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活动 >> 文学活动 >> 正文

《2013中国图书世界馆藏影响力报告》在京发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02日14:23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图书世界馆藏影响力报告》发布会于8月30日在北 京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举行。这份报告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力进行观察与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图书在国外的影响力逐年加大。

    OCLC数据大体衡量中国图书的世界影响力

    据该项目负责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何明星教授透露,报告的基础数据为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全世界图书馆联机书目数据。

    根据OCLC的2012年度报告显示,参与OCLC的全世界图书馆数量达到74029家,图书馆直接会员数量为22955家。其中公共图书 馆5152家、大学以及专业学院图书馆4793家、中小学校图书馆7692家、各级各类政府图书馆1683家、职业学院、社区学院图书馆1102家、企业 商业图书馆1241家、国家图书馆108家、基金会、协会机构图书馆624家,其他图书馆204家,涉及全世界112 个国家和地区,470 多种语言。从图书馆国家分布来看,这个数据库可以大体衡量出中国图书在当今世界的影响范围。

    《2013中国图书世界馆藏影响力报告》在2012年基础上,监测数据进一步深化,通过对中国大陆581家出版社出版的中文图书检测数据发现,上榜的中国出版社逐年增加,这说明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取得可积极的效果。

    两大看点:最具影响力出版社 最具影响力中文图书

    报告根据最新数据勾画了全球视野中的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大陆出版社排名,这也是报告的最大看点之一。排前10名的出版社依次为:中华书 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此外,,报告根据最新数据还列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文图书排名。韩寒的《1988 :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艾米的《山楂树之恋》、余秋雨的《借我一生 : 记忆文学》、王海鴒《的新结婚时代》、王安忆的《遍地枭雄》张爱玲的《小团圆》等榜上有名。

    文艺社具有世界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47种图书书名进入全球100家以上图书馆,这47种图书的图书馆收藏家数合计为5743家,占所有OCLC覆盖图书馆总数 22955家和日本1200家总数的23%,基本是世界图书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中国大陆出版的图书的代表。从进入该图书排行榜的47种图书内容上来看,包 含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在内的文学类图书,共有31种。

    除了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的《红楼梦》、《三国演义》之外,还有现代文学作品《鲁迅小说选》;特别是当代文学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如姜戎的《狼 图腾》、余华的《兄弟》、莫言的《檀香刑》、贾平凹的《高兴》、王海鸰的《中国式离婚》,廖信中的《我们台湾这些年,1977年至今:一个台湾青年写给 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等;

    中国文学类的图书比例高达66%,第一次取代了历史典籍,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表明在未来中国图书参与竞争世界的队伍中,文艺社是最具有世界竞争优势的一个出版方阵。

    汉语学习类图书具有巨大潜力

    除了文学图书之外,汉语学习类图书也是具有巨大潜力的一个出版领域。本次上榜的图书名单中,有汉语学习类12种,如《外国人实用汉语语 法》、《汉英双解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 汉英双语》、《汉语读本》、《成语100》、《歇后语100》、《谚语100》等,比例为26%。这些汉语学习类图书及其出版社分别是华语教学出版社6 种,商务印书馆2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种,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种,上海译文出版社1种。

    从出版时间上来看,大约有9种是出版于2000年之前,占整个品种比例的75%。这表明,在汉语学习资源板块,中国大陆出版社的品牌优势、 教学服务优势还没有充分显现。尤其是在这个领域具有专家资源、教学资源的中国教育类出版社,还没有进入全世界影响力的排名榜。这表明这个领域的资源优势还 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未来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项研究提醒中国出版界,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文图书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世界图书馆收藏数据,是对一本图书学术价值、思想创新、作者水 平、出版社品牌的综合认定,是图书影响力评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数。在市场化程度曰益成熟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国出版社的知识生产能力,增强世界影响力, 仍是一个值得充分重视的方向性问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