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原因:古碑流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26日10:18 来源: 光明日报 原 因 (昆明

  被柏树的绿荫簇拥,这块碑昂然挺立着。

  脚下的旷坝,是大理百代老街三月街的街场;背靠着的巍峨,是苍山的中和峰。

  碑立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它被一只巨大的石龟驮在背上,高4.5米,宽1.65米,由两块青石相接而成,碑额为大理石,雕有二龙戏珠图案,额篆“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字样。碑文描述了忽必烈征伐云南、讨平大理、建立云南行省的功绩。

  现存的最早记载三月街的文献是明代李元阳编纂的《云南通志》:“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年间至今,朝代屡更,此市不变。”《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石碑已饱览了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兴盛、与中原紧密扭结的边地繁华,并且还将继续观览下去。

  中和峰是苍山十九峰的中心山峰,面对着大理古城和更东一些的洱海。这里“山则苍茏叠翠,海则半月拖蓝,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明杨慎《游点苍山记》),是块风水宝地。传说半山的中和寺曾充任元世祖忽必烈攻大理城时的中军帐。而再往北走,数过去的第四个山峰,叫兰峰,峰的东麓建有一座无为寺。寺内有忽必烈的“驻跸台”(帝王出行停留暂住的地方),寺后有5株樟树,相传为忽必烈手植。如今尚存活的仅有一株,虽然已老态龙钟,却也郁郁葱葱。

  如果忽必烈能从这块石碑上走下来,近可在三月街的赛马场上看看赛马,在文艺广场上看看优美多姿的民族歌舞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走得远一些,则可登上苍山,去拾拣自己的足迹。沿着中和溪哗哗的流水往上走,他耳畔也许会响起急风骤雨般的马蹄声。

  公元1252年,忽必烈自率10万骁骑为中路军,渡大渡河后西折南下,奔突于川、藏、滇边境的高山峡谷和阒无人烟之地,到达金沙江边,乘牛皮革囊与筏跨越天堑,入驻丽江,直逼大理。他沿途严禁杀戮抢掠和焚烧房屋,对大理也采用“攻心为上”的策略,“先遣使招之”,虽“道阻而还”,仍“再使招之”,却“至其国遇害”,“又使招之”,“三返弗听”,才对背城出战的大理国主段兴智及其柄臣高太祥“下令攻之”。

  想到关于攻城的那些被涂上了盎然趣味的民间传说,忽必烈也许会拈须一笑——有人说他当年到了大理以后,悄悄调集军队藏匿于苍山丛林,然后在中和寺一挥大旗,满山遍野的呐喊之声就如潮涌起,守城兵士以为对方有天神相助,连草木都来参战了,一时慌了手脚,结果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这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结果百姓没遭受战火的祸害,这座曾名“羊苴咩城”的南诏古都也毫发未损。他挥动的仅是温柔之刀,亮出的仅是锦囊妙计。实际情况如何?碑文中对攻城的描述比较简略,只说东西两路兵马到了,“(忽必烈)乃登点苍山(苍山又称点苍山)临视。城中宵溃。”

  由于碑文是翰林院学士程文海奉诏所撰,所以不但文辞典雅、笔意纵横,而且富于真知灼见。他把忽必烈远征大理与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训练水军,出兵开拓云南,建立益州郡,以及周穆王驾八匹骏马巡游天下山川不为开疆拓土,广受赞誉的事相比较,然后提出了“谁的做法更好”的设问。他在碑文中说:“以大理之昏迷,族拒虐杀我使人,若奋其武怒,俾无遗育可也。而招徕绥辑,终释其主弗诛。呜呼!微天地之德,孰能与于此乎?”

  忽必烈若能读到碑文,定会拂髯颔首,表示满意。因为它不仅使一位骑高头大马指挥若定的蒙古可汗跃然石上,而且还使人们看到了他堪比古代贤君智慧仁爱的另一面,还原了他作为一个可汗并非“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真实面目。

  兀良合台继续进军滇东,最后平定了云南,并建立行中书省。从此云南和祖国的统属关系,由羁縻性质上升成为了当时全国11个行中书省中的一个。云南建省亦由此开始。

  碑文原来共有1300字,现存千字略余。它们像一只只眼睛,顾盼生辉,和今人对视。(作者为媒体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