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魏微:白洋淀里产诗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6日10:12 来源:河北日报 魏 微(广东)

  白洋淀的名产,我想并不是旅游手册上所说的芦苇、荷花、莲藕、鱼虾……因为芦苇、荷花、莲藕、鱼虾并不归白洋淀所独有,白洋淀也未因此而扬名;反是白洋淀扬名之后,这些物产因白洋淀而有所依附。

  真正使白洋淀扬名的是孙犁先生的《荷花淀》,这篇不足万字的小说风格清新,意境优美,虽然写的是战争事,也确有硝烟弥漫的一幕,然而奇怪的是,通篇竟不闻一点硝烟气息,而是满纸的荷叶绿、荷花香。这是孙犁先生对于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他把这片位于冀中平原、由140多个大小水域组成的水乡泽国直接送进了中国文学版图,其重要地位,堪比沈从文的湘西、萧红的呼兰河。所不同的是,湘西、呼兰河之于沈萧两人是故乡,而白洋淀之于孙犁却是异乡。

  1936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23岁的河北青年孙犁初涉白洋淀,执教于水边的一个乡镇小学。我想,若不是一年后的抗日战争打响,孙犁笔下的白洋淀,也许仅是个烟波浩渺、风景秀丽的北国水乡,像一切的水乡,这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也许孙犁将着重白洋淀的世相人情的描摹,用他那水墨画一般的淡雅文笔,给我们带来一幅熟悉的画卷——— 熟悉到这画卷虽是白洋淀的,也像是江南的,也像是湖广的……需知“水乡”一词在中国,虽是地貌代称,其中更有文化积淀,它代表了历代文人对于小桥流水式的乡居生活的矛盾心理,既向往,又惆怅……因而读了反有一种朦胧之美。

  我的意思是,孙犁若以“水乡”去写白洋淀,美则美矣,则白洋淀未必能显世。千百年来,乡情美文何其多矣,也不差一个白洋淀。然而战争来了,白洋淀上有了“雁翎队”,乡民们驾起渔船,抄起鱼叉,和敌人打起了水上 “地道战”——— 战争是这样打的吗?然而文学里的战争确乎可以这样打,况且70多年前,白洋淀人也确实这样打过。总之我们可以想见,当雁群一样的船队穿梭于苍茫芦苇间,惊得野鸭四起,水鸟哀鸣;又或是荷叶丛中,人面莲花相映照,只是很突兀的,多了一只只举着枪托的手,正待和敌人打一场遭遇战呢……试想这一幕,又怎一个“水乡”了得?

  我想孙犁的独创即在于此,他把柔美、淳朴的民风揉进了战争里,他既写了战争,说到底还是在写民风,不同之处在于,他笔下的民风,时能闻见呛人的硝烟。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硝烟成全了白洋淀,使得这柔美的水乡,更添一抹壮丽之色。当地人说起白洋淀,有一句话是,“功在抗战,名传孙犁”,确是精辟之见。

  《荷花淀》写于1945年的延安,此时抗战结束,白洋淀之于孙犁也早成了往事——— 事实上,他这一生只涉足白洋淀3次,每次都是匆匆过客,然而正是这个异乡人“点燃”了白洋淀,使它灼然生辉于文字里,成为一处名胜。此为小说“荷花淀派”的来处,意即清新、淡雅、自然、质朴。

  无独有偶,30多年后,又有一群异乡人来到白洋淀,一住十几年,致力于诗歌创作,后来被命名为“白洋淀诗派”,代表诗人为多多、芒克、根子等。这是一群北京知青,时年十八九——— 时年正值1969,“文革”最狂热的阶段已经过去,一代青年陷入迷惘中,他们把这迷惘诉诸笔端,或诗歌,或小说,以地下手抄本的形式流传民间,影响甚众。一般认为,“白洋淀诗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特点是反思、批判,对个体生命的追问,以及对孤独、虚无的认同,在精神上更接近现代主义倾向。比如芒克写于1974年的诗:

  那冷酷而又伟大的想像,

  是你在改造着我们生活的荒凉……

  由于种种原因,“白洋淀诗派”并不为公众所知,但在文坛却颇负盛名,有论者认为,他们规定了当代诗歌的方向,对后来的朦胧诗以及新生代诗歌影响深远,被称作是当代诗歌的“源头性”存在。

  很难说清楚,“白洋淀诗派”与白洋淀之间到底存在怎样一种精神上的联系,可以想见的是,这些被放逐的年轻人,当他们泛舟水上,穿梭于荷花淀、芦花荡——— 那怎么都穿不尽的浩渺水面;或是夜间躺在堤岸上,看深邃星空,听波涛拍岸,心情和当年的孙犁必是不一样吧?孙犁看到的是水乡秀色,诗情画意,同样的水乡,落在30年后这拨年轻人的眼里,便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色调突然变冷了,有了一种苍茫意味。

  30年间,白洋淀这片占地40多万亩的浩渺水域,竟诞生了两种文学流派,它们风格迥异,却都影响深远,这在全国怕也没有第二个地方——— 从这个意义讲,白洋淀的特产未尝不是文学。另一方面,文学和地域的关系毕竟是神秘的,故乡且不论,“荷花淀派”和“白洋淀诗派”都是由外乡人创立的,便是明证。他们和白洋淀很像一种邂逅关系,千万人中,突然遇上了,不经意撞了个满怀,彼此都很惊喜,好像是失散多年的自己人,他们要靠对方才能自我确认、自我认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