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葛玉修:我的绿色中国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7日09:42 来源:葛玉修

  种子因为梦想而冲破土壤,花朵因为梦想而含苞待放,果实因为梦想而挂满枝头。我,因为有一个绿色的梦想而充满力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部“海鸥”双镜头相机,诱使我登上了摄影的“魔船”。一九九五年我第一次踏上青海湖鸟岛,就被那碧水蓝天、万鸟欢歌的场面所震撼,从此与拍摄高原野生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次偶然的拍摄机遇萌发了致力生态文明实现环境保护的绿色梦想。

  那是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下旬,我和朋友去青海湖布哈河口拍摄天鹅,半路上偶遇七只褐黄色的动物排成一线在草地上奔驰,我下意识地举起相机将它们拍摄下来。没想到这一拍,不仅填补了全世界仅存三百只普氏原羚的图片空白,也使我有幸成为国内第一个拍摄到普氏原羚的人。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把挽救这一濒危物种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考虑到普氏原羚为我国所独有,且雄性长着一双与其他羚羊不同的、相向对弯的黑色犄角,于是“中华对角羚”这个名字便在我的脑海油然而生。如今,这个名字已被越来越多的世人认可。与此同时,我写文章,提建议,忙呼吁,恳请有关部门抓紧建立“中华对角羚专属保护区”,将中华对角羚确定为“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吉祥物并获批准。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中华对角羚专属保护区”在青海湖北岸成立,我很荣幸地被聘为保护站荣誉站长……

  十八年来,为了追踪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变化,我利用业余时间,先后两百余次到青海湖,二十一次到三江源、九次到可可西里,拍摄了十余万幅野生动物及生态图片。天苍苍,路茫茫,身背相机走四方,有遭遇狼群的惊险,陷入沼泽的彷徨,掉进冰窟的绝望……小镜头,大视野,我从镜头中不仅看到了青藏高原天地之壮美,也看到了草原在退化、雪线在上升、湖面在萎缩、鸟儿在哭泣、动物在流血、雾霾在蔓延……如不警惕,任其发展,发生环境生态危机,将会造成万劫不复的灾难,留给子孙后代的将是“国在山河破”的惨象!这一切都使我感到揪心的疼。我要把自己所看到的真实而严重的情况告诉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来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

  为了呼吁保护野生动物,我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摄影报》、《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旅游》、《青海旅游》等一百二十余家报刊发表野生动物图片一千五百余幅,保护生态环境文章一百六十多篇。我还携带用近三百幅图片制作的课件,走清华、上北大,下社区、到小学,登金沙讲坛、国家地理大讲堂,先后在全国各地进行环保公益讲座三百余场。自费创办了青海第一个民间生态环保摄影网站——“青海青”,并在新浪、网易、青海新闻网实名微博发帖宣传保护江河源、保护野生动物,点击总量达千万次,微博粉丝十万余人,激发了广大民众自觉保护环境,爱护野生动物的强烈愿望,

  生态摄影是快乐的,它延展了我的生命,丰富了我的人生,承载着我的希翼、表达了我的心愿,为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至今难以忘怀那七天七夜只身孤岛,没喝一口热水,没吃一口热饭,与收养的小斑头雁朝夕相处,临别时雏雁不停地缠脚绕踝、三次依依留我送我的情景,拨动了我的神经,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使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生命是伟大的,不管强悍还是弱小,都应受到尊重。如果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从影像上看到如今依然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世界上的某些野生动物,那将是多大的悲哀!作为生活在地球的人类,既要关爱自己的生命,也应对地球上所有的“居民”负责!因此,我试图用镜头语言和文字作品记录野生动物的美,用心灵呐喊来影响更多的人保护濒危动物。当我的作品在全国性报刊发表,以及受邀到外地演讲,能为宣传青海、宣传环保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时,每每心生慰藉,同时更感受到读图时代影像对人们的巨大影响和由衷的乐趣。

  生态摄影是幸福的,它点燃了我的激情,磨炼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体魄,也给了我荣誉和动力。我庆幸自己遇到了太多的好人,领导、同事、家人、朋友以及众多知名不知名的网友,他们用不同方式支持我、帮助我、鼓励我,就连野生动物也摆出各种姿态配合我拍照,让我无比感动。当人们和媒体送我“青海湖鸟王”“中华对角羚之父”等称号时,当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我的工作时,当有幸获得“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斯巴鲁生态保护奖”“地球绿肺天使”等环保公益类奖项和称号时,除了幸福和激动,更多的是感到无比沉重的压力,也切实体会到了我的小爱好变成了大责任。

  如今,我的绿色梦想更加清晰,就是绿色中国之梦!我期望着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绿色环保队伍中,让我们的家园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万物竞自由,百鸟齐飞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