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电视剧《铁血兄弟》 :大众品位与精英文化的对接(张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23日13:41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 辉

  电视剧《铁血兄弟》用事实说明,观众从来不排斥优秀的作品,从来不排斥理想、青春、激情、正义、光荣、梦想等正能量。关键是,我们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

  该剧从1907年开始写起,横跨20年,通过江流、王应、周鲁、魏国四位热血青年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和实践,谱写了一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心灵史诗。四位青年有着共同的救国目标,却表现出不同的斗争路线和方法,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之中,四人努力在历史的夹缝中探索个人和国家的命运与出路。编剧在创作过程中,以家国义为基调,兄弟情为主线,融入了儿女情、君臣义等,带出不同阶层,以艺术的笔法,勾勒了近代中国的众生相。

  近年来,以“兄弟情”为核心看点,以不同道路选择为主要矛盾的革命题材电视剧,当属2009年播出的《人间正道是沧桑》。该剧中,杨家三兄妹同样是为了国家兴盛,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相比《人间正道是沧桑》与《铁血兄弟》,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除了不同道路选择下的兄弟阋墙之外,二者都具有宏大的史诗气质,都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必然性规律,都注重重大主题与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宏大而细腻的情节走向的传奇性融合,都有利于唤醒和重塑集体性国家记忆。

  该剧在革命史诗题材的创作领域可以说拓展出了新的境界。一方面,该剧选择了一段更加风云激荡的历史阶段。1907年至1927年,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最具扑朔感和传奇性的时间段。这一阶段,中国革命仍处于探索阶段,很多救国思想仍在形成过程中,保皇、立宪、无政府等各种政治力量错综复杂。对影视创作而言,虽更加具有传奇性,但是也更加难以把握。

  剧中,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江流一出现就是一个进步青年,努力与旧思想、旧势力决绝,却久久找寻不到革命的出路;王应初为生于封建家庭的进步青年,却因革命的挫败和家庭原因而中途离场,最终又重新加入革命,成长为早期共产主义革命的实践者和领导者之一;周鲁初为清朝管带,因杀洋人、烧鸦片而走上革命道路,中间革命失败,占山为王,在一个山头实践他单纯的“乌托邦”理想;大哥魏国作为其他三兄弟革命的启蒙者,参与国民党推翻了帝制,却使国家陷入了另一种白色恐怖。

  将几个追寻不同道路的人,建构在结义兄弟关系之中,使革命道路的求索直接在这几个人身上展现。从戏剧创作角度来说,四兄弟关系的搭建,他们因道路不同而出现的合与分,本身就是戏剧不断生长的动力。四兄弟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经常遭遇的是挫败、迷茫,甚至不乏绝望。然而,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使戏剧更具张力,使人物更加真实,也更加符合这一阶段革命求索的时代气质。

  另一方面,该剧选择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小人物。四兄弟之中,除了魏国一直作为国民党的中层领导者以外,其他三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作为革命的“跟班”出现。以小人物的视角来阐述历史,反映了创作者的一种历史认识观,即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剧中,在革命理想主义的底色之下,江流“很萌很可爱”,他甚至在故事的最后才决定加入共产党;周鲁“很天真”,总想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完成最艰苦的革命;王应遇到挫折也会退出革命,诸如此类。如此处理,冲淡革命剧说教、乏味的同时,产生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戏剧效果。正是这些鲜活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剧中的人物更接地气,剧作也有了更加鲜活的时代气质。从而使观众更易代入和移情,产生对剧集的依赖和认同。

  此外,该剧还表现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做实了戏剧空间的中间地带。影视作品的世俗形态,要求它必须接地气。但是,优秀的影视作品,总能实现接地气和文化意蕴之间的完美融合。剧中,创作者加入了大量的时代隐喻。比如,辛亥革命胜利了,帝制被推翻,袁世凯却当了想恢复帝制的大总统。王爷府变成了魏国老师——许昌的府邸,许昌忠于袁世凯,就像当年的王爷忠于皇帝。丁贵仍然看守牢房,牢房里关的仍是革命党;除此以外,还有巩汉林饰演的县太爷对新思潮的反讽,正体现了新思潮萌芽期的稚嫩。诸如此类的,还有时钟体现的帝制即将终结的隐喻、南望楼门前粥铺的太平隐喻,等等。

  美中不足的是,或许缘于江流的成长过程略显漫长,以至后期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没有展开,让观众有些意犹未尽。作为此间的重要思潮,新文化运动不仅是彼时中国革命求索的重要里程,更是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向旧体制、旧道德、旧文学最重要的攻击。即便在今日看来,仍具有里程碑意义。如果创作者能够将主人公的蜕变过程,和中国文化的蜕变过程结合在一起,整部片子将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心灵史诗的脉络将更加完整。另外,后期有些情节浓度过大,观众在理解上有些许障碍,稍不留神就可能错过一个重要的叙事环节。总体而言,《铁血兄弟》探索了一条大众品位和精英文化对接的经典道路,但是,要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中国影视产业还任重道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