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新闻 >> 正文
文学爱好者?想过写小说一举成名?那以下内容一定要仔细看看。前天上午,著名作家小桥老树在区文化馆一楼会议室开坛说“法”,以《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小说创作》为题,介绍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名利双收的小说作者。
本次活动是“棠城文艺大讲堂”第二次活动。“棠城文艺大讲堂”始自今年7月,将力争每月一次,邀请区内外的大家开设讲座。其题材涉及文学、诗歌、书法、摄影等诸多领域。
好名字才会有关注度
“数字时代,怎样才能写出畅销小说?”小桥老树说,当前写书容易出书难。要写一本畅销书,首先起个好名字。
或许你听说过小说《狗日的战争》,作者冰河。但这本书最初名为《无家》。“但书名让人难以理解,最初销量不高。”小桥老树说,出版商后期将书名改为《狗日的战争》,销量一下增长十倍。
再如畅销书《藏地密码》,最早发布于天涯论坛,原名《最后的神庙》。从原书名来看,读者不清楚这本书究竟写什么。该书作者原为一名医生,在西藏生活多年,在出版商的建议下更改了书名,并追加了大量西藏风土人情的内容,结果凭借此书获得500万元版税,辞职专注写作。
“名字或许看起来‘庸俗’,但目标人群明确。”小桥老树评价。
莫言和《还珠格格》谁更出名
有意思的是,小桥老树向现场观众提出一个问题: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莫言的作用大,还是电视剧《还珠格格》的作用大?
答案是,《还珠格格》的作用更大。该剧不仅在国内影响大,在日本的收视人数也达3200多万人次。然而莫言获诺贝尔奖之前,作品有多少人看过呢?以《蛙》为例,获奖前在重庆地区仅销售了26本。
小桥老树表示:“就好比好莱坞电影,工业化流水线制作,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但还是能行销全世界,因为故事精彩。”
“关键还是要老实沉下心来,讲好故事。”他说,“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有‘尿点’(情节不够精彩,观众观影途中开小差)都不好。(一本小说)超过两个主人公大多要失败,一些作者无法掌控这种大场面;不要写女主角;讲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故事。”
作品主人公为何都姓“侯”
熟悉小桥老树作品的人,可能会关注到前几天的新闻:小桥老树携新作《侯海洋基层风云》第三部,现身上海书展。
《侯卫东官场笔记》和《侯海洋基层风云》是小桥老树计划中的《巴国侯氏》大系的前两部。目前《侯卫东官场笔记》出版8本,《侯海洋基层风云》出版3本。他向记者透露,《侯海洋基层风云》总共计划出10本。
《巴国侯氏》大系第三部则打算写主人公离开“体制内工作”,下海经商打拼的故事。整个系列一共计划写30本600万字,包含了重庆30年的变迁。
有外地媒体问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为何都姓“侯”。他解释说:“我本人姓张,妻子姓侯。在《巴国侯氏》大系里,所有的男一号都姓侯,所有女一号都姓张,这是对20年前人生选择的致意。”
另外你可能想不到,他的第一部小说名为《黄沙百战穿金甲》,竟然是一部穿越架空小说。其中描写了主人公侯大勇回到五代后期,经历艰苦创业,创建了一支威震天下的军队,收复汉唐河山。
重庆晨报永川读本记者 张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