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经典作家 >> 生平研究 >> 正文

小议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30日14:22 来源:《文学教育》 曾小忙

  胡风现象是当代文学界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经历了民族,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之后,胡风的个人命运经历了诸多的起伏,从解放前的文艺战线上的导师和旗手沦落为“反革命集团”的首要分子,这中间搀杂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我认为还是他的文艺思想的问题。客观的说胡风是现当代中国文艺界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文艺观的为数不多的文艺理论家之一,就连新中国后的文艺掌权派的周扬也不得不承认:“胡风在文艺理论上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不如他。”这足以说明胡风文艺思想的深刻性。他毫无疑问继承发展了鲁迅的文艺观,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道路上,坚持文艺自身的发展方向,走过了艰辛的历程,即使是群芳并放的今天,也足以让人敬仰,足以给我们的文学发展产生莫大的启迪。

  《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 创作于1944年10月7日,刊登于 《希望》 第一期。在文章中,胡风提出了自己对现实主义文艺的要求,反对文艺中表现出来的“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同期发表的还有舒芜的《论主观》。 《希望》是由原来的 《七月》 改版而来,1945年元旦才正式创刊发行,倾注了胡风大量的心血。 《七月》和 《希望》 的周围团结了一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作家及文艺理论家,如路翎、冀仿、何满子等等,他们大都有大致共同的兴趣及文学观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个杂志是胡风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文艺理论的演练阵地,是向其它丧失民主立场的文学及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革命专制主义文学抗争的堡垒。1945年间, 《中原》 和 《群众》 为了响应延安整风,登了几篇探索哲学的文章,如乔冠华的《方生未死之间》 和陈家康的 《唯物论与“唯物的思想论”》等文章,结果被认为是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受到了中共中央的批判,一时空气很沉闷。

  胡风在《希望》刊登《论主观》及自己的这篇文章借以引起争鸣,打破沉闷的空气。“为了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写;为了表现人民大众的生活困苦、希望和斗争而写;为了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向和革命的胜利而写;为了有益于人民解放、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而写;也为了探求文学发展的规律,阐明它内涵的 精 神 力 量 而 写。”———胡风为法国巴黎图书沙龙组织和瑞士《二十四小时报》 书写专题《我为什么写作?》马克思在论述文学艺术时特别强调文艺的阶级性,由此产生了无产阶级文学和资产阶级文艺的区分。这其实强调了文艺的服务对象问题,是为无产阶级,还是为资产阶级服务?在民族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面临揭露帝国主义侵略,阐释国民性这样一个中心话题,这无疑是困境中的中国人民的历史责任和内在诉求。在平等的对话中,文学自动退席,委身于国家和政治的发展。胡风的文艺思想的基础是阶级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胡风文艺思想的灵魂。正如题记中所说,表现大众,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向和革命的胜利。从这里,可以看出,胡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带革命性的一面——即批判的精神,组成了自己的批判现实主义理论体系。

  《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 详细阐述了新文艺在民主斗争中产生及成长的过程,同时民主又是文艺斗争的目标:摧毁法西斯主义,争取民族和人民的自由解放。五四之后,在鲁迅所倡导的文艺思想中,民主革命构成了知识分子目标的能指对象。在此,民主革命可以看作是阶级斗争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切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同一切的损害民族国家利益阶层,同一切的汉奸行为所作的斗争。阶级斗争及革命即是流血的斗争,在文中亦充满暴力的暗示和血腥。作者把对于血肉的现实人生的搏斗当作文艺创造的开始,民主在流血,在为民主流血的血泊中开出了文艺最美的花朵。

  胡风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观还体现在其对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关系的表述。在 《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 发表的同时期,对文艺创作的主客体关系有多种形态。有强调作家服从于生活的绝对真实,排斥“主义”“思想”及其它因素对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者的干预,致使文艺创作中出现所谓的“客观主义”倾向。述其根源,五四林林种种的流派中,林语堂的美文独树一帜,纯粹的生活客观构建了形而上的殿堂,为在纷乱中的部分文人提供了理论的托词和精神之避难所。另一种极端的倾向则表现为创作主体与“主义”及“思想”的过密结合。1942年毛泽东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左翼文学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在文艺创作的题材和人物上建立了规范的制约,其背后是文艺为毛的思想占领中国绝大多数的工农兵市场保驾护航。这种文艺思想更加强调作家以高度的政治热情统摄现实生活,在顷刻之间把作家转变成了政客型的思想宣传者,在作品的体裁和思想感情方面整齐划一。这种文艺思想致使作者(创作主体) 在创作时不可避免的走向“主观主义”和“公式主义”的深渊。

  文艺成为政治的代言人。胡风在《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 一文中对以上的两种文艺倾向都进行了辨证的批判。他认为作家针对具体的现实生活既要溶入自己同感的肯定精神或反感的否定精神,即强调作者对于写作对象的批判倾向;同时描写对象在作家的笔下也不是随意捏造的,同样具有客观性。作家的创作也要“主动地用他底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底或迎合或选择或抵抗的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胡风强调文艺创作中作品的创作主体与对象的主客体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但笔者认为,无任什么类型什么样的文艺思想或文学作品,在中国乃至于世界范围的环境中,它只能代表一种文学发展方向,没有干预和制约其他方向和类型的权力;同时这种文学发展模式只是多种文学类型及方向的一种,共同构组了多样化的文艺世界。综观胡风的文艺思想,不难看出,它不同于所谓的“抒情主义”,也区别于极左的思潮,它强调在阶级分析基础上的文学自我。这是对鲁迅的民主革命文艺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对于促进文艺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