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经典作家 >> 资讯动态 >> 正文

101岁女作家忆巴金:平易近人 没有大作家架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1日15:47 来源:人民政协报 韦泱

  年初,去看望已跨入101岁的女作家罗洪先生。我拿出她早年出版的小说集《儿童节》,老人看着,似乎故意在问我,又好像自言自语地说:今年是2011年了吧?我答:是啊。她接着说:这样说来,我认识巴金正好有八十年了。我恍然大悟。老人在这个关键时日,依然怀念着老友巴金哪。

  罗洪记得十分清晰,那是1931年5月9日。在苏州市内一家茶苑,她第一次见到了巴金。那天一早,罗洪与恋人朱雯早早来到苏州茶苑等候。“他当时戴着一副近视度不深的眼镜,神采奕奕,透露出一种哲人的智慧。初次见面,觉得他平易近人,一点没有大作家的架子。”罗洪回忆说。大家在茶苑休憩品茗,叙谈了好一阵,又雇了一辆马车,去游览了虎丘和留园。马蹄声和车轮声,伴着大家的欢笑声,在空寂的田头路旁回响。从虎丘到留园,那一段路十分开阔,马车在这样宽敞的道路中跑得欢快,两边的垂柳不时地拂过他们的脸颊,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春天气息。似乎可以想象,这群久居闹市的年轻人,确实感受了一次别有风味的欢聚。

  罗洪是上海松江人,但她早年就读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1929年毕业后回松江老家教书。第一篇随笔《在无聊的时候》,发表在《真美善》杂志上。两年后又来苏州,做一家庭教师,为一个读初中的女学生补课。但自从与巴金第一次见面后,罗洪深受鼓舞,更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连续写出了不少短篇小说。可以说,罗洪是在苏州真正开始了漫长的文学创作生涯。1936年,罗洪与朱雯去看望巴金,向巴金谈起自己的写作情况,巴金听后,说可以将几篇小说集个本子,让他看看能否出版。当时,巴金正在主编《文学丛刊》,已出版了四集,计划出十集,每集16本。作者中有文坛著名作家,如鲁迅、茅盾、沈从文等,更有不少当初没有知名度的青年作者,且大多没有出版过专著。过几日,罗洪就将发表在《文学》杂志上的小说《儿童节》等几篇小说集拢后,再将《腐鼠集》中较满意的《迟暮》、《妈妈》和《祈祷》三篇补进去,以《儿童节》为书名,将稿件交给了巴金。不久,巴金就有了回信,说准备编在《文学丛刊》第五集中。得悉这一消息,罗洪十分高兴,她以为巴金主编的这套丛书,在出版界、文学界及广大读者中,有很高的评价和声誉。能够编入这套丛书,“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儿童节》小说集,从交稿到出版,时间只用了四五个月,在当时,可以看出巴金任总编辑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效率之高。虽说罗洪在1935年出版过小说集《腐鼠集》,但时在战乱,未名书屋即将歇业,所以此书印数不多,流传就很有限。在罗洪心目中,由巴金编入《文学丛刊》里的《儿童节》,可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小说集。从此,罗洪在巴金不断的鼓励和扶持下,创作持续旺盛,她将巴金看做是文学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是她“心中最可珍视的文学老师”。

  1932年5月9日,正是选择与巴金在苏州相识一年后的这一天,罗洪与朱雯在上海三马路(今汉口路)孟渊旅馆举办结婚仪式。巴金自然是他们的首邀嘉宾。同时来出席他们婚礼的文友,还有施蛰存、赵景深、穆时英、陶亢德等。由于“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沪杭、沪宁两路的火车停驰,罗洪婚后无法去苏州教书,就抓紧在家乡安居的这一机会,开始有系统地读中外名著。此时朱雯已转学到上海,这样,他们与巴金的往来就方便多了。1934年,他们邀请巴金到松江一玩,去游览佘山风景区。当时去佘山的交通,只有小路。从上海到佘山取道松江最为便捷。他们特意雇了一条乌篷船,从松江向佘山进发。船在静静的水中航行,一路上发出轻微的汩汩声响,这让他们的思绪又回到了五年前坐在马车上,在虎丘大路上疾行的情景。两相对照,别有一番情趣。游了佘山,又去了醉白池、西林塔等,还在刚建的新松江旅社住了两个晚上。对巴金来说,这可是无比惬意的市郊两日游啊。

  以后不管在抗战中的大后方桂林、重庆,还是在“孤岛”时期的上海,他们总不时地与巴金见上一二面,尽管有时匆匆一见。解放后见面的机会就多了。罗洪因与巴金的爱妻萧珊在《收获》编辑部共事多年,常能得到不少巴金的信息。可惜的是,在“文革”中,萧珊被迫害致死。1994年10月,著名翻译家朱雯因突发脑溢血而离世。

  之后,罗洪每年都要去武康路看望巴金,后又到华东医院去探望病中的巴金。只是后来她觉得不便再去打扰巴金了,因为巴金无法说话,无法与人交流,这对巴金来说,也是一桩苦恼事。在巴金百岁诞辰之时,罗洪特意去医院,送了百朵红玫瑰以贺百岁。在医院里,罗洪隔着玻璃窗,与巴金见了最后一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