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新闻 >> 正文

科幻:符合科学逻辑的合理想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26日16:45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于思奇
问:宇宙从何而来?
答:大爆炸。
问: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子的?
答:很多人,包括霍金,认为大爆炸从奇点(无穷小的一点)开始。
问:奇点之前是什么?
答:这个现在差不多也已经搞清楚了,很多科学家认为是量子涨落(量子涨落就是无中生有,有能量,但是没有物质)。
问:量子涨落之前是什么?
答:这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但可以问一下我们的科幻作家。
在北京市科普门户网站蝌蚪五线谱网主办的沙龙“蝌蚪之夜”第5期的开场,主持人模仿科学杂志《新发现》的主编严锋,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上演了这段精彩的快问快答。
这短短的1分钟,身为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幻作家的李淼不仅让大家了解了这个世界的“前世”,也定义了他所认为的科幻。
在李淼看来,科幻必须是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是合理的想象;不应该是作家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肆意臆想的产物。
也正因此,当某科幻电影的编剧想要在剧本中通过瞬间冰冻地球来实现其毁灭时,李淼坚决不同意。
“这不符合科学逻辑。”这个严谨的理论物理学家在耐心阐释完科学机理后建议编剧可以“换成瞬间爆炸”。
对待科幻也像对待科学一样严谨,一丝不苟,这是李淼给记者留下的印象。
“在美国的一些科学学会,甚至包括宇航局都有一个大概可以称作"艺术创作顾问"这样的部门。当艺术家们从事小说、影视等创作涉及到该科学领域时,就由他们带领这些艺术家去参观专业的设施,去谈相关领域那些科学的知识。”
在科幻作家、评论家郑军看来,这样的形式非常好,也是国内科幻作家们非常缺少的一条途径。
而相比于国内其他的科幻作家,同时也是科学家的李淼在创作科幻作品,尤其是涉及理论物理学领域时,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诸如“多重宇宙”、“三体”、“时间旅行”等科幻选题都与理论物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 以,当他拿起笔,量子、弦、暗物质那些简洁又美丽的法则便汇聚成了一个个故事。在李淼看来,美丽的爱因斯坦引力理论虽然不是描述宇宙结构的终极版本,也并 非尽善尽美,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个介于知和未知之间的最美的领域。而他正在这一领域,以科学家和科幻作家的双重身份努力探索。
不过,当李淼得知自己获荐华语科幻星云奖时,他还是觉得有趣又惊讶。
“我虽然写了十二三万字,但发表的不多,只发表了一万多字而已。”这个严谨的科学家显然对推荐语“他写作了一系列优秀的硬科幻小说,让人吃惊”并不完全认同。或许,这次获荐与他深厚的科学功底不无关系吧。
《中国科学报》 (2013-07-26 第14版 读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