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理论探讨 >> 正文

民营博物馆只有表现出文化关怀才能在文化建设中大有作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16日09:43 来源:中国作家网陈履生

  文化强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没有文化的强大,不可能有国家的强大;没有博物馆的强大,也不可能有国家文化的强大。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推动下,中国的公共文化设施于20世纪的末期进入到大发展的历史阶段,各省市博物馆、美术馆的新建和改扩建,得力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场馆越建越大,场馆越建越多,文化形象得到了彰显,民众也于此中受益。与之相关的是,民营博物馆、美术馆发展的势头更是强劲,不仅数量大幅增加,而且规模也在扩大,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而且有一定影响的民营博物馆、美术馆。

  民营博物馆、美术馆的出现对于国家的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民营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不容乐观。目前的数量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博物馆的本质不是靠数量来决定的,博物馆是要靠其自身的内涵以及对周边辐射的作用和影响力。很多民营博物馆、美术馆可能就是一个没有对公众开放的私人收藏馆或私家展厅,而没有对公众开放就不能称其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博物馆要有它的基本功能:收藏、展示、研究、公共教育等等。有很多民营博物馆、美术馆存在着对于建馆目的的不同认知,有些是基于个人的构想,并不是基于公众的文化关怀。就博物馆、美术馆的专业伦理来说,其收藏是不能拿出来交易的,但是,有些民营博物馆、美术馆可能会存在着交易的问题。可以说,目前民营博物馆、美术馆的绝大多数着力于收藏,轻视展示,更缺少研究,公众教育几乎没有。而展示也只是一般性的陈列,缺少展览的策划和学术的内涵。这是中国民营博物馆、美术馆发展初期的一个大致状况,而河北冀宝斋博物馆则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个案,当然,像画廊一样的美术馆也是一种普遍的存在。

  从博物馆、美术馆的本质上来论,国营和民营并不能说明其专业和体制上的必然性的一些问题,包括像美国大都会这样的博物馆也不是国立的博物馆,它能够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足以说明博物馆的本质并不是国营和民营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种经济成分都有可能把博物馆建设好。基于中国体制的现实,人们往往习惯于从体制上来寻找原因,似乎国营或民营都有可能带来一些必然性的结论。事实上各有其利弊,关键是如何因势利导。客观来说,中国的民营博物馆、美术馆发展的历史不到20年,时间还很短,加上社会和公众的认知,特别是在文化消费方面对博物馆、美术馆的依赖也是刚刚起步。所以,很难要求民营博物馆、美术馆在现实社会中有一个完善的表现,反之,回头看看省市一级国营博物馆、美术馆的现状,其不完善也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国家要管的事情很多,而国家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力量也较有限。完全依赖国家的文化建设是不现实的,即使像美国这样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政府所负担的世界最大的美国史密森学院这么一个博物馆机构,其所属的也只有19家国立的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其中还包括动物园。美国的绝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都是民营的。虽然中国民营的博物馆、美术馆在规模上一般都远逊于国营的博物馆、美术馆,也不像国营的博物馆、美术馆在专业方面表现出综合性。民营的博物馆、美术馆通常具有专一或专门的特色,在不大的规模中表现出它的专业特色,而其中的收藏有许多是国营的所没有或所欠缺的内容。所以,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民营博物馆、美术馆是对国营博物馆、美术馆的一个重要补充。它们在某一个专项收藏方面成就卓著,蔚为大观,它们的文化贡献具有特别的意义。因此,关注民营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是推动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留心和留意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是结合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推动文化建设事业的一股力量,是我们社会中公共文化设施的一部分。

  能够结合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收藏家们用自己的钱财不仅为自己积攒了历史和当代的文物、艺术品,而且同样是为了公众和民族,他们做了许多地方文化部门所没有做或者做不到的一些事情。另一方面,在经济和文化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没有专业人才,没有专项资金,没有专项收藏,因此,也就没有或缺少博物馆、美术馆。而这些地区不乏民间收藏家,他们用个人的智慧发现了收藏的点,然后努力去收藏,把这个点形成了一个专题或专项,形成了一个博物馆的主体的专业内容。所以,结合民间的智慧就像结合民间的资金一样,使我们看到了民营博物馆、美术馆未来的前途。毋庸置疑,美术馆不是一个展厅,博物馆也不是一个仓库,不是把画挂在墙上就能称之为美术馆,也不是把藏品摆在库房中就能称之为博物馆。博物馆、美术馆有它特殊的社会职能,这个社会的职能要通过开放和公众相结合,对周边包括社区产生影响。周边的公众都愿意进入到身边的博物馆、美术馆之中,将其看成第二课堂,将在这里感受到的文化氛围、知识内容当成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

  从整体上看,建设和管理民营博物馆、美术馆的人多数是收藏家或爱好者出身,他们对博物馆、美术馆缺少基本的了解,是兴趣使然让他们投身到博物馆、美术馆的事业中来,可以说是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有经济能力就提高,无经济能力就顺其自然。那么,如何脱离私人的层面,将基于公众的文化关怀和文化使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民营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到一个与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相应的新的高度,则是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时间消费的过程。建立一个有效的、持之久远的、完全脱离私人层面的民营博物馆、美术馆管理机制,用基金会的制度推动民营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在博物馆的专业内涵方面,脱离简单的收藏馆的发展定位,民营博物馆、美术馆的未来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当下,民营博物馆、美术馆在现实社会中更是可以大有作为。因为它毕竟结合了当代社会经济主体之外的民间经济的巨大力量,结合了民间的智慧以及文化的积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