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正文

华彩篇章 大家之著——读冯远《东窗笔录》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16日09:37 来源:中国作家网颜 慧

  近日,冯远先生的理论文集《东窗笔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6月)三卷本出版,这是他自浙江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以来30余年从事创作研究积累的部分文章之集,用他自己的话讲,分别代表了他“每个阶段创作实践、研究思考的思想总结和观念变化过程”。书名取《东窗笔录》系指书中所录之文,为他“夜阑人静之时,于向东的工作室案几之前,由读书作画之余,留下的关于艺术思考的轨迹印痕和拉杂感悟”。

  众所周知,冯远是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中国画人物画大家。他的作品造型严谨生动,生活气息浓郁,绘画形式新颖,尤擅大型史诗性作品和古典诗词画意之作,艺术风格坦荡深沉、大气磅礴,富有浓厚的文人气质与人文关怀,其成就自不必多言。我曾在几年前一次采访中,听他的研究生导师、新浙派人物画的代表人物方增先说起一段往事:1978年,一个偶然机会,热爱艺术的冯远到上海美术馆参观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外来艺术展——法国19世纪农村风情绘画展,被那些细腻、美妙的绘画技术语言深深震撼。展览上,冯远经人介绍见到了当时在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的方增先。在看了冯远在农村画的速写和连环画之后,方增先当即劝他报考浙江美术学院。彼时冯远26岁,初中毕业即随上山下乡大潮在黑龙江待了8年,已过了考本科的年龄,于是方增先建议他直接报考研究生。当年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研究生招生,且初试已结束,但爱才心切的方增先多次向国画系、院招生办领导力荐,对冯远的艺术天分赞不绝口,认为他是难得一遇的好苗子。同年7月,冯远接到了复试通知;12月,他以优异成绩接到浙江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当年的人物画班只招了冯远和吴永良两个人……从方先生平缓的言语中,能听出他对冯远艺术才华的欣赏,以及对冯远今天所取得成就的欣慰。

  冯远曾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化部艺术司和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务。国务院2012年8月聘任冯远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他学识渊博,古典文学功底深厚,文字清新流畅,遣词典雅华美,这些从他的绘画和为文中均可得见。学者与画家的双重身份,以及后来从事行政工作后主管全国美术工作的见多识广、胸有大局,使得他习文常有深知灼见、立意高远,更贴近画家的创作实际,读来鞭辟入里、畅快淋漓,堪称华彩篇章、大家之作。如“惟有那些关注了艺术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人’和‘我’,又创造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形式和语言的,才可能真正具有艺术史意义”(《东窗笔录·卷一》中《“人”的艺术和“艺术”的人——兼谈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问题》);他认为在中国画人物画创作中,“我们能够做的,也是最现实的,就是透过各类歧异的主张和不同风格的作品,从把握当代理性精神或当代文化心态的角度入手,勇敢、真诚地将自己直觉的东西表达出来,用画家的良知和新颖的视觉图示唤起社会的惊奋和感知”(《寻找迷失的精神——当下中国人物画作品中人的精神问题》);在谈到艺术教育时,呼吁在西方艺术理论、价值判断一统天下的世纪之交,中国学人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和方法解决问题”(《浅谈艺术教育误区四题》);在文化界对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认知与判断众说纷纭时,提出“必须站在整个中华文明文化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在人类文明的现代宝库中,在人类艺术的现代创新成果中,中国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不光不能缺席,还应有所贡献”(《东窗笔录·卷二》中《引导当代艺术走在积极健康的创新道路上》)……这些文章既高屋建瓴,又切合实际,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当下也仍具有非常高的学术水准与现实指导意义。

  熟悉冯远的人对他的评价多是:为人公正严谨、低调内敛,处事缜密周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个“严于律己”绝不是泛泛之言,从他的事业轨迹就可见一斑:从事教育工作期间,他教出的学生很多已成为当今中国画创作领域的实力派与中坚;在文化部期间,他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倡议促成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20世纪美术收藏专项基金”的立项。他主抓的“国家舞台剧目精品工程”给中国舞台剧留下一大批经典剧目,为繁荣文化事业、树立国家形象写下重要一笔;任职中国美术馆馆长期间,他提出“中国美术馆应成为推介、倡导、引领健康进步的艺术思潮与美术创作,不断推出具有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具有艺术魅力的国家级美术精品的重要展示交流平台”,并聘请馆内外专家组成艺术委员会及藏品评鉴、策展和展览资格审核小组,严把美术馆展览、藏品的质量关。他倡导“中国美术馆除尽快向世界一流标准看齐外,还负有普及公众美术教育的责任。美术馆不能像个衙门,而应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强化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大众文化休闲、娱乐、审美、教育的国家级殿堂”,随着一系列改革,其成效有目共睹;在中国文联任职期间,在他的大力推动下,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主办,中国美协承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已经展开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该工程从公元前至1840年的历史时期中选取150个重点选题,以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等形式呈现中华文明史。工程力争生动再现历史,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历史人物,展示中华科技文化成果、描绘历代社会风情图卷,创作出一批具有艺术性和文献性、技艺精湛、能够传之久远的精品佳作。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工作之余,他在艺术创作上毫不懈怠,他创作的《秦嬴政称帝庆典图》《屈赋辞意》《竹林七贤》《画坛四杰》《红楼十二钗》《虚拟都市病症系列》《世纪智者》等力作在中国画领域得到非常高的赞誉。这些成果都缘于他不计名利得失,以及对自己的一贯要求:“恪尽职守、勉力事工、不敢懈怠”。

  冯远的“律己”不止于此。在有些画家利用各种关系频繁举办展览、出各种画册,抓紧一切机会宣传炒作,为名为利四处奔走的时候,作为一个具有相当艺术成就的优秀艺术家,冯远直到60岁、从行政工作岗位退下后,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展览,这让很多人都感到不可理解。其实这都是缘于多年来他对自己有个承诺:身为公务员,在岗一天,不举办个人画展、不出版专著。正因为此,他虽写过大量很有学术价值的文章,但至今才得以将其中部分文章结为此集。

  作为艺术家,冯远身上更多是学者的谦谦君子之风与艺术家的豁达仗义之气。不管同事、下属还是学生乃至北大荒兵团的旧识,谁有事找到他,只要合情合理,他都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帮助解决。在《东窗笔录》中收录了大量冯远为他人写的艺术评论类文章,这些人中既有当今中国艺术界的大家、师长,更有作者的同辈画友以及很多彼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青年艺术家。他爱才,对有才华的艺术家会主动在各种场合加以举荐,他尤其支持、鼓励年轻人的学习与进步,这让他身边很多人受益匪浅。正因为如此,他写下的这类文章充满真情实感,读来亲切中肯,绝非急就敷衍之作。

  冯远喜好阅读,圈内闻名。他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到:“我非常惊讶作家们对人生透彻地理解,对人性内在的东西挖掘得如此淋漓尽致。艺术应该如此,而不仅仅是炫技、悦目。”他欣赏鲁迅,因为其语言的尖刻、笔锋的犀利,“把人性灵魂的东西一层层剥给你看,揭露得鲜明、惨痛”。他还热爱电影,自称发烧友,凡是佳片大片他都尽量抽时间到电影院看,且爱坐前两排。《拯救大兵瑞恩》《角斗士》《盗梦空间》……那些深刻且富心灵叩击的作品,都为他青睐。他对戏剧戏曲的见解也相当独到深刻,功力了得,三卷本中收录的《艺术的国家形象——放言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艺术的生命力在于艺术的原创力》《新世纪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追求与权益义务》《中国表演艺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文章均可窥一斑。

  《东窗笔录》三卷本中还收录了冯远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画作,如《诸子图》《苍生系列》《唐人句意》《元曲画意》《四季》等,虽不多,但对照其文读来更能体会画中深意。人们常说文如其人、画如其人,相信读了《东窗笔录》,会对冯远的艺术思想与艺术道路,对他的为人、为文有更深的了解与感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