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未来十年: 可以预期的发展

——访《中国新趋势》作者韩秀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30日09:48 来源:深圳特区报 李萍
书名:中国新趋势 作者:韩秀云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8月书名:中国新趋势 作者:韩秀云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继《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之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韩秀云,携五年心血之作《中国新趋势》再度闯入公众视野。这部新著透视中国强国路,深度解读中国民众当下最关注的热点话题,甫一上市即引起广泛关注,为此本报记者对作者做了专访。她说:“未来十年,中国一定强,趋势不可挡。”

  以人为目标的现代化

  记者:您用五年时间研究和思考,写出新书《中国新趋势》,您写该书的动因是什么?

  韩秀云:中国现处在经济发展转型期,很多人有困惑。特别是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很多人茫然观望,甚至出现失望情绪、移民潮等。

  我一直在思考,未来五年乃至十年,中国经济是向上还是向下?是好还是不好?未来中国的路在何方?中国的趋势在哪里?企业的出路在哪里?个人的希望在哪里?基于国人的担忧和前途的不明朗,我感到作为一个学者有责任,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写这本书,回答国人心中的问号,指出未来十年中国的趋势。

  就像我在书的前言中说到,中国下一步发展的深度、广度及辉煌成功还会超出全世界目前最大胆的预期。变革的核心是从过去追求物质产量到现在积累财富数量,转到未来满足全体人的社会需求,彻底实现以人为目标的现代化,这就是中国大趋势。

  记者:从《推开宏观之窗》到《看不懂的中国经济》,现在又推出《中国新趋势》,您为什么会把目光聚焦在对中国经济的普及性解读上?您的书中,“发疟疾式折腾”、“打足了鸡血”、“九龙治水”等形象的词语很多,把晦涩难懂、专业性强的经济问题,用读者容易理解又爱读的话写出来,为什么有这样的考虑?

  韩秀云:十年前,我写《推开宏观之窗》,当时是想给国人普及宏观经济学,因为当市场经济大潮来临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该懂一点经济常识。之后在2007年,中国经济开始热了,而且有过热的倾向,我写了《看不懂的中国经济》,是为了给国人提示经济风险的来临。十年后写《中国新趋势》,这是一个重要的十年,是中国走向强国的十年,这十年的趋势是什么。只有每个人都知道了,国家就有希望了。我希望政府、企业、百姓都能读懂,并从中读到自己。

  经济学本来就是一门实用型学科,它应该从书斋中走出来,服务社会大众,所以我尝试用最通俗的语言描述复杂的经济现象,为的是让普通百姓都能看得懂,都能够很好地理解。但这个过程非常艰难。

  记者:该书不到200页,可以说是一本“薄书”,经济社会问题本身涉及的领域很广,问题很专业,就像您在书的后记中所说,“扎深了出血,扎浅了不痛不痒”。要架构本书时,您是如何考虑取舍的?

  韩秀云:因为,这本书写的是趋势,但涉及的是各个领域的人和事。对不同人群说话,当然既要指出问题之所在,又要顾及读者的感受,尽量做到中立。如果扎深了,人们或失望,或不接受,说浅了可能不痛不痒,难就难在拿捏“度”,让不同的群体都能接受。

  为此,我站在读者的角度写这本书,在构架这个本书时,我所考虑的是,每一章所谈的是不是未来的趋势?如果是我就写,如果不是或者不成熟的就不写。我希望十年后,人们读起这本书,还觉得它是趋势。

  实现强国梦需政府带头

  记者:您能介绍下书的主要内容吗?

  韩秀云:这本书从“中国正在走上强国之路”的重要历史时点出发,书中剖析了中国当下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解读了中国当下最受关注、备受争议的话题:从宏观到微观、从GDP到财政货币政策、从政府简政到行业垄断、从社会福利到公民养老、从腐败到收入差距、从食品安全到能源环保、从行业发展到民生幸福,以此阐述了未来十年中国的新趋势。

  记者:您认为,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是什么?书中您为什么会选“控通胀”、“促消费”、“缩差距”等十大趋势性问题来写?

  韩秀云:十大趋势都表现在书的每一章标题中,我认为,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不可能持续发展,就算十年后GDP达到很高的数量,但是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法制社会、人的素质、公民意识、外交政策等方面不相应跟上,我们还配不上这样一个大国和强国的称号。所以这本书涉猎的范围很广阔。

  而且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要继续这样一枝独秀一个轮子向前跑吗?不会掉沟里吗?为什么生活物质条件好了,但人们的幸福感下降了,更忧虑未来呢?

  记者:书中写的十大趋势性很多是涉及政府的,如“转职能”、“简机构”、“反腐败”、“破垄断”等,您认为,政府当务之急应做哪些?

  韩秀云:要想实现强国梦,需要政府带头,只有公务人员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改革才有希望,中国才有希望。我认为,政府当务之急应该做的就是:反腐败、反垄断、反既得利益。这是政府必须做的。

  比如说反腐败,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十分重要,政府要有公信力,因此反腐败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本届政府已经下定决心,反腐败工作正在步步深入。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利用网络反腐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不可全靠它。因为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必须利用法律手段打击腐败。

  记者:书中您还提出“反腐败还要反垄断”,这从近日中石油数位高管被查可见一斑。如何理解,您在书中提出的“打破石油、电信、航空、电力等行业的垄断,是中国改革的必然趋势”?

  韩秀云:如果不打破垄断,就不能让企业之间公平竞争,也不可能有公平待遇,这样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这正是中国经济眼下遇到的问题,大量移民潮的出现,就是一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因此,我在书中提出,中国未来趋势是,打破所有制之间的藩篱,引进竞争机制,给所有企业以国民待遇,让他们公平竞争,中国经济才有希望。

  变革时代应找准方向

  记者:除了回答困惑以外,您还希望读者从书中获得什么吗?

  韩秀云:这本书是写给13亿中国人,我希望每人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

  在未来中国走上强国的十年中,在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中,企业能从书中明白如何把握机会,个人能知道应该怎么做。也可以说,我写此书更大的动机在于,希望阅读后每个人能从乐观中看到问题,能从悲观中看到希望。

  记者:如何理解呢?

  韩秀云:我希望,读者阅读后,能冷静思考和面对中国变革的十年,不管过程多么艰难,但前途是光明的。而且目前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因涉及利益调整遇到不小阻力。李克强总理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都难。但我希望读者阅读后,能对现实做出清醒的判断,不因个人利益而阻碍改革推进,并克服思维的习惯惰性,未雨绸缪,做出自己的合乎理性顺应趋势的抉择,才有可能抓住机会,获得预期成果和发展。

  举例说,近年来的政府机构改革之所以见效慢,关键的问题是观念上的问题,也是对改革认识不足的问题。有谁愿意从公务员的队伍中下来?有哪个机构愿意被精简掉?但看了这本书你就会知道,政府的职能为什么要转变,政府机构为什么要精简,不这样我国的财政难以为继了,所以简机构是大趋势。

  总之,我写这本书很重要的一点是,希望转变人们的观念,对改革重新认识。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趋势是什么,中央政府为什么要改革,从而形成共识,那么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有望更顺利。

  什么样的认识水平就决定什么样的未来,中国的下一步转型必将为国民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面对变革的十年,我们是主动应对还是被动应付?我想,无论个人、家庭、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可据此定位。

  韩秀云: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兼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顾问。学术专著代表作:《推开宏观之窗》、《看不懂的中国经济》。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