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让优秀作品点亮少儿心中的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08日15:2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李婧璇等

  高洪波:儿童文学需要领军人才

  “毫无疑问,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进入千帆竞发、千峰争秀的黄金发展期。”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主任高洪波称,总结和回顾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我们会发现一大批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优秀作品,儿童文学作家的艺术追求和表现形式日趋多样,他们的作品装点着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的孩子分享到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对我国近3年来儿童文学创作成果的盘点和展示,谈及此次获奖入选作品及特点时,高洪波表示,“首先,参评作品数量增加了;其次,获奖者的地域分布也比较宽泛了;最后,获奖名额宽泛度也增加了。在获奖的20名作家中,有16位作家是第一次获奖。同时,获奖者的年龄跨度也比较大。既有年逾九旬的老作家任溶溶,也有不少‘80后’后起之秀。这样的年龄分布是与当前儿童文学作家队伍的构成相吻合的。而从分类上讲,可以概括为‘长篇创作繁荣,童话创作坚挺,低幼文学崛起,诗歌与散文状态良好,科幻大进步,寓言很无奈’。”

  高洪波认为,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40部(篇)初评入选作品,特别是20部(篇)获奖作品,基本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格局。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很多青年创作者,借助《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等儿童文学报纸杂志所提供的平台脱颖而出,并迅速成长,为儿童文学作家队伍补充着新鲜血液。“中国儿童文学的繁荣得益于我们有一支由老中青少相结合的作家队伍,他们默默的耕耘和艰苦的努力,赢得了千千万万小读者的认可,也在无声地召唤着更多喜欢为孩子写作的作家加入到这个群体中来。”

  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和发展繁荣的背后,是儿童阅读市场和需求的渴望。目前,我国儿童阅读市场的培育扩大需要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来支撑,儿童阅读也急需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来引导,这无疑为我国儿童文学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我们正视快速发展的儿童文学创作背后的隐忧,即如何让儿童文学既保量更重质。高洪波建议当下的儿童文学作家,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年作家,“不要以创作丰富自娱,还是应该静一些,慢一些,争取打磨的时间多一些。被动地奉命写作尽可能少一些,主动性强一些,让自己创作激情被点燃之后的作品多一些。”同时,他也指出桎梏于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瓶颈的仍是想象力和创新力不足,这需要未来我们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去勇于尝试并突破。

  “儿童文学创作需要奇妙能力,要有童心,要保持心灵的纯粹。眼睛要善于观察,想象要明快飞翔,心灵要乐于体味。”高洪波强调,“儿童文学不但要注重数量的繁荣,更要注重质量的提升,对中国巨大的儿童读者市场而言,我们需要一批优秀的领军人才,更需要一批才华横溢、潜心创作的优秀作家,以及具有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出版家,这样才能保证未来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为儿童文学成为中国梦的一个载体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少总社儿童文学出版中心总监徐德霞:好作品更要精益求精

  □本报记者 章红雨

  此次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有5部图书获得了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它们分别是陈诗哥的《风居住的街道》、张之路的《千雯之舞》、李秋沅的《木棉·流年》、曹文轩的《丁丁当当·盲羊》、牧铃的《影子行动》,占了获奖图书的1/4。一次有这么多书获奖,与中少总社一直重视作者来稿,并从中注重发现新作者、培养新作者有关,此次获奖的陈诗哥就是其中的代表。

  中少总社儿童文学出版中心总监兼《儿童文学》杂志主编徐德霞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奉献给小读者,是中少总社一直秉承的出版宗旨。2008年12月~2013年7月,中少总社儿童出版中心共出版163部原创儿童文学图书,其中有40%是经过修改的,有的甚至修改了2~3遍。正因为追求精益求精,所出版的图书中很多都发行了10万、20万册,像《月色马蹄莲》《震动》等作品,都是经过反复打磨且销售很好的图书。

  那么如何让这些好书与更多的读者见面呢?徐德霞说,首先是充分利用《儿童文学》销售100多万册的优势,对作者的作品进行推广。一般每部长篇在《儿童文学》刊物上大概要宣传3遍。其次通过一些活动,比如在业内报刊发表评论、邀请作家参加作品研讨,开展十大金牌作家评选、和作家签约等,目的就是让读者知道这些作家作品的出版。

  另外,记者了解到,中少总社本身有两条发行渠道,一个是图书渠道、一个是期刊渠道。这些儿童文学图书先是通过期刊渠道发行,再通过图书渠道发行。网络方面,借助当当网发行,效果也很好。像为纪念《儿童文学》出版50年,儿童文学出版中心编辑出版的“儿童文学50年之头条”系列(17本),当当网一次性就要货1万套。

  浙少社副总编辑孙建江:童趣也传递正能量

  □本报记者 章红雨

  在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我成了个隐身人》一书获奖。这是九旬老作家任溶溶继《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后又一重要童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孙建江表示,儿童文学一直是浙少社十分注重的图书板块。在浙少社连续10年保持全国童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业绩中,儿童文学所占的份额举足轻重。

  数字显示,在全国童书各板块中,儿童文学所占的比重为四成左右,而在浙少社童书各板块中,儿童文学所占的比重则上升至八成左右。孙建江对此称之为,儿童文学板块的扎实是浙少社领跑全国童书的重要保障。

  “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丛书”“红帆船丛书”“感恩的心”“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历数浙少社的品牌图书,记者获悉,浙少社每年推出新品400余种中儿童文学新品达300余种。

  谈及获奖图书——《我成了个隐身人》,孙建江说它是浙少社众多儿童文学原创新品中的一种。作品集中展示了任溶溶强调nonsense(有意味的没意思)的诗学追求。任溶溶认为:nonsense是一种童趣,有人觉得它没意思,那只是有些大人觉得它没意思而已,儿童可绝不这么认为。

  分析这部诗集获奖的原因,孙建江认为是诗集中尽可以品味儿童文学的纯粹性使然。比如《写字桌》中爷爷和孙子在写字桌上写东西和画画,孙子画得入了迷,一点一点把爷爷的位置全占了,爷爷只好在自己的膝盖上写字,可是结果却皆大欢喜。因为,孙子“画出了他很得意的小鸡”,而爷爷则写出了“这首诗”。在这本诗集中,像这样的儿童文学纯粹性可谓比比皆是。而儿童文学的纯粹性恰恰是任溶溶作品能够跨越时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此,孙建江夸赞《我成了个隐身人》,是一位九旬老人新近创作的一本绝对童趣、绝对好玩、绝对正能量的诗集。

  倾情写作 孩子快乐我们就快乐

  ○《丁丁当当·盲羊》作者曹文轩:

  不喜欢也不习惯即兴创作,也许不具有这方面的才能。我所写的几乎全部作品,无论长篇还是短篇,都经过了漫长的酝酿过程。如果记忆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记得在我的身上,就从未发生过在一天早晨看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马上转身就坐到桌边写作的事情。从萌芽到开花结果,往往有数不清的日日夜夜。那颗种子,通常是在不经意之间获得的,那一刻,内心深处闪过一种喜悦,也许,就在那一刻,这种子悄然埋进了土中。后来的日子里,并没有特意照料,似乎忘了,只偶尔想起——想起时,那种子可能又有了变化——是生活的风风雨雨在无声地养育着它。浮现不久,又会在意识中不着痕迹地淡去。时来,时去,终于有一天,它已成形,你不得不让它显现在笔下了。我很少写在时间上离“此刻”很近的故事,更不会去写“此刻”。《丁丁当当》的故事,从有“一个傻子找一个傻子将会这样”的念头,到最后动手写作,至少有10年的时间。

  我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创作。这个过程,也许叫“沉淀”。

  感谢这个时代。这是一个经过波折、坎坷终于回到文学正道的时代,一个解除束缚而终于可以将想象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时代。无论是强调“儿童”还是强调“文学”,都标志着我们对儿童文学的本性在进行自由而深入的探讨和理解。今天,我们对它已经再也不能轻而易举地指认,这种状况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批评家们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惑,而这恰恰说明它在日趋成熟。中国儿童文学的丰富性、多义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中国儿童文学早已走出荒芜时期而与国际水准的世界儿童文学或遥相呼应或并驾齐驱。我们是在广阔的世界文化和文学的背景之下从事我们的创作的,我们又有着深厚而独特的中国经验。这一切,使中国的儿童文学开始了它最有活力也最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历史。

  从这个意义上讲,《丁丁当当》的真正作者是这个时代。

  ○《我成了个隐身人》作者任溶溶:

  我是一个90岁的老人,真没想到会得这个奖。我衷心感谢颁发这个奖的领导和同志,感谢评奖的同志,我感谢你们不仅是因为给了我奖,我感谢你们还因为你们关心和重视儿童文学。同时,我感谢一向关心我工作的朋友,更要感谢编辑,正是编辑让我的作品与小读者见面。其实我的专业也是编辑,整整当了50多年的编辑,可是大家介绍我时,只提我是作家、翻译家,就漏掉了我是编辑,而我的创作与翻译都是业余的。我在这里要向所有的编辑致敬。

  我一直说,我这辈子很幸运,生下来就有儿童文学,而且成了一名儿童文学工作者。做这个工作给了我莫大的快乐。我把生活中有意思和好玩的事情告诉小朋友,让小朋友快乐,让他们在快乐阅读中成长,他们快乐,我也快乐了。

  不过,我到底是个90岁的老人,很难再写出满意的作品,于是我做起儿童文学梦。在整个大文学当中,儿童文学太年轻了,它需要许多大作家,需要许多大作品,我希望儿童文学作者队伍越来越壮大,他们都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儿童文学家首先是文学家,我希望大作品不断产生,成为文学珍宝。我希望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受到世界各国小朋友欢迎。我相信我的梦一定会成真,年轻作家朋友们,加油!

  ○《千雯之舞》作者张之路:

  我是个喜欢联想的人,我经常出现“万物有灵”的感觉!把字当成“人”来写,是这部作品创作的起点。3年多的时间里,我脑子里始终在想着这件事,不断地翻书,不断地记笔记,不断地思索,不断地修改,是幻想小说《千雯之舞》的创作过程。

  我希望它不是一本介绍汉字知识的书,而是一本让人们亲近汉字的书,让读者发现汉字魅力的书,能让我们感受到汉字的血肉和气息的书。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血脉,是与我们精神世界生死与共的生灵。我也是怀着这样的感情和敬畏写作的。

  一个有根的民族必然尊重自己的文字、母语与文化。然而当下,当我们疾步前行的时候,我们丢掉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在“便捷”地想得到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家园也“便捷”地被荒芜了、冷漠了!我希望通过这部小说,唤起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汉字的形体和灵魂的认识与了解,对中国文化产生深深的敬畏与情感。同时我也想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应当坚守的,正义、正直、悲天悯人的情怀,忠贞不渝的爱情,见义勇为的侠肝义胆,诚实守信、惩恶扬善、舍生取义的人生追求……

  ○《木棉·流年》作者李秋沅:

  我曾不时地陷入思索中,真有这么一个名为“木棉”的小岛么?她是我所挚爱的故乡鼓浪屿岛么?真实与虚幻,若即若离。昔日的鼓浪屿,在时光中渐行渐远。她的背影,苍凉而冷寂,在那些泛黄的照片中、在散发着潮气与尘土气息的书页中、在老人悠远而深沉的目光中踯躅。岁月参差为古榕,枝繁叶茂,阳光投隙而过,她的真貌,碎成了一地的斑斑影影。谁能,看清她?我宁愿相信,她曾是那样的一个小岛:岛上木棉繁盛,木棉花(英雄花)盛开时,朵朵鲜红若血,傲立枝头;我确信,岛上的人们,并非是那么一群习惯于在咖啡暖香、靡靡曲乐声中回首暮色,欣赏残败的人,他们正气凛然、铁骨铮铮;他们视荣誉为生命、理智开明、知行并进;他们在危难关头,舍生取义、誓死捍卫正义与民族尊严;他们是永远挺立着的民族脊梁。谨以《木棉·流年》,献给时光深处的故乡。

  ○《影子行动》作者牧铃:

  从15岁离开城市至今,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我都是在林区、牧场和山村度过。因此,在30年的文学创作中,我一直陷于大自然和乡村题材不能自拔;后来从事少儿小说写作,我关注的焦点,也理所当然地落到了乡村少年身上。

  《影子行动》是我“成长系列小说”中的一部,它取材于我在乡镇中学任教的一段生活。我想尽可能真切地反映少年朋友的心路历程,写出他们对成长的思考,对真情的追求,以及在劳动和学习中感受到的快乐与艰辛,温馨和浪漫。

  对我这个“50后”来说,把握今天少年的心灵世界确实有一定困难,但我仍然愿意作这样的尝试,因为主人公面对困难的坚毅、自信、乐观、幽默,深深打动了我,我希望把一份感动传递给读者。

  ○《小嘎豆有十万个鬼点子·好好吃饭》作者单瑛琪:

  凡是打动我心灵的东西,我习惯记在日记里。我相信,时间可以动,这些文字可以不动。我将女儿和她周围小朋友的生活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小嘎豆有十万个鬼点子》。我觉得,孩子们都是天使,他们来到人间,开始学人说话,学人做事,磕磕绊绊,向我们的世界走来,有时虽也耽误,但是很努力。他们的世界,稚嫩,一尘不染,至美至善。这是祖国“00后”一代生机勃勃的童颜,也是我们人类纯真的幼年。

  幼年的温暖和干净打动了我。我原生态地记录这些:用他们的语言,向他们那样思考。我蹲在他们中间,尽管很忘情,但也担心自己一时忘了站了起来。我是幸运的,遇到宁宁这样一个女儿,遇到赵晓音这样一个画者,遇到陈文瑛这样一个编辑,后来又遇到了很多的读者、师长和朋友。感谢生活,感谢生活里的人,感谢所有的关注,我要努力写得更好!

  ○《住在房梁上的必必》作者左昡:

  《住在房梁上的必必》是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它是为我的母亲写的。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汐中,我始终相信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比如母亲对孩子的守护——无论有何种遭遇,何种变化,这种守护从未离开,从不改变。这也是为我停留的这座城市而写的。乡村田园也许是人类的故乡,但在我心中,城市才是人类真正的庇护所。我始终相信,城市的内心是柔软的,水泥森林也是有灵魂的。在我们不在意的高楼顶上,有无数个住在房梁上的必必在很努力地守护着我们。我写了一个我自己真心相信的故事,我希望这种相信能让我在这个滚滚向前的世界生活得更加坚定,也更加宽容。

  ○《风居住的街道》作者陈诗哥:

  这是一篇怀念的文章,怀念我和风在601B房所有的日子,因此,怀念是这篇文章的内在语调,而我也把风居住的街道命名为601B大街。

  就在写这篇作品的时候,我却准备搬离我已居住3年的601B房。这让我感到难过。就跟这所安静的房子一样,风是我忠实的朋友。每当我坐在窗前,风就会穿过美丽的枕果榕、大叶榕和棕榈树,来到我跟前,向我述说它们的故事,要不就与我一起轻轻翻动书页。这便是第二节“读书的风”的由来。而我的书柜,我也把它进行想象变形,成为第六节“风柜客栈”的原型。风是有性情的。有很多次,上完班的人们回到家,在厨房里沙沙地煮菜,风会把菜的香气带到我跟前。于是,我开始想象:风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呢?它有没有衣服,要不要洗澡,会不会发脾气……就这样,风的形象就开始饱满了。就这样,我就收获了大致的故事框架。

  ○《汤汤缤纷成长童话集》作者汤汤:

  这次获奖的作品是我从高龄段童话写作转向中低龄段的一次尝试。高龄段童话容易表达对世界、对生命、对人性的看法,也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与关注。而低龄段童话需要举重若轻的智慧和艺术,简单的故事要写得好看,才能让人读完留下值得回味的东西,这对我是一次挑战。这次尝试让我把童话的视角伸向了平淡的日常生活,平常里总有意外,平常里总有惊喜,就像喜地换牙如此平常,却能书写成长的疼痛和爱的力量。

  ○《三体Ⅲ·死神永生》作者刘慈欣:

  《三体》三部曲是一部想象中的未来史诗,描述了人类与宇宙间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之间的关系,也描写了人与宇宙的关系。小说试图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很高兴《三体》获得儿童文学奖,科幻小说与孩子的精神世界有着天然的联系,正是孩子对宇宙的好奇和对新世界的向往,构成了科幻文学的精神核心。正如前年去世的世界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愿中国的科幻小说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以科学和想象为双翼,带着他们遨游星空。

  (上述文字为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部分获奖者感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