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江曾培:读“邑有流亡愧俸钱”有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22日09:53 来源:解放日报 江曾培

  夏日读诗消暑,发觉唐宋不少诗人都是官员,他们诗名盛,政声隆,可谓作文从政两相宜。在他们的诗作里,不乏对为官生态和心态的描述。唐代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上,见到社会混乱,民生凋敝,在给好友李儋的诗中写道:“邑有流亡愧俸钱”,为管辖地区有流亡的灾民深深引咎自责。这与白居易在《卖炭翁》《观刈麦》等诗篇中所呈现的情愫异曲而同工,都是面对民生之艰无力缓解,想到自己“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宋初的王禹翶虽因直言被贬,遇汴京一带大旱,深感“民饥可忧”,仍上疏皇帝建议减少百官俸禄,并表示自己虽然“家最贫,奉最薄,亦愿首减奉,以赎耗蠹之咎”。“一生憔悴为诗忙”的梅尧臣,在知襄阳县时,曾作《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余,作诗自咎》:“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责怪自己事先未想到派人修理好水道。

  这样“忧济在元元”的唐宋诗人官员很多,杜甫、元稹、韩愈、刘锡禹、柳宗元、欧阳修、苏轼、陆游等等,名单可以开出一大串。高呼“民病我亦病,呻吟过五更”的江西诗派盟主黄庭坚,长期做着“冷官”,为民之心却一直是热的。他“但愿官清不爱钱”,特意手书了《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他一生清贫,操守不变,“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黄庭坚这样的诗人官员,都是清正廉洁,除俸禄之外,不以权谋私,不搞其他经营收入,像诸葛亮一样,死后“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所以这讲这些,是由于从中感到,尽管封建社会贪官污吏多,但清官良吏也有不少。“邑有流亡愧俸钱”的韦应物们,就是丝丝光亮,更何况还有民间广泛流传的“包青天”“况青天”“海青天”们。这说明,官场文化也有两种传统,一是廉政文化传统,一是腐败文化传统。腐败文化在封建官场无疑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廉政文化也一直在清官良吏中绵延传递。处于封建统治重压下的百姓,没有任何法律上的权力,生死存亡的命运都掌握在“代天牧民”的各级官员手中,清官就成了这些不能为自己做主的民众心目中的救命稻草。救命稻草自然“救”不了“命”,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处于灭顶之灾的人以慰藉与希望。《十五贯》中的况钟,《陈州放粮》中的包拯,所以那么美誉千秋,就由于寄托着百姓对清廉政治与执法公平的呼唤。

  当然,呼唤归呼唤,即使是关心民瘼、公正清廉的包公、况公,也只能给一些具体事件和具体案件以比较公正的处理,却无法根本改变昏庸残暴的封建政治生态。但在这种制度下,能为苦难中的百姓做一点好事实事的清官,也还是能缓解一点痛苦,具有积极意义的。如同遭受重伤的人,最好是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在无法做到的情况下,有人临时将其包扎一下,也能减轻一点痛苦。问题是由此滋生的“清官情结”,把清官作为百姓的救星和 “青天大老爷”,确是一种奴隶情结,在官与民的关系上,人民是跪着仰视官吏的。这是历史的颠倒,也是历史的悲剧。社会公平公正的真正实现,有赖于公正社会的法治,而不是人治。

  不过,法治也是离不开人的具体推行的。能够恪守职责、秉公无私、执法如山、廉洁自律的,必然是清官良吏,而非贪官污吏。因此,历代清官身上体现的廉政文化传统就弥足珍贵,必须大力弘扬。因为,反腐败的成功,需要廉政文化的大力支持,需要营造一个以清廉为荣、以清廉为乐、以清廉为美的社会文化环境。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首先要淡泊名利,清廉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廉政文化还要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形成廉政的社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崇廉爱廉的氛围环境,从而将滋生腐败的“污泥”易为催生廉洁的“沃土”。习近平同志近日就指出,在拒腐防变中要“积极借鉴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清正廉洁的吏治,是胜利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

  廉政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西周时,“廉”已成为一种道德观念和治国思想。孔子的“政者,正也”,讲的也是廉政文化。这种廉政文化传统体现在历代政绩卓著的清官廉吏身上,也记载在许多廉诗、廉文、廉谚、廉戏、廉政格言警句上。唐宋时代的许多诗人官员的清正廉明,既呈现在他们出色的政务上,也表现在他们卓越的诗文中。他们“邑有流亡愧俸钱”,心系百姓;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治地留下了不少“苏堤”“白堤”;他们“甘自受恬淡”,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民、务实、清廉,正是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官员们不妨也来读读韦应物们,多多接受优秀廉政文化的熏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