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经典作家 >> 作品研究 >> 正文

洪深的现实主义表演理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30日14:03 来源:《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吕双燕

  洪深(1894-1955),中国话剧和电影导演、剧作家、戏剧理论批评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学名洪达,号伯骏,字潜斋,又称浅哉,曾用笔名庄正平、乐水、肖振声等。他从中国现代话剧和草创时期开始,就进行了编剧、导演、表演全面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

  洪深不仅是中国现代话剧演剧体制的创建者,也是现实主义表演理论的奠基人。在20世纪20、30年代,洪深关于表演艺术的理论著述主要有《〈少奶奶的扇子〉后序》、《洪深戏剧论文集》、《电影戏剧表演术》等。这些论著虽然主要有对西方现实主义演剧理论的充分借鉴,但洪深从中国现代话剧艺术建设的实际出发,自主取舍、自有创建、自成体系,表现出独特的美学追求。

  一、话剧表演的本质和目的

  洪深认为,“白话剧原为描摹人生”,并以此实现与观众在对于人生社会的深层认识上的沟通。所以,虽然从外部特征看,表演不外是用动作与声音来刺激观众的视觉与听觉,但绝不是为了刺激而刺激,而是有目的的。“表演须有目的:须是使得观众在看了表演之后,对于人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须是使得观众,对于人生(即剧中故事所代表的一部分),作成一个主张,表示一个态度;须是使得观众对于那被环境社会所制造磨练成而此刻正在故事中受着压迫竭力挣扎着的人物,同情与了解,获得一个正确的估量与结论。”因此,表演的本质便是通过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实现对人生的反映,表达对社会的认识,其核心内容是对特定人生情境中的人物及其命运的描摹与表现,即“做脚色”。这就要求“表演必须是有方法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刺激观众”。所以,表演是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和具体要求的。

  二、话剧表演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洪深的表演观念是建立在以“摹仿”为核心的写实戏剧观基础上的,所以,他倡导话剧表演首先要达到形似。“白话剧原为描摹人生,故演白话剧,以仿效剧中人之言动情感为第一步”。但洪深并不为欧美的写实观念所局限,他进一步指出:“仿效虽佳,仅得形似而未能神似,故演剧尤重发挥,发挥犹是扮演,不过轻重浓淡相宜,能将剧中人之品性,剧本之命意,完全达出也。”“传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神似”是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我们看到,洪深以写实为核心的话剧表演观念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神似”,表现出融会中西戏剧于一体的胸怀与气概和对现代话剧表演的民族特征的强调。

  三、演员创造角色的过程与步骤

  1934年,《洪深戏剧论文集》出版,在本书有关表演艺术的论述中,洪深从强调表演艺术的本质是一种审美创造出发,进一步阐述了演员创造角色形象的途径、方法,以及演员应该具备的必要素质与技能,将他在《〈少奶奶的扇子〉后序》中提出的从仿效出发、尤重发挥的原则具体化了。在《什么是做戏》里,洪深指出,“凡是真会做戏的,在戏台或镜头前,不过做了三分之一”。他认为演员创造一个角色要经历三个三分之一的历程。“头一个三分之一,是研究人事”,就是要在生活中细致地观察研究和分析各种各样人的各种各样心境,各种各样情感中的各种生理、心理变化,以及相应的动作、声音、姿态、表情等。演员应该随时随地地留心研究,努力模仿学习。“第二个三分之一,是揣摩角色”,就是具体研究“在这一出戏里,这个特别的角色,在这个时期,处这种特别环境之下,是这种特别的情感”的特别合适、美观、有力量的动作、姿态等。这实际上说的就是特定情境中人物的具体心理、情绪及外部动作表现。演员一定要揣摩好角色的身份与心理,选择恰当的姿态动作。“等到第三个三分之一,在戏台上镜头前表演的时候,一切的姿态动作,虽不是刻板的固定的,然而有规则有理由,经过一番选择而来,决不是贸贸然做做自己而已”,而且,“寻觅出那适合于这个剧情与这个角色的台步”后,就“不得任意更改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