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文学机构访谈 >> 正文

文学教育要强化文学的诗性——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郭建勋访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2日09:29 来源:中国作家网 罗宗宇

  罗宗宇:讨论文学教育问题,必然会与文学教育观相关联,请问您的文学教育观是什么,您心中理想的文学教育又是怎样的?

  郭建勋:文学教育观与文学教育密不可分,有什么样的文学教育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学教育。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 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它是审美文化的重要形式。宽泛意义上的教育是指一切有目的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学教育并非文学与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 从文学自身的特性出发所产生的育人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规范地通过文学文本的阅读、赏析和相关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文学创作等途径,使人在获得审 美愉悦的同时丰富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实践活动,文学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文学审美与育人立人的有机结合。

  关于理想的文学教育,我想由于理解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从本质内涵来看,我认为理想的文学教育首先是而且主要是一 种审美教育,审美是核心,思想教育和语言教育围绕审美展开。过去我们把文学看成意识形态,因而强调文学教育的阶级性和战斗性。实际上,真正的文学教育应当 是一种美育。这一命题早在蔡元培那里就已提出,作为美育的文学教育重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在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不断加深学生的审美 理解,让文学教育回到诗意的文学本身。其次是一种情感教育。我国古代有“诗言志”一说,托尔斯泰也曾说文学是“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文学教育不是灌输抽象的理论和干巴巴的文学史知识,而是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是鲜活的情感经验的传达。对理想的文学教育本质内涵作以上两种理解之外,我个 人还强调它是一种人文教育。文学教育应当超越“工具性”层次而进入“人文性”的境界。高尔基曾提出“文学即人学”的著名论断,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诗 学》中曾提出悲剧的“净化”说。文学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接受者从文学作品中感悟到美进而净化自己的内心,形成健康健全人格的过程,是以人为本、促进 学生精神成人的一种教育,是提供人文精神价值观,引导人们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不断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的教育。

  就文学教育的特性而言,我心中理想的文学教育应当是非功利性的,是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的教育。从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说到韩愈的“文以载道”说 再到梁启超的“新民说”, 文学及文学教育的功利性被不断强调,后来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等文中提出文艺的“无用之用”说,西方的贺拉斯在《诗艺》中也有“寓教于乐”的著名观 点,我个人对此比较认同。文学教育的本体性价值在于“精神立人”,这是“无用之用”的“大用”。文学教育是长期的浸润和熏陶,对人的精神影响不是立竿见影 的,所谓“润物细无声”和“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学教育是利用文学所具有的审美愉悦来发挥教育作用的,因而应当是“寓教于乐”的。

  如果从外延来看,我心中理想的文学教育应当是一种大文学教育,既包括专业的又包括非专业的,既包括学校教育阶段课内的文学教育活动又包括课外的 文学教育活动。专业的文学教育,主要是大学里面中外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它提供有关文学理论、文学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非专业的则比较广泛,主要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品评,这是一种人文熏陶的过程。

  罗宗宇:作为资深的文学教育专家,您认为大学的文学教育目前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还存在哪些不足?

  郭建勋:如果理性地看而不是带有激愤情绪,我认为大学的文学教育目前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一是文学教育的学科体系完整。英语单词 “discipline”同时具有“学科”和“规训”两种意义,正好能说明“学科”所具有的体制化、规范化含义。中国的文学教育在学科制度上得到初步认可 是20世纪初。在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文学科”第一次出现,在1903年清政府推行的“癸卯学制”中,首次规定了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为必修学 科。京师大学堂于1910年开办分科大学,在文科中设立学制为4年的中国文学门,文学自此正式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专门系科之一。但是民国时期,作为学 科的文学教育并不完整,大学文学教育主要是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和外国文学教育两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在1949年后才正式进入学科建制的。目前,大学 文学教育有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格局中的二级学科分布来看,8个二级学科中,文学学科4个,分别是中国古代文 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还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两个既包括文学也包括语言的综合学科,文学教育的学科构架完 备。二是教育培养体制完整。目前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和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综合性和一些专门性大学都有,在师范类大学尤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少数民族语 言文学则在民族类高校得以长足发展。至于非专业的文学教育则借助大学英语和大学语文(有的是中国语文)课程也在提高文学教育的比重。如果从学位的培养与授 予来看,大学文学教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分层培养体系,文学教育的现代培养体制成熟稳定。三是文学教育课程体系的齐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的公共课程外加各个学校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的一些选修课,诸如杜甫、李白、鲁迅、沈从文、莎士比亚研究等某个作家研究,《诗经》《红楼梦》等某部 作品研究,以及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此外有的学校还有写作实训等实践课程,都使文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完整化。文学教育的成绩还体现在教材编写的多样化、个 性化以及国内外相关交流的日益活跃,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

  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勃兴,工具理性的盛行,消费主义的流行,大学文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心灵的圣地其现状不容乐观,一些 学者为此发出了文学教育走向危机的呼喊,这一问题在新世纪变得更为明显。我认为当前文学教育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审美教育的消解。如前所言,审美 是文学的首要属性,审美教育既是文学教育方法体系的基石,也是文学教育的核心。然而,大学里的文学教育随着学院化和体制化过程的日益加剧而越来越有走向 “知识论”和“制度化”的倾向,当前的文学教育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单一,我们的文学教育重知识的传授,重学科体系的严密化, 缺少文学的灵魂,科学分析代替了审美,充斥着枯燥的说教和抽干了文学感性的空洞理论“话语”,文学的“神性”和诗性被剥离,文学教育所应有的情感性、审美 性消失。二是人文精神的弱化。文学教育正受到大众文化、文学世俗化和庸俗化以及阅读图像化的外部冲击,文学经典不断地被解构或戏说,如莎士比亚的戏剧被人 们当作通俗喜剧来看待,《西游记》被“大话”,这是一个“没有经典的时代”。 文学教育中人文立场的缺席成为教育中不能承受之轻,缺乏人文精神的文学教育走向肤浅和庸俗。如谢冕所说,当我们在“为文学摆脱太过具体的世情的羁绊重获自 身而庆幸”时,文学教育却因为文学的“失重”而令人感到匮乏。

  罗宗宇:您能否就加强和改善当前的大学文学教育发表一些真知灼见?

  郭建勋:文学教育危机受文学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加强和改善大学文学教育就要内外着手,找准对策,变危机为机遇。从当下文学教育的外部生 态环境优化来看,需要克服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工具理性和读图时代对文学教育的冲击,更要在教育体制方面作出相应改革,还文学教育以本来的面目。然而,外 部环境的优化我们文学教育者能做的工作有限,因此主要谈谈从文学教育自身内部我们如何努力改善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中国文学教育史可给我们提供重要的启发。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非常重视经典诵读和文学积累。传统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背诵“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诵《古文观止》,强调“诵之万遍,妙理自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这契合了文学作品的抒情性、形象性、审美性的特点,在诵读学习中可玩味作品内涵,感受文学的审美,发现人生的要义,领悟文化的底蕴,从而完成文学教育与人 格的养成。朱光潜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谈起》一文中就回忆并高度肯定说文学诵读中“‘神韵’就自然而然地来了”。长期坚持经典诵读,也加强了文学积累,文学 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丰富的文学积累之上的。因此,文学教育要特别重视经典,视之为根,加强经典诵读,用经典教学激活文学教育。

  其二,改善文学教育需要体验式教学。这里所说的体验式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文学教育规律,强调重视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学文本之间的情 感和生命体验。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情感结晶,文学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文学教育过程中要以文学体验者的姿态来把握文学知识,要把文学史当作一种心灵史来对 待。比如《离骚》是屈原用生命熔铸的诗,《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以痛切的生命体验书写的至情散文。文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激发 感兴,转化这种生命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意义世界。

  其三,文学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面对新形势,要主动与时俱进,创新求变。当下社会,新媒体的崛起对文学教育的影响尤为强烈。数字技术、图像 文化的飞速发展全面改变了文学的生产消费状态和传播方式,纸质媒介遭遇了“读图时代”,引发了一场图文“战争”。一方面文学作品不断被影像“殖民化”,另 一方面从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看,他们的阅读已经从专注于文字理解向热衷于图像转变。我们对此不能只是一味慨叹,而是要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学生普遍优先选择接 受影像化信息的特点来改革文学教育。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有效手段。另外,打破文学教育的固有模式和教条,采取一种基于文字文本与影像文本互读的文学教学也 不错。课程教学调查显示,百分之百的学生对此予以认可。此外,文学教育要紧密联系文学创作的现实,突出文学教育的“现场感”和鲜活性。总之,直面时代的挑 战,打破旧的教学观念,改进已有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文学教育应对现实的必然选择。

  另外,吸收国外文学教育的先进成果,让大学教师从项目化生存和量化考核中解放出来,优化课程设置,改革强化课堂教学这一大学文学教育的主阵地,都是加强和改善21世纪的文学教育所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罗宗宇:湖南大学有着悠久的大学文学教育历史,在新世纪初又恢复成立了文学院,文学院是怎样加强和改善大学文学教育的?

  郭建勋:湖南大学的前身是“岳麓书院”,素以培养文史方面的人才而著称于世。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国立湖南大学文学院拥有如国学大师杨 树达等一大批知名教授,培养了如著名语言学家郭锡良等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在国内高校中享有盛誉。后来由于院校调整,包括文学院在内的纯文科被分离出去,大 量高水平的教师和珍贵的图书资料流往外校。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走综合性大学的道路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南大学很快设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于2001 年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共72人,被中断了近50年的文学教育传统重新接续起来。2002年10月,正式成立了“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特聘原中国社 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张炯担任湖南大学文学院的首任院长。建院11年来,湖南大学文学院已形成本、硕、博的培养格局,在加强和改善大学文学教 育方面做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大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一是搞好学生的专业教育。我在与本院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进入中文系学习的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同学属于调剂招生。因此,我们从提高学生的专业认 识、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感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开始打牢文学教育的基础。2013年,又在学校的支持下,通过自主招生途径选拔有较好专业培养潜质的学生,在 入口上为专业文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好的生源。二是优化人才培养。从综合性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优化了培养方案,在1+3的培养模式 下,调整了一些课程,减少了文学史的课时,增加专书选读之类课程,突出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强调原典阅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在课堂教学方 面,严格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推进研究性教学,强化课堂教学这一大学文学教育的主阵地。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力推行“大班上课、小班辅导”,为师生共同体悟经 典、品析审美、陶冶性灵提供好的教学平台,防止出现如作家张炜所言的文学教育分解和量化的“过分的技术操作”。专业人才培养之外,我们还面向全校开设《中 国语文》《大学基础写作》和《写作实训》等课程,加强非专业的文学教育。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将于今年下半年成立湖南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全面探索 深化湖南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三是充分利用文学活动育人。我院每年5月有一个品牌活动,即“湘楚之风”文化艺术节,已历经十载。立足专业特点,进行文学教 育是文化艺术节的核心,其中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大赛又是重点,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对中外戏剧文学经典如《窦娥冤》《西厢记》《雷雨》《林海雪原》和《哈 姆雷特》的学习达到了多细读、会改编和塑灵魂的效果。我院还发起承办全校性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加强文学积淀,用灵魂吟咏文学。校园文学社团既是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文学教育的有效活动形式。文学院成立了“文泉”文学社,出版文学刊物《文泉》,鼓励学生文学原创和文化批评,该刊现已成为一 份立足湖南大学、影响湖南高校、辐射全国部分重点高校的校园文学刊物。文学社还经常举办文学讲座与讨论等活动,如胡遂讲《唐宋诗词中的生命之美》,湖南著 名作家王跃文谈个人的小说创作,举办“越剧进校园”、“京剧进校园”和新千年人文论坛等。最后一点就是加强国内外文学教育交流。在湖南大学加快国际化步伐 的同时,文学院的国内外文学教育交流也十分活跃。目前我院已与韩国汉阳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签定合作协议,全面开展文化和文学教育交流,我 院教师特别是具有出国经历的教师努力吸收国外的文学教育经验,在创意写作等方面积极探索,部分本科生则和山东大学文学院进行交流,加大了第二校园的文学教 育经验。我院研究生也有不少到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孔子学院担任志愿者,充当中国文学和文化教育的桥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