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新闻 >> 正文

美国科幻电影的现实力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29日10:08 来源:经济视点报

  科幻看似没有现实意义,却激发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在没有真相的日子里,“51区”激发了人类窥探未来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不只带来经济收益,还启蒙并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王新磊

  半个世纪来,美军方对“51区”的真相始终守口如瓶。当年在罗斯威尔坠毁的UFO和外星人尸体,听说就被储存在第51区里。《变形金刚2》里的威震天就关在第51区里,《独立日》外星人也攻击了51区,《X档案》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第51区里。

  2013年8月15日,美国首次证实“51区”的存在。与众多民间传说不同,披露资料里并没有关于飞碟和外星人的信息。

  阴谋论者愤怒地声称政府有所隐瞒,他们相信,资料里抹黑的部分,或许有外星人的信息。

  在没有真相的日子里,“51区”激发了人类窥探未来的好奇心。

  科学和科幻互相启蒙

  “51区”位于美国内华达州南部林肯郡的格鲁姆湖湖床。这一湖边地区从未对居民甚至是常规的军用飞机开放过,它受到雷达站和地下传感器的保护,任何不速之客都将遭遇直升机以及地面武装卫队的驱逐。

  但是,真正使51区变得“神秘”、“举国闻名”的是1947年发生的罗斯维尔飞碟坠毁事件。

  1947年7月8日,美国《每日新闻报》刊出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空军在罗斯维尔发现坠落的飞碟。”

  这条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在美国公众中引起轩然大波。

  美国军方认定坠落物是实验性高空监控气球,但UFO爱好者和阴谋论者认定是外星飞船,并称整个事件被军方掩盖。不少人认定该事件中的“外星人”和“飞碟”等物品被转移至51区进行研究。“罗斯维尔”几乎跟UFO成了同义词。

  半个世纪以来,围绕51区为题材的电影、动漫、小说、游戏层出不穷。

  科幻不只带来经济收益,也启蒙了科学的发展。

  在电影《绝世天劫》里,一颗巨大的陨石将于十八日内撞上地球时,美国太空总署想出阻止人类毁灭的办法:派人登陆陨石的表面,钻洞贯穿至陨石的地心,放入核弹引爆。

  2005年,美国把这个科幻变成了现实。

  北京时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炮轰”彗星整个程序花了3.7秒。

  科幻就是超越现实束缚的一次思维解放。诚如网络上对中美穿越剧的调侃,一个没有历史,一个没有将来。

  中国科幻片严重失语

  想象力贫乏、山寨气息浓重——2010年,有人在豆瓣上惊呼,中国科幻已死。

  美国科幻电影,往往让中国电影工作者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遗憾和无奈。

  军事迷们也会发现,科幻片和美国军方已经形成了互相启蒙的互动关系。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战略防御倡议”的庞大军事战略计划,直接以科幻电影“星球大战”来命名。美军正在研制的士兵外骨骼技术,其灵感也是来源于著名的电影《异形》。

  一些军队研制的秘密装备,也走进了美国科幻大片中。

  例如《变形金刚2》中一炮把“大力神”轰碎的舰载电磁炮,就是美国海军正在研制的装备。《绿巨人》中出现的车载射线武器,也来源于美国陆军的车载战术激光系统。

  而《黑暗骑士崛起》这部电影的道具设计人员,也承认蝙蝠侠战机综合了美军海鹞战斗机、V-22倾斜旋翼机和AH-64重型武装直升机的特点。

  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军方在科幻电影方面会对一些技术性的内容提供支持,甚至美国太空总署也会对科幻片提供一些基于当下科技实力的“未来展望”。甚至像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等著名导演,本身就是NASA的顾问。

  无论是科幻电影还是装备研发,我们不难发现根植于美国人脑中深深的技术崇拜和对复杂机械的痴迷。

  十多年前王小波在其专栏《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里有过很好的描述:“假设我要搞的是《侏罗纪公园》,我怎么跟上面说呢?我这部片子现实意义在哪里?积极意义又在哪里?为什么我要搞这么一部古怪的电影?这些问题我一个都答不上来,可答不上来又不行。这样一想,结论就出来了:当初我就不该给自己找这份麻烦。”

  在这个呼唤梦想的时代,有些人嘲笑梦想,有些人认真做梦,有些人做着别样的梦,有些人做着预想未来的梦。

  (王新磊,曾为资深财经媒体人,现为河南豫满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