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新闻 >> 正文

喜忧参半的人生书写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05日09:34 来源:中国作家网

  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

  喜忧参半的人生书写

  上世纪40年代,黄永玉开始动笔写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之后几经周折,多次无奈停笔,最终在作者80岁时得以续写。经过一个甲子的 磨砺和雕琢,这部体量庞大的长篇小说第一部分《朱雀城》终于在近日面世。9月3日下午,黄永玉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新书首发仪式在国家博 物馆举行。在首发式上,黄永玉深情地说:“一个老头到了90岁,脸上、身上都长了青苔的时候才出这部书,是喜剧也是悲剧。”

  《朱雀城》是黄永玉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第一部,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计80余万字,2009年来曾陆续在《收获》杂志连载。小说描 写了1926年到1937年前后十年发生在朱雀城的故事,小说笔法看似随意,实则取材严谨、细节准确。在小说中,黄永玉从日常细节入手,深入民间精神,其 中涉及人物90多位,他们的语言活泼形象,具有独特的湘西地方特色。通过这些原汁原味的故事,作者生动还原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湘西边城丰富多彩的生活景 象,细致地刻画了朱雀城、朱雀人的各个侧面及其所经历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现场,黄永玉告诉读者,在绘画、雕塑、木刻等众多艺术门类中,自己始终将文学视为最倾心的“行当”,他认为,文学好比乐器中的钢琴,表现力最 全面也最丰富。他还坦言,不管是绘画还是文学,自己都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这一方面是他的缺点,但同时,这种缺点也恰好成就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年近九旬 的黄永玉自称不爱养生,只是热爱生活、潜心艺术,因此,他的作品师法自然、单纯而专注。小说《朱雀城》有力地体现了黄永玉的艺术风格,书中所描写的朱雀城 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原生态文化范本,在作品中,黄永玉力求全面地表现故乡生活和故乡人的各个方面,对于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政治意义却并不关心,他说: “至于历史的归纳,就让读者去研究、考虑,或者批评吧。”

  在新书《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的封底上有一段黄永玉的话:“文学上我依靠永不枯竭的古老的故乡思维”。黄永玉1924年出生于湖南常德, 几个月后,父母将他带回老家凤凰。从此,这个被自己的表叔沈从文无数次倾心描摹过的湘西“边城”,成了黄永玉一生挥之不去的生命印迹。12岁时,黄永玉背 井离乡外出谋生,从此漂泊大半生。然而,凤凰人的行为准则、行事风格、价值观念,却时时影响着游子黄永玉。小说中的朱雀城便是凤凰的化身,其中活灵活现的 人物、富有地方特色的对话,无不激活了这座古城的勃勃生机。黄永玉说,自己对故乡有着极为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包括爱、眷恋、怀念,也包括追悼和伤心。故 乡凤凰对他来说,正如他曾跟自己的表妹说过的,“是温馨的故土,也是肠断的故土”。

  据悉,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计划写作三部,每部约80万字,时间跨度从上世纪20年代一直到“文革”结束,目前,黄永玉正在进行第二部 “八年抗战时期”的创作。在现场,有读者问及后两部书种是否会涉及特殊时期、敏感历史等问题,黄永玉坦然地告诉大家,自己会努力直面历史,尽量做到不漏下 重要人物、不漏下重要事件。同时,他还强调,应该以正常的人情和怜悯之心来看问题,“我小说情绪的主干就是这样,不用谴责,老老实实地把事实写给大家,而 不是要掀起一种激烈的情绪。”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