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作品评论 >> 正文

现实书写中的东方古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9日09:33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 干

 

 

 

  上世纪90年代后,社会面貌转变非常明显,集体性质的众多单位和组织迅速溃散,纷纷退出人们的生活。由此带来的是“集体精神”、“公家”这样的理念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由浓转淡。这是由集体转向个体(个人)的社会大转变,中国没有哪个时期比这个时期更强调个体的意义,这也是90年代陈染、林白“个人化写作”能得到读者共鸣的时代原因。之后,原有的价值体系就有了愈来愈多的缺口,“权力拜物教”和“金钱拜物教”以及“本能拜物教”在由集体转向个体(个人)的社会大转变中,在改革开放中抬头了,其表现形式之吊诡与丰富,令依靠想象来写作的作家也望尘莫及。一时间,某些报纸的长篇深度报道,震撼力超过了猎奇猎艳的小说。此后,出现官场小说热,其实和社会转型期的价值体系混乱有着深远的联系,大家在官场小说中无非是看“公家人”在当下社会中的“个人”面貌,看他们怎么“升职”,“公仆生涯”一下子就被读者当做了另一种职场生涯。

  《世事天机》这部小说除了写官场,还写社会关注的热点:如土地转让、房地产开发、演艺影星,通过写一群在各自轨道运行、谋求发展从而满足自我愿望的人,揭开了当下现实生活的欲望病。作家杨志鹏试图以佛教佛法为小说中的人物祛病疗治,让他们在物欲、权欲、原欲中找到安妥灵魂的药方,也看清生命和宇宙本相——而不是让作品止于对当下现实之吊诡的书写。这部小说再次证实了小说要比新闻精彩,因为小说是从现实中浓缩、提炼出来的,而且小说还有表现、批判这种现实的荒诞性。小说的世界是作家苦心构建的世界,荒诞而本质真实,或者说荒诞本身就是俗世的本来面貌。一片荒山,在得到一张盖了公章的评估证明后,承包者马上就拥有近亿元的资产,而这座山在小说中叫“空山”。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因为有了这座山,才有了这个故事。随“空山”演绎着的世事和人心,本质上和《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一样的。

  “空山”是作家以天眼看到的人生和宇宙的缩影,在小说中是一个巨大的意象。一切都是空的,如梦幻泡影,如雾似电。“空山”和人的欲望病构成了一种奇特的张力。作家用了一个很东方的方式看待世事和人生。佛教的《金刚经》中,把看待世界的眼睛分为5种:天眼、佛眼、法眼、慧眼、肉眼。杨志鹏全知视角下的写作,用的是佛教的天眼。小说中的人物班玛大师则用佛眼和法眼看待世界、开示众人;黄嘉归用慧眼看待世界和人生;其余的众多人物则用肉眼看待人生世事。这是一部拿佛教慈悲对待宇宙人生的小说。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佛家讲究大慈大悲,道家讲究大道无为。儒释道,都是东方的经典,是东方古韵的精神内核。

  小说中作者借班玛大师之口说:“当你以是非观决定取舍的时候,你已经远离了事实的真相”,“断除我执,生起一切利他之心”,“证悟自性,凡夫即佛”。正是因为作者心里也有这些看法,所以,《世事天机》中的人物除班玛大师外,所有的人都处在苦厄之中,是天眼下一群苦苦跋涉、等待超度的众生。利欲熏心的地产商郑仁松吃喝嫖赌,权力寻租后的官员梁大栋财色兼收,为了成就事业的知识分子黄嘉归也为虎作伥……但同时,郑仁松仗义果断,梁大栋悬崖勒马,黄嘉归本性纯良……作家在看待小说中的人物时是怀着慈悲的。佛家叫“慈悲”,世俗称“大爱”,因为作家心中有“众生平等”的观点,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净的所有凡夫俗子怀着莫大的同情。杨志鹏是一个皈依佛门的在家居士,实修多年,所以他在小说写作中,同样也不以“是非观”看待世界,而是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佛性,他们都有机会“证悟自性”,无论他们走到了多么危险多么荒诞的境地,都有顿悟和立地成佛的可能。人在世上的一切挣扎,在佛家看来都可以是证悟自性的经历。所谓不以“是非观”看待世界,其实是不以理性的方式看待世界,那么,小说看待世界的方式就是感性的方式,这是典型的东方思维方式。感性的方式是混沌的方式,也是包容的方式。佛家的众生平等,其实里面也有包容,一个犯了大罪的人和一个善良的人,在佛家那里是平等的,一头猪和一个人也是平等的。佛家慈悲待人也待猪,慈悲待善人也待恶人,所谓“大慈大悲”是也。

  老话说,鲁迅是怒目的金刚,沈从文是温柔的菩萨,大体不错。杨志鹏写这部小说,他对人物的判断方式是情感和理性相结合、人性和佛性相结合,以审美为主的判断方式。所以,这部小说的气质不是鲁迅的气质,而在某些方面颇为忠诚于沈从文。正是因为如此,和时下很多作品比较,这部小说具有一个颇为独特的地方。这使小说洗尽了类型小说的面貌,虽然写官场、地产、演艺的内容同样劲爆,但以它们命名均无法将其框定,因为这部小说不会给人留下类型小说的印象,而只会作为对生命真相的追寻。当下的官场小说、商战小说等,里面充斥的是斗争哲学,是把所谓的“成功”当做了追求,而这部《世事天机》满篇是放下,关注的是人能否获得生命的幸福感。

  虽然我不认为佛教是医疗社会种种痼疾的万能良方,但我赞赏蕴涵着信仰力量的作品。在我看来《世事天机》是一部颇有分量的作品,和那些轻飘的作品拉开了远远的距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