电影的中心,它和泰米尔语、孟加拉语等影视基地共同构成印度庞大的电影产业。 早在英殖民统治时期,印度的电影年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三。2012年,印度电影产量达1600部,一如既往地位居世界第一。印度同时也是世界上电影观众人 数最多的国家,每天观影人次达1400万之多。目前,全印度有近100家电影制片厂、1.3万家电影院、500多家电影杂志以及30多万电影从业人员,这 些都形成印度电影庞大的产业规模。作为独立的文化生产者,印度电影业正更大规模地占领国际市场,并凭借其浪漫的故事、印度式的歌舞、戏剧化的情节“向遥远 地域出口印度观念”。

  印度电影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在坚持自己的风格、坚守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又吸收好莱坞电影的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国。通常一部印度电 影的时长都在2.5小时至3小时左右,其中有40分钟属于歌舞,因此一部电影通常分成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主要交代剧情和人物,下半场歌舞居多。通常电 影歌曲会被制作成音乐光碟,并先于电影发售,精彩美妙的歌舞场面会为一部电影赢得更高的票房收益。印度电影业是一个庞大的工业化聚合体,从音乐光碟、网站 到有线电视,涵盖了诸多消费环节。近50年来,电影成为印度重要的大众媒介,通俗化的剧情、廉价的票价和相对舒适的环境使得电影成为印度大众最热爱的文化 消费。每天都有上千万的观众走进影院,印度人为何如此热衷电影?对普通印度人而言,电影是最大众化的娱乐方式,印度电影不仅以歌舞更以其文化多样性吸引了 大量的观众。进入21世纪,印度电影的特效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为受欢迎的重要元素之一。

  孟买作为印度电影的发源地,如今已是宝莱坞电影的代表。以宝莱坞为首的印度电影日趋多元化,并不断向海外发展。尽管好莱坞电影横扫全球,但它在 印度电影市场所占比例不到15%,而印度电影的出口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英国和北美是印度电影最大的海外市场。印度电影产业的经济规模在未来5年将 从20亿美元增至36亿美元,以孟买为中心的宝莱坞已成为全球性电影工业。伴随着全球化,有着百年历史的印度电影已然成为印度的文化软实力, 凭借其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有效的机制运作,印度电影正走进大时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