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出神入化”是最高境界——北大学者谈读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5日09:3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者按:“大师身边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2013年6月,北京大学新闻中心组织了“北大学者谈读书”大型采访活动,广泛邀请北京大学各院系学者,畅谈自己读书的感悟、方法、经历,以让更多的学子爱读书、会读书。一个多月以来,已采访、收集到北京大学20个院系的79位学者的读书心得。本刊摘登其中部分精彩论述,与读者共享。

  心得篇

  钱乘旦(历史学系教授):读书是人人都会的,“会读书”却不是人人都会的,“会读书”就是边读边想边挑剔,挑出书中的道理和没道理,把书中的东西融合成自己的东西,跳出书本而高出于书本——读书读到“出神入化”。

  徐光宪(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我每次进入北大的图书馆,就很想年轻70岁,来做今天的大学生。大学是最应该读书的时代,也是最值得珍惜的年华。

  宁琦(外国语学院教授):阅读于我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读完一本书,相当于完成一次旅行。旅途中见识的不只是风景,还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人生。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产生于不停的对话与反省之间,用别人的智慧开阔自己的眼界可以少犯很多错误,用别人的阅历丰富自己的经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用别人的悲苦平衡自己的心态可以少生很多怨忿,用别人的幸福支撑自己的希望可以少生很多旁骛。

  蒋晖(中文系副教授):读人文书籍就像吸烟,用你的呼吸燃亮你面前的书,吸取里面的精华,抛弃灰烬,别把整个烟卷都吃进去,要抽完一包再抽下一包。总之,要旨是以深思为先,博学次之;在系统中见个体。

  陈彦光(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2012年读到明代诗人于谦的《观书》一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吾庐别有春。”之后模仿着也写了一首《观书》诗:“神州风物日更新,犹自读书春复春。不向行间求甚解,只图胸次去浮尘。一塘云影天无碍,万卷长城笔有神。吾爱吾庐因乐此,檐前瓦雀亦相亲。”旧瓶新酒,表达了个人读书的一种理念:去俗反真。虽然不能像于谦一样因为读书而胸次无尘,但希望通过读书而涤除心中挥之不去的尘虑。

  徐建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很喜欢一句话“喜欢读书的孩子不孤单”。人生路上,得意失意间,读书总能让我找到内心的安宁和独立。

  思考篇

  孙祁祥(经济学院教授):20多年的从教经历和环球旅行的阅历,让我体会到“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最本真的区别在于国民素质的不同。而国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一个国家读书人群的数量以及阅读的目的来衡量。什么时候中国读书的人更多了,什么时候读书不仅仅只是为了考学、晋级、升迁,而是为了内心的平和、思想的深邃、精神的富有,读书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须,成了生命的一个部分,那么,中国人的形象就会更好,中国的国民素质就会大大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就会极大提升,也因为如此,“中国梦”的实现就会更有根基。

  裴坚(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一步让我们看到问题的本质,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学习前人的思维模式,使我们在有限的经验与事件中再创造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思维体系。

  熊跃根(社会学系教授):西方人说,你吃什么造就了你这个人(You are what you eat )。然而,从精神层面看,我更相信,你更像你所读的(You are more like what you read)。时代的车轮将永不停息,而生命之树必将经历萌芽、生长、茂盛、枯萎和凋谢。然而,在人的一生中,安顿我们灵魂的书籍是一道永远都不会消失的风景线。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就是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自我救赎。

  甘超英(法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有两种不同且似有矛盾的学习方法,一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另一种却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那么,怎么办呢?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根据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只有自己才知道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建议篇

  赵敦华(哲学系教授):读书的涉猎范围要广泛,不能仅仅限于本专业著作,视野广泛、多方面思考会有更多的收获。要注意在网络上很多从文本中剥离的“片段”,这对于理解原有文本的意思和内涵有很大影响。就像只剩下肢体或者躯干的“人”不能称之为“人”一样。

  要学会“反推法”。“反推法”是指在精读过程中,一旦出现疑问,首先要先考虑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其次,如果解释不通就要看看原著的版本,是不是有什么翻译错误,也可以参考多个版本;最后如果仍有质疑,那么就可以从文本深入来反驳甚至是逐步扩大战果开辟新的观点,这才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彭燕韩(哲学系教授):首先要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而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目。其次要打好基本功,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本功十分重要。根深才能叶茂,大海能鼓起海啸,小小的池塘只能泛起浪花。

  李国宝(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边实践边读书,才能把我们的认识与他人的认识相统一,从而也有可能把我们的认识用他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同他人分享。书有好有坏,需要通过实践来加以判别。

  丁宁(艺术学院教授):如果没有选择性地盲目读书,追求数量,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读对书,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阅读经典。同时,要注意里面的想法和观点,以及那些读书过程中一闪而过的灵感,它会给你一种创造性,这可能就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