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描述一个有故事的马克思

——访《马克思的故事》作者梁雪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9日09:51 来源:光明日报
《马克思的故事》 梁雪影编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二○一○年四月出版《马克思的故事》 梁雪影编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二○一○年四月出版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两块基石。为奠定这两块思想基石,马克思花费了毕生的精力。《马克思的故事》一书,从阐释两大发现的艰辛历程、揭示两大基石及其原理的深刻内涵入手,运用鲜活的手法,介绍了马克思的思想历程和研究成果。

  30余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梁雪影,对于马克思的生平事迹、理论了然于胸。由于长期在大学从事马列主义教学工作,梁雪影对青年人的接受习惯也非常熟悉。为了写好这本书,梁雪影追寻着马克思的人生轨迹,尽力把自己对马克思的敬仰,对年轻人的希冀集于笔端。

  “按我的理解,马克思是大思想家。因此,《马克思的故事》应写成理论读物,但马克思的理论博大精深,在有限的篇幅内又不能面面俱到。于是,我主要写了马克思作为大思想家为人类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梁雪影认为,如果不把这些内容展现出来,这本书就失掉了灵魂。然而,怎么能让读者看得进去这些抽象的理论呢?“这么多年来,作为理论课的教师,我太了解学生了。他们对于那些枯燥的理论是没有兴趣和热情的。可见,入眼入耳才是入脑入心的前提,看不进去,听不进去,谈何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呢?”

  为了增强可读性,梁雪影从帮助读者认识马克思其人开始,用“其人”带出理论。全书两条基本线索:一条线索是对马克思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晚年各个时期的活动进行全景式的描述。另一条线索是介绍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程和不同时期的理论研究成果,使读者对马克思学说的一步步形成和发展有必要的了解。两条线索相得益彰,融会贯通,读者在感受马克思伟大人格的同时,对他的理论也有了基本的认识。该书因此也被评为全国第三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

  “用‘故事’这种体裁写作,便于读者充分认识马克思。既了解他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的一面,又了解他作为儿子、学生、丈夫、朋友、父亲、外祖父的一面,让读者看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马克思的写作目标顺利实现,有故事的马克思就这样走进读者的心里。”梁雪影说。《马克思的故事》的成功在于要言不烦地介绍了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著作的主要内容,让读者看到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必要的了解,促进读者进一步阅读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思考其内涵,学会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结合起来。同时,书中介绍了马克思的学问是如何炼成的,他的治学方法与勤奋对读者来讲,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房广顺评价说:“它在诸多马克思生平及思想研究著作中独树一帜,扮演着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角色。”

  梁雪影期待马克思能走进更多年轻人的心里,在他们真正感到马克思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同时,自觉地使自己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本报记者 刘 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