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多媒体独角戏 不肯赴死的“朱丽小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6日14: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樊 果

《朱丽小姐》剧照

  走 进剧场,这里似乎要演出一部现实主义戏剧作品。舞台上摆放着白色涂花的桌椅、床架子、水杯水壶,甚至还挂着白色的蕾丝窗帘,像是简·奥斯汀笔下贵族小姐的 闺房。女演员身穿的黑色衣服,与整个舞台设置似乎很不搭配。她开始搬动那些道具,桌子、椅子、床架和蕾丝窗帘等都被移到了侧台。在被腾空的舞台上,她终于 开始演戏。显然,这样的设计,为全剧定下了突破传统的基调。

  家喻户晓的《朱丽小姐》

  日前,瑞典最知名的作家J.A。斯特林堡的代表作《朱丽小姐》在北京蓬蒿剧场上演。在这部被认为是“自然主义”的名作中,斯特林堡不仅真实地描写外在的现实,也真实地描写人性。

  朱 丽小姐在仲夏之夜显得有些躁动不安,她的父亲——伯爵大人不在家,她又刚刚和警察局长解除了婚约,她要找人玩玩儿。她看中了家里的仆人让。第二天,朱丽偷 了父亲的钱,希望让带她私奔,却被厨娘发现。就在这时,门铃大响,她的父亲回来了。朱丽不想让自己和父亲身败名裂,求让出主意,让递给她一把剃刀,让她自 杀。朱丽镇定下来,持刀开门走了出去。

  这是一部在瑞典家喻户晓的作品,曾多次被翻拍成电影。在欧洲戏剧舞台上, 很多时候,当朱丽小姐走进房间时,剧场里的观众都知道她下一句要说什么。瑞典的戏剧工作者安娜-皮特森就曾看过不下10个版本的《朱丽小姐》。然而,在看 了那么多版本之后,安娜开始担心,观众会因为对剧情的烂熟,而无法再注意到斯特林堡文本中的闪光点。

  一个人的舞台电影

  为 打破人们对《朱丽小姐》固定的戏剧观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安娜-皮特森解构了整个剧本,并在剧中饰演了所有的角色,即朱丽小姐、男仆让和厨娘克里斯蒂。从 始至终,安娜不换服装,全靠声音和表演。当然,在最终呈现上,站在舞台上的人并不只有安娜一人,还有一个身着黑衣的摄影师。

  这 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女演员的舞台电影,而实际上,安娜并不甘于被拍摄,她有时候还要做点“跨界”的工作。当剧中的男仆让走进房间时,扮演者安娜蹲下,仰头对 着摄像机说话,舞台后面的银幕上投射出她特色的脸。之后她站起来,开始饰演朱丽。而在两个角色发生关系后,这一地位发生了改变,让变得颐指气使,甚至辱骂 朱丽,镜头也相应地变成了仰拍,让俯视一切的特写镜头投射在屏幕上。

  安娜说,在她的版本中,她借用摄像机的仰拍与俯拍,来表现人物心理的成长变化。把所有角色集于一身的安娜,有时候看起来像是一个人格分裂的病人,自己跟自己斗争,矛盾的焦点不只是性别属性带来的权利问题,还有社会赋予阶层的局限性和不可能性。

  不肯赴死的女演员

  演 出中,安娜有时会突然走出角色,走到侧台旁喝水。“曾经有观众告诉我,特别喜欢看演员谢幕,那时候演员不再是角色,而是回归自己。”安娜的戏中戏,试图让 观众看到舞台上演员进、出角色的过程,“这并不会影响观众对角色的理解,也不会打断观众的情绪,更不会因此而减弱原有文本的戏剧冲突。”安娜表示。

  而戏中戏的设计,在结局时,以最颠覆原作的形式出现。斯特林堡在100多年前写了这部《朱丽小姐》,而在100年后,人们依然会争论朱丽小姐为什么要自杀。

  安娜显然不想让朱丽小姐就这样轻易地自杀。“我做了20多年演员,演过很多女性角色,很多是在结尾结束自己的生命。我问自己,到了现今这个社会,为什么还要在舞台上不停地重复女性结束自己生命的戏码,是不是应该用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告诉观众不同的东西?”

  在戏的最后,女演员不满原剧本的结局,她拒绝杀死自己。导演看不过去了,冲上台来,强迫女演员自杀。就这样,安娜抢过摄影师手中的摄像机,用自拍的方式,展现女演员与导演的冲突。她边拍边退出舞台,并最终以镜头中的一片混乱结束演出。

  被斯特林堡“看不起”的朱丽小姐,在安娜的演绎下,居然有了抗争精神。这是安娜的野心,她以自己而不是编剧的意愿主宰朱丽小姐的生死。这或许是这出经典剧目重排的最大意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