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揭秘与巴金小说《灭亡》有关的三个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8日15:05
巴金与桂丹华(中)、詹剑峰(右)合影于巴黎,时巴金正创作《灭亡》。 巴金与桂丹华(中)、詹剑峰(右)合影于巴黎,时巴金正创作《灭亡》。

  巴金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发表在1929年《小说月报》第20卷第1至4号上。小说以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猩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一、被写成“袁润身”的桂丹华

  《灭亡》的第8章是“一个爱情的故事”。故事来自巴金在法国的朋友桂丹华。桂丹华是1926年初,进入法国国立都鲁斯大学法学院的。在法期间,他与旅法安徽同乡詹剑峰相识。通过詹剑峰,结识了李尧棠(巴金本名)。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李尧棠到拉封丹中学时,桂丹华虽然离开了拉封丹中学,但他们书信往来不断。尧棠就是根据桂丹华给他们信中诉说的与一个法国少女恋爱的故事,写出这一章的。小说中把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运用到“袁润身”这个人物身上。小说中的袁润身是个“穿漂亮西装口衔香烟”的大学教授,长着一副细小的近视眼,戴着一副镶黑边的圆眼镜,“向右分开的、梳得极其光滑的头发,盖着那涂满雪花膏的、白中透黄的圆圆脸。微厚的嘴唇上有一撮日本式的胡子。”袁润身在小说中是个令人讨厌的、丑恶的人物,而桂丹华却是个善良的人。小说完成后,尧棠总感到有些过意不去。希望今后能纠正这个美丽的错误,为桂丹华那个美丽的爱情故事,重新写一篇作品。后来他实现了自己愿望。1928年12月,尧棠回国后不久,就根据桂丹华的爱情故事创作了一篇名为《初恋》的短篇小说。

  桂丹华1901年出生于安徽桐城。12岁时,毕业于桐城县立第五高等小学。1921年7月在安庆六邑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私立平民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该校经济系读书。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他像大多数梦想留洋的青年一样,怀着求知、求学、求新的赶海弄潮心理,1924年10月去苏联留学,先在莫斯科马列学院学习俄文,辗转到1925年底,从莫斯科坐火车经柏林到达法国。在法国与巴金相识。

  桂丹华是1931年5月回国的。回国后,他定居在安徽的安庆,任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讲授国际法、比较宪法等课程。后应邀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安徽省督学。在此期间,他出版了《怎样推进各种社会运动》一书。抗日战争爆发后,桂丹华临危受命,担任安徽省立第四临时中学校长。1940年10月,因病辞职赴重庆就医。1942年进入国立政治大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桂丹华又兼任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1948年任该校的训导处长。

  解放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桂丹华的命运多舛,人生之路是坎坷艰辛的。1951年,他到安庆师范任教,教授国文,并给教师们讲授俄语。这一年的5月份,他因历史问题被捕,羁押在安庆地区公安处、市公安局,交代所谓的“历史问题”。羁押长达一年零两个月,讲清“问题”后,未做任何处分,由安徽省公安厅释放,并发给《无罪释放证书》。从此,桂丹华成为一位无党派人士,后来还担任了安庆市的政协委员。1958年10月4日病逝于南京。

  二、帮助起笔名的詹剑峰

  李尧棠是由他的朋友詹剑峰介绍到法国小城沙多-吉里的。他进入拉封丹中学时,詹剑峰已经在那个学校。尧棠住在大饭厅的楼上,詹剑峰就住在他的紧隔壁。詹剑峰虽然学的是哲学,对文学也饶有兴趣。詹剑峰是尧棠的第一本小说的第一个读者。他很欣赏尧棠的文学写作才能,对他的小说讲了不少鼓励的话,增强了尧棠从事写作的信心。

  尧棠的第一部小说完成后,他原来准备自费印出来。让成都的大哥尧枚和在北平燕京大学读书的三哥尧林看看,并打算送一些熟朋友。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在刊物上公开发表。他把书名称作《灭亡》,但却为作者的署名陷于苦苦的思索中。一时想不出用什么笔名。正在这个时候,忽然听说他们一起留学的同学巴恩波在项热投江自尽了,尧棠感到万分震惊,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死,他感到痛苦,为了纪念与这个同学的友谊,他就决定把同学巴恩波的姓字“巴”用作自己的笔名的首字,只是还缺个字。恰好这时詹剑峰从外面进来,他见尧棠正为自己的笔名苦苦思索着。在听完了他的解说后,詹剑峰无意中一眼看到桌上放着的英译本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就笑着建议用那个“金”字,尧棠欣然接受了,就在“巴”字后面加了个“金”字。这就是“巴金”笔名的由来。

  这位与世界文坛巨擘巴金有些密切关系的詹剑峰,1902年10月17日出生于婺源县。他长巴金两岁,自幼酷爱读书,一生读书、教书、著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少年时曾在家乡读私塾,12岁就读完《左传》、《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等典籍,并能作诗词歌赋。16岁参加全县举人秀才会考,获得第一名。青年时期先后就读于上海中学、中国公学中学部、西北法政大学。1926年,24岁的詹剑峰赴法留学。次年,进入巴黎大学主攻西方哲学。

  在法国学习期间,詹剑峰结识了巴金,并与之成为好友。詹剑峰在国外学习6年后,于1932年回国。回国后,曾在家乡创办培元小学并任校长,后在徽州中学任教员兼总务主任。1933~1938年在省立安徽大学任教授。1940年前往苏皖临时政治学院任教授。1941~1943年在暨南大学任教授。1944~1947年在江苏学院任教授兼教务主任。1947~1949年在国立安徽大学任教授。从1952年起,在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致力于中国哲学史和逻辑学的教学和研究。由于他学术上的成就,还担任了中国逻辑史学会顾问,中国逻辑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并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三、四届湖北省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武汉市政协常委。他出版了《宇宙论史的哲学》(希腊史与哲学)、《墨家的形式逻辑》、《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墨子的科学与哲学》等十多部著作。

  詹剑峰与巴金保持着终生的友谊。1979年巴金重访沙多-吉里城后,他还写信给巴金问他:“不知玛伦河桥头卖花小铺是否还在?你还去买了一束鲜花?”他对那座美丽的古城有着同样深的感情。可惜,他没有机会再访那个留有他青春足迹的地方了。更为遗憾的是,他写信的第三年,即1982年,他先巴金而去了,到另一个世界去等待巴金了。也许他们会在另一个世界里携手,再漫步在玛伦河畔,然后走进那家买花的小铺,向那位名叫曼丽的金发小姑娘买一束鲜花。

  三、巴金中“巴”的巴恩波

  为了纪念他的同学巴恩波和他们之间的友谊,巴金把自己的笔名的首字定为巴。巴恩波也因为与伟大的文化巨人的这层关系而被记入史册。但对巴恩波这个人,除了知道他是巴金留学法国时的同学,后来投江自尽外,关于其它,世人知之甚少。

  从巴金的著作中我们仅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在巴金创作的第一部散文集《海行杂记·船上的友伴中,巴金写道:“在上海上船的除了我和卫外,还有四个。两个是北平中法大学的学生,一个姓范是研究文学的,一个姓巴的学数学,还有一个姓杨的,刚在保定育德中学毕业。……”,这里提到的“姓巴的”,虽然没有给出名字,但我们可以肯定他就是巴恩波。这是巴金第一次提到巴恩波,也是他们首次相识。等到了马赛,他们又一起逛公园,吃饭,“饭后茶房把桌子收拾干净,我们又坐下来闲谈。这三十几天的旅伴,明天早晨就要分散了。这是最后的一次聚会,大家有点依依不舍,便相互把姓名和通讯处抄下来,珍重地藏起。”在经过短暂而又漫长的三十几天的海上旅途后,他们就分手了。

  1927年夏天,巴金从巴黎迁至其东约100公里的小城沙多-吉里,并进入拉封丹中学。同学中就有巴恩波。但与巴恩波处的时间并不长,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说,“有一个姓巴的北方同学跟我相处不到一个月,就到巴黎去了。第二年听说他在项热投水自杀。”以上就是巴金与巴恩波交往的大致脉络。令人感动的是,1979年巴金访问巴黎,重返拉封丹中学,他特意去寻找当年同学们留下的影子。竟然找到了巴恩波,他在《沙多-吉里》一文中写道,“连拉封丹中学的外国学生的登记名册也不全了,我只找到一个熟悉的人,‘巴恩波’……”。在过了50多年后仍然记得这位朋友,说明巴金是一个多么注重感情的人。

  因为巴恩波死的较早,而且又是死于异国他乡,所以对他的身世了解得很少。后来有人根据巴金所说“还有一个姓杨的,刚在保定育德中学毕业。”查找保定育德中学校史资料,意外地发现了巴恩波的名字,原来他也是保定育德中学的,是第二十六班的学生,1920年入学,1924年6月毕业,毕业后上了北平中法大学。通讯地址为,京南庞各庄镇明盛戚布店转新房庄。按图索骥,最后得到如下的有关巴恩波相关材料。

  巴恩波,宛平人,生于1904年,与巴金同龄。他是从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到北平中法大学读书的。1927年到法国去留学,而与巴金同船,与他们在一起的还有巴金提到的杨姓的同学,也是保定育德中学初级第一班的学生,名叫杨凤池,1923年入学,1927年毕业。后来又在北京大兴区(解放前曾经属于宛平县管辖范围),从巴姓比较集中的北臧村镇的巴园子村和西大营,找到一位叫巴恩法的先生,他是巴恩波的叔伯兄弟,虽然巴恩波去法国时他还太小,但知道他确实是从中法大学去法国留学的,而且是和巴金同船到的法国,他去法国时已经结婚,并有一子,此子名叫巴纪元,出生于1925年,已于1983年去世。巴恩波自杀时仅24岁,至于自杀原因,人们无从得知,但巴恩波到法国后曾经给家中写信,表示过对封建包办婚姻不满意,可能这是导致自杀的一个因素。根据以上资料,可勾勒出巴恩波的大致轮廓:巴恩波,1904年出生,北京市大兴区(原属北平市宛平县)北藏村镇巴家村人,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在本村读小学。1920年入保定育德中学,在第二十六班,1924年6月毕业。同年入北平中法大学学数学,1927年赴法留学,因与巴金同船得以相识,到法国后曾与巴金在沙多一吉里的拉封丹中学相处月余,友情甚笃,后去巴黎。1928年在项热投水自杀。同年巴金为纪念他,以“巴”作为自己笔名的第一个字。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巴恩波,却因重友情的巴金的笔名而永垂不朽。(李树德)

  链接

  《灭亡》是巴金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写于上世纪20年代作者留学法国期间。小说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猩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塑造了一个以生命向黑暗社会复仇的职业革命者杜大心的形象。主人公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却忍住痛苦为反抗专制制度而拼命工作,他对个人的前途失去了希望,对黑暗压迫下的人类前途也感到绝望,然而他还是尽力奋斗。虽然他也被人爱过,但那种绝望、虚无而又要拼死抗争的心态最终使他丧失了爱情,甘愿消耗生命以殉事业,求取良心的安宁。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