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顾兆农:梦里华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2日08:56 来源:人民日报 顾兆农

  如果人生还有下辈子,我想去当画家,为的是要画一幅“梦里华村”。不成,就去做个建筑师,克隆一个“华村”,尽管历史是无法仿制的。

  华村,连名字都值得玩味和珍藏。有人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你看,这“华”,就是“国”,而“村”就是“家”,大又小,虚而实,只“花”了两个字,很节约。新中国成立后,那里一直是南京银行系统的职工宿舍。我就出生这个“村”,在那儿生活了几十年。

  这个“村”,本该只住8户人家,因为该“村”主要由8幢三层小楼组成,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是地道的花园洋房,也算双拼别墅,每两幢楼连成一体,各自一个独立的单元。只是,那时这“村”里却住着40多户人家,有的人家就一间房。厨房在楼道口,卫生间是共用的,楼道的拐角处,堆着煤砖等杂物,连车库也住着人。

  尽管如此,“华村”的风采却是掩饰不住的。梦里常回这个“村”,不只是因为情感记忆,更是怀念那里老建筑的美韵。

  这是一群哥特式的老建筑。小角度、长长的尖屋顶,瓦要掉下来似的,绛红色的立体状的木质线条,沿着屋顶,勾勒出小楼轮廓的曲线之美,老远就看见了。灰色的外墙,被做成凹凸状,具有立体感。院子依地形而成,约呈S状自然延伸开去,楼一般高的冬青树,依院墙顺序排列着,四季举着绿伞。楼内上天花下地板,墙角内含金属的里衬,窗子是钢结构的,把手和龙头等金属五金部件,是全铜的……错落有致的院子,考究的老建筑,有情有调,有韵律有美感,有历史有文化。

  然而,更有遗憾!1958年大炼钢铁时,“华村”那富丽堂皇的铸铁雕花大门,以及每家每户的暖气片,都被送到炼钢炉里去了。更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个院子被拆了!

  “华村”和一些具有历史文化感的老建筑一样,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多真材实料,少偷工减料。据说,后来有工人抱怨,这房子太结实,拆得费劲。与“华村”一起消失的,还有紧挨着她的那条用小方石块铺成道路的广艺街……

  折腾5年多后,居民们回迁到了原址。28层楼,两部电梯,住着228户人家,没有一个汽车位,没有院子,更没有绿地。20年不到,从里到外,都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有人称它是竖起来的“贫民窟”。

  让人想不通的是,现在,不少大城市,都在新建“老房子”。既然如此,何必当初!如果“华村”还活着,几乎不用修饰。历史与文化,尽可在这里穿越时空,交融流淌。一边行走,一边触摸,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和富有诗意的事情!

  相信,如果“华村”还活着,今天该不会有人再敢去拆她。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一定会有很多的人站出来大声地说“不”。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做”可能是一种破坏,“不做”却是一种建设。别人长高了,矮就成了特色;别的地方都“新”了,“旧”和“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就会凸显出来。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战略和辩证的思维,是有现实意义的。

  小时候,觉得“华村”好大;老了,觉得“华村”真美。所以老做梦,下辈子还想住在“华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