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新闻 >> 正文

宁波作家艾伟新作《盛夏》上海书展首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9日10:16 来源:中国宁波网 张磊杰
  艾伟说在小说中写入宁波的地名,算是为自己居住的城市作一点贡献。资料图片  艾伟说在小说中写入宁波的地名,算是为自己居住的城市作一点贡献。资料图片
艾伟新作《盛夏》封面照艾伟新作《盛夏》封面照

  2013上海书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市作家艾伟的新作《盛夏》在书展上首次亮相。与三年前出版、后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的小说《风和日丽》不同,艾伟没有重复女性和历史题材的写作,而是写了一部反映“眼下正在进行的生活”的作品。

  从反思过去到记录当下,艾伟说有一点始终未变:“我的写作一直站在人这一边,都在维护人的尊严,由此去批判存在的问题。”

  谈灵感:“源自动车事件和微博”

  《盛夏》讲述了女孩小晖的男友丁家明因一次车祸瘫痪,她无意间在律师柯译予的微博上发现他就是车祸的肇事者,并就此开始接近对方。其间,穿插了丁家明当警察的父亲、代表农药厂工人争取利益的工会主席王培庆同律师柯译予发生的纠葛。

  用艾伟自己的话说,他一直想写一部关于“眼下正在进行的生活”的小说。但真正写起来却非常难,“因为我们和生活没有拉开距离,现实生活还没来得及沉淀,也还没有提供叙述的形式感。这是一个挑战。我们的现实经验太丰富驳杂,既荒谬又惊悚,已超乎文学的想象。”

  不过,微博给了艾伟灵感。“2010年,大约温州动车事件时我开始上微博。在微博上扑面而来的是这个时代的问题和矛盾。这一定程度上给《盛夏》以启发。”最终,他把微博和动车事件写进了小说。“当然,动车事件仅仅作为时代的印记像浮雕一样放在小说的背景里。小说是完全虚构的,只是基本材料和现实生活相关而已。”

  至于如何将片段的灵感和偶发的事件,组成一个有机的小说情节。艾伟告诉记者,《盛夏》有三条线索,让看似根本不可能的纠葛最终息息相关,极富戏剧性。

  谈题材:“用文学方式处理新闻”

  在《盛夏》中,有很多细节和当下社会现状联系紧密,微博、律师等均有涉及。艾伟觉得,这并无不妥。作为一部书写当下的小说,自然会写到这个时代的焦虑、不安和无名躁动,写到这个时代的各种事件。“我要做的是用文学的方式处理它们,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新闻上。”

  此前余华在新作《第七天》中,也把种种荒诞的现实新闻写了进去,却被指是“串烧”,是在消费残酷现实。

  虽然还没读过《第七日》,但艾伟并不认同“小说消费现实”的说法。在他看来,小说关注的是人性及人的复杂性。“写现实时,我感兴趣的不是现实的事件,而是面对现实的人的选择和情感反应,以及人在事件面前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个现实要进入人物的内部,让它和人物内部紧紧相连,让现实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复杂性合二为一。”

  在艾伟的内心,他依旧相信善、勇气和尊严都埋在中国人心中,“我试图让人们看到我们的内心其实是多么地向善,从这个意义上小说里有感动,有所谓的‘正能量’。”

  谈宁波:“希望笔下人物

  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部分”

  《盛夏》发生的地点是“永城”,和《风和日丽》一样,里面还出现了和义路、南塘街、西门桥等地名,甚至望海茶等宁波名产,这让记者倍感亲切。

  艾伟解释说:“永城是甬城的谐音,在小说中写入宁波的街巷地名也都是我有意为之,算是我为我居住城市的(作)一点贡献。”他告诉记者,有一些宁波读者,读了《风和日丽》后在网上留言,说没想到宁波的石库门房子有那么动人的故事。“我想虚构就有这样的功能,让大家在现实生活之外,进入想象的世界。”

  艾伟希望,他笔下的故事有足够的生命力,杨小翼和柯译予等人物能成为宁波这座城市的一部分。“这也是虚构的力量,虚构人物有时候会比芸芸众生活得更久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