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文学机构访谈 >> 正文

要追求一些“不一样”——独家对话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23日10:36 来源:解放日报 顾学文
秦斌 摄秦斌 摄

  当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成为景点一样的所在,当对博物馆、美术馆建筑形式的关注多于对其内在功用的开发,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一再强调,美术馆“不只是建筑的存在,更应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要追求一些‘不一样’。”在这个克隆盛行、循规蹈矩似乎更为安全的时代,范迪安的话,很有力量。

  我们欣赏798、宋庄这些艺术社区的活跃;但又不能变成798、宋庄,美术馆还是要让观众走进深度的艺术阅读

  解放周末:中国美术馆9点开馆,我9点25分进馆时发现已经有很多观众了,气氛很好。但说实话,这种热闹还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范迪安:很高兴你对中国美术馆有一个良好的第一感受。今天是“大美天山——新疆中国画全国巡展”第一站开幕,这是中国美术馆参与主办的一个大型展览,也是近期美术界的一项重要活动,所以吸引了很多人。

  解放周末:信息时代,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遍览世界名画,怎么吸引观众让他们走进来呢?

  范迪安:正如你说的,现在是信息时代、屏幕时代——上班看电脑屏幕,下班看电视屏幕,走路看手机屏幕。在这种情况下,美术馆要让人走进来,就要特别注重营造艺术现场。我们之所以在今天还能吸引观众,就是因为可以让人在一种艺术情境中看到原作,在这样的情境里看原作,肯定和在其他空间里看的感受是不同的。

  解放周末:现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场所也多了起来,人们有很多选择,是不是对美术馆也形成了一种冲击?

  范迪安:的确,现在欣赏绘画艺术的去处很多,比如在北京,有画院、美院的美术馆,还有798、宋庄这样的艺术社区。所以,我们现在迫切需要探索的就是,如何在保有历史优势的同时,又能站在高处。我常和同事们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现在就是要和798、宋庄争夺观众。

  解放周末:您怎么看待这些新兴的艺术社区?

  范迪安:这些艺术社区人气很旺,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去的人很多;但是,它们的艺术生态也是比较“生”的,相对来说缺乏学术的选择和过滤,缺乏清晰的学术评价。所以,一方面,我们欣赏798、宋庄的活跃;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变成798、宋庄。我们更多考虑的是,怎样让观众通过展览走进历史,走进一种深度的艺术阅读,形成对美术现象总体格局、总体关系的认知。让观众来到这里,不仅能欣赏到一些新鲜、优秀的作品,而且能理解和认识艺术的整体状态。

  如果有设施、有展览,却没有观众,就不会产生真正的社会影响

  解放周末:您曾说过,观众量是考核一家美术馆的重要指标。美术馆实行免费开放已经两年了,观众量有明显变化吗?

  范迪安:原来每年的常规观众量是50万人次左右,免费开放后,很快达到了100万人次,今年甚至更多。我确实很注重观众量,因为如果有设施、有展览,却没有观众,那么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美术馆,就不会产生真正的社会影响。

  解放周末:美术馆的大门敞开了,但似乎还有隐性的大门阻碍着观众的脚步,比如说看不懂。

  范迪安:我也听很多朋友说,听得懂音乐,看得懂戏剧,可就是欣赏不了画。确实,美术创作是个体劳动,个性很强,技术技巧也很专业,欣赏美术作品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也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这些都要靠积累,急不来。但美术馆应该有所作为,也有责任把优秀作品编排成引人入胜的故事,形成有兴味、有感染力的现场,让观众在展览中有深度的收获,再一点点看懂作品。

  解放周末:所以策展布展也可以看做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

  范迪安:没错。展览策划也是一种创作,首先要通过策划形成鲜明的主题,根据主题再挑选、编排作品。具体到一幅画该配什么样的外框,放在什么样的灯光下,文字说明怎么写,现场讲解怎么讲,这些都值得细细推敲。

  以前的大多数展览,只是让作品与观众见面;但我们现在办的很多展览,不仅展示原作,同时也尽可能展出包括草图、手稿出版物在内的相关文献。我们还邀请艺术家和观众见面,这样就能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过程。

  解放周末:既见到了作品,也见到了作品背后的人。

  范迪安:更重要的是见到了创作者的想法。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展览中尝试“与艺术家对话”这个活动,效果很好。以往画家以为画了画就可以了,不大愿意与观众面对面,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主动参与到策展和与观众的交流过程中来。

  解放周末:激发艺术家的活力,促进艺术家创作,这也是对艺术家一种重要的关注。

  范迪安:是的。不过,美术馆也不能光把热情和注意力放在艺术家身上,还是要从以艺术家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今天的社会,需要美术馆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家园,让人们能够在这里获得关于美术的新知,形成艺术探讨和交流的氛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美术馆的功用。

  总是老几套,就会失去魅力,要让沉睡的藏品醒过来

  解放周末:就像去一些博物馆参观看不到镇馆之宝一样,有时人们走进很多美术馆,也总是和馆藏宝贝见不到面,这可能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去美术馆的一个原因。

  范迪安:我们以前也存在这个问题,馆藏和公众见面的机会比较少,结果导致两个不满意:艺术家不满意,公众不满意。不少好作品进了馆就“刀枪入库,难见天日”了。这些年,我们加大了对藏品研究和利用的力度,每年举办多个大型主题展,这样就有数千件藏品可以和公众见面了。同时,我们也把藏品送到各地去展示,让那些沉睡的藏品醒过来。

  解放周末:目前你们馆内共有多少件藏品?

  范迪安:有10万件之多。所以,我们还是要着力于展览策划,让藏品轮流带着主题意义和观众见面,既要有展现传统艺术形态的,也要有展现新形态的;既要有名家作品,也要有新人新作。展览形态足够丰富,才能满足观众日益多元的欣赏需求。如果总是老的几套,美术馆就会失去魅力。

  解放周末: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成为中国美术馆的收藏?你们的标准是什么?

  范迪安:我们的收藏目标是建构现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序列。北京故宫博物院主要保管、展示中国古典艺术,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中国美术作品的保存、收藏和推广则是中国美术馆的任务。中国社会历经百年沧桑,这段历史在美术绘画上都有重要的反映和记录,我们的藏品要能反映这段历史,成为这段历史的“视觉文献”。同时,藏品也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我希望艺术家们能把他们最好的作品交给中国美术馆,美术馆也会给这些作品最好的“待遇”。这个“待遇”就是把作品纳入研究的视野,给它们搭建一个经常性展示、传播的平台,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与它们相逢。

  就像食品要注重安全和营养,文化生活也要注重安全和营养

  解放周末:眼下正值暑假,家长在安排孩子的假期活动或带孩子外出旅游时,好像很少会想到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

  范迪安:不能苛责家长,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是一种文化生活习惯,习惯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关键还在美术馆自身,要常变常新,让人们每次进来都可以看到新的展览,有新的收获。否则,美术馆就成了景点,去过一次就可以了。

  另外,还要想办法把人请进来。比如,我们这里常设学者讲座,还建有150人的志愿者队伍,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美术普及活动。学生、白领、农民,我们都专门请他们走进美术馆。针对儿童的活动,我们搞得最多。虽然公共教育是需要花钱的,但这些钱应该自觉地主动地花。少搞展览,不搞导览,不组织活动,日子也能过,但效果是不一样的。

  解放周末:这个“不一样”可能在当下看不出什么,但它一定是会影响未来的。

  范迪安:我们这个时代,克隆跟风比较盛行,循规蹈矩成为很多人的“精明”选择,但我觉得还是要追求一些“不一样”。在追求“不一样”的时候,你可能会付出更多,可能会碰到很多难题,但坚持下去,相信收获也会格外多。就像我们连续5年推出的春节贺岁大展,我们花很大力气去做这件事,就是希望让大家觉得过春节不仅可以去天坛逛庙会,也可以到美术馆来过高雅文化年。现在,每年大年初一,都会有数千名观众来美术馆看展览,这种习惯的养成,我觉得很重要。

  解放周末:按理说,人们的审美水平在不断提升;但奇怪的是,在公共空间里,却流行一种“审丑病”,出现了很多“丑建筑”、“丑雕塑”,您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范迪安:艺术家在工作室里搞艺术创作一般都是被允许的,应该给他们充分的创作自由。但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放到公共空间里,要由专业的学术机构来把关。

  一件丑陋的雕塑是怎么进入公共空间的?作品进入公共空间之前,是否听取了民意?在这方面,我们还缺乏制度,缺乏规范,缺乏反馈。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有一整套机制来确保选择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解放周末:这种把关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范迪安:对,就像食品要注重安全和营养,文化生活也要注重安全和营养。比如北京东北角有一个商务区,前几年莫名其妙地树起一座其他城市建筑的微缩版雕塑,去年又冒出一个熊猫的城市雕塑。这些雕塑和这个商务区的气质协调吗?是在这里工作的人们所欣赏的吗?很值得怀疑。因为缺少机制的保障,好多地方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在北京街头问100个人,90个听说过毕加索;到巴黎去问,知道齐白石的不到10人

  解放周末:我们现在都在说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您觉得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艺术、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故事了吗?

  范迪安: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的话题,但总体来说我们的贸易是顺差,文化却是逆差。你到北京街头去问100个中国人,起码有90人听说过毕加索;但你到巴黎街头去问,不会超过10人知道齐白石,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文化逆差。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规模、力量和效益上,和今日我们国家的整体形象不相符合。

  解放周末:走出去的一些艺术,是不是也存在刚才提到的审丑现象?

  范迪安:我们有一些艺术在走出去时,的确是用情绪的宣泄来代替理性的创作,用丑陋的暴露去满足猎奇的目光。这些不仅不能反映中国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更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国人的精神形象。说得重点,就是损害了我们的文化国格。

  艺术家在创作时固然要尊重自己的表达,但在面向公众和国际社会作展示的时候,确实需要认真地考量,自己这么做对展示中国的文化形象是有益的,还是有损害的。

  解放周末:要尊重艺术规律,也要考虑国家形象、国家利益。

  范迪安:我坚持有选择的输出,极端的、扭曲的东西不能成为中国艺术的代表。我也呼吁在文化走出去上进一步加大投入,要在西方一些知名的博物馆、美术馆这样的平台上,多多呈现中国当代的文化成果。现在整个国际社会对中国艺术在认知上还是有盲点的,总是用他们的价值观来评判中国艺术。了解得少,就容易产生偏见。

  国内的专业机构、专业队伍,在这方面也要有主动性和自觉性。中国美术馆近年来和国外的很多家著名的美术机构建立了联系,陆续向外推出了一些展览,但局面不是靠一两家美术馆就可以改变的。一定要想到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形象要靠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来树立和维护,这个形象往往不会自然生成。

  以为盖个馆就能容纳天下,实际上忽视了自己脚踏的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传统

  解放周末:过去十年间,我们国家在文化产业上的投入加大了很多,国内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速度比较快。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美术馆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范迪安:我兼任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所以经常和全国公立美术馆的馆长们有交流。大家的共识是,目前国内美术馆的数量还是不够的。我们统计过,现在全国有60多个公立美术馆,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人口平均量来看,这个数量都太少了。有些省没有美术馆,有些省的馆徒有虚名,实际条件很不完备。

  我始终觉得在一个城市里,最漂亮最醒目的建筑应该是文化建筑。因为文化建筑是全民共享的,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基本去处,最好的建筑不应该是商业大楼或政府大楼。

  解放周末:也有一些新建的博物馆、美术馆,有着时髦的建筑外衣,里面却是空荡荡的。

  范迪安:是存在这个问题。一家博物馆、美术馆不光是一个建筑的存在,更主要的是要有充分丰富的内涵。现在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徒有虚壳,走进去之后缺乏有吸引力的藏品,缺乏有魅力的展览,特别是缺乏能够让人们有文化家园感的环境氛围和服务内容。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还有一些省会城市没有一家达标的博物馆或美术馆,另有一些城市却是花巨资盖完房子就完事。

  解放周末:建馆可以拉动经济的GDP,却不能拉动“文化GDP”。

  范迪安: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所在城市的重要标识,但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藏品与服务。我们在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上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这个短板就是缺乏内涵建设、专业建设。有些地方建馆时不注重本地区的艺术传统与实际现状,不挖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导致建馆是一回事,运营是另一回事。

  解放周末:建时盲目追求“最大最全最国际”,却忽视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

  范迪安:这种心理渗透在我们整个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到全球化浪潮的裹挟和冲击,使得我们的文化心理比较多地倾向于追求国际化,而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推广。这样追求方向上的偏差,导致了在具体操作上,在场馆的建设、项目的运转上,都出现了误区。以为盖个馆就能容纳天下,实际上忽视了自己脚踏的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传统。

  解放周末:关键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在对传统的凝视中眺望未来。

  范迪安: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这样就不会在建设时一窝蜂地把所有的文化设施都放在大城市里,中小城市也要有。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应该更贴近我们真实的城市生活、市民生活。我们去巴黎,会在中心广场周围看到很多重要的博物馆,但也有很多小型的博物馆,散落在各个街区。当我们走在欧洲某个小城镇时,会觉得那里有很好的艺术气息。这种气息从何而来?就是那些纪念本地文化名家的小馆传递出来的。所以,要看重身边人、身边事,还有身边散布的文化记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