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书香中国 >> 书评 >> 正文

我国传记文学创作的重大收获

——评长篇传记文学《民国四大家族全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18日16:57 来源:忽培元

  传记文学作家陈廷一,倾十年之力磨出一剑:撰写了长篇纪实文学《民国四大家族全传》,包括《蒋氏家族全传》《宋氏家族全传》《孔氏家族全传》《陈氏家族全传》,共计190余万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2013年5月版)。这套“长篇巨制”,不仅全面反映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历史。更是集中反映了一代仁人志士的历史功绩: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领导北伐、统一中国,领导抗战、抵御外侮……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中,作者生动描绘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统治集团政治独裁、腐化堕落、丧失民心,最终失去政权的历史过程。全书对研究中华民国的历史,尤其是研究四大家族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今天写民国“四大家族”的意义何在?

  首先在于明辨是非。在众说纷纭、是非混淆,甚至谣言四起、黑白难辨的历史题材创作中,澄清是非、拨开烟云,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十分必要。这一点,我认为是该书写作与出版首要的意义和价值。眼下反共的观点,抬蒋抑毛的观点,还有盲目替“四大家族”评功摆好的观点不在少数,否定中国革命、否定百年中国进步的历史,甚至主张殖民文化等等奇谈怪论甚嚣尘上。硬说魔鬼是善良的,但事实上一看,魔鬼仍然还是丑恶的。这就是这四本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倾向,也是它的亮点所在。我原先很担心,作者会不会赶时髦,为了所谓出新,所谓标新立异,也学着“专写好人的坏与坏人的好”,而把“四大家族”写成所谓的“正面的形象”?看来,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作者是有良知、有正确立场也是忠于历史事实的。非但没有犯上述那样的低级错误,而且理直气壮地用事实批驳了许多的奇谈怪论。例如蒋介石的发迹史,蒋介石对待革命与共产党人的态度,蒋介石在抗战中的两面派嘴脸,和以后为维护独裁统治而不惜发起内战的滔天罪责等等,都写的十分的客观真实。当然,作者也并没有把这些历史人物简单地写成我们过去许多年政治宣传中的小丑,而是当做人来写,当作历史人物来写。这就写出了真实和个性,写出了时代印痕与历史氛围,也写出了时代的局限与阶级的烙印。达到了再现历史、还原历史和复活历史的目的。

  另外,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的代表人物,都是清末民国的革命者。这些人都程度不同地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有过贡献,也可以称作是革命的功臣。但是民国建立以后,他们变质了。他们利用人民赋予的手中权利,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破坏民主,固步不前,干了不少与国家民族利益相违背的勾当。最后成为“敛财高手”与“窃国大盗”,成为千夫所指的民族败类。这是值得痛心与深思的历史与人生的悲剧。书中对此演变过程作了客观真实的描写和展现。也是很值得我们共产党人汲取的历史教训。当前,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倡“两个务必”,都是为了防止在中共的历史上出现民国悲剧的重演,出现新的四大家族。

  二、怎样的传记才算是文学传记?

  文学传记的首要而显著的特征是语言,是运用文学语汇和手段塑造人物。这就要求在历史事件真实的前提下,虚构必要的细节和时空衔接的巧合,甚至采取夸张的手法,表现生活的真善美、揭露假恶丑。也就是要生动有趣味、有戏剧效果,写得叫人爱看,把僵死的、概念化的历史和人物,复活成有生命有个性有感情的人物。这一书正是向这样的标准做出了努力。例如书中日本侵华阴谋,西安事变等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都写的活灵活现,充满了戏剧性冲突。孔祥熙与宋霭龄的婚姻故事,写的尤为生动。两人回山西太谷县老家,写的活灵活现,引人入胜。好的人物传记,其实就是历史小说。只不过区别在于主要情节与人物,一个是完全虚构,一个是必须真实。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学传记的写作,要比小说创作难得多。传记作者可以写小说,而小说家不一定能写好传记。因为一个是自由翱翔,一个则是带着镣铐跳舞。难度不一样,对作家的鉴别、洞察与思考、表述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

  三、写作中应该更好地突出重点

  四大家族是名人中的名门望族。其故事人物,连普通百姓都略知一二。读书人更是耳熟能详。我认为不必要写成流水簿子,应该是选择重点进行描述。现在看来,这四本书将近二百万言的规模显得有些长了。而一些过于详尽的结果,难免使得人所共知的东西缺乏吸引力,反而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效果。这可能是传记写作的一种时弊,很多人在写作中都追求大而全,其实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未必是效果最好的。

  陈廷一先生现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在2005年就获得了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十佳”称号,2010年获得了“中国当代人物传播100家”人物的称号。他的作品《孙中山大传》和《宋氏三姐妹》曾经分别获得1999年和2003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共和之路——孙中山传》获2009年首届华侨文学奖纪实类最佳作品奖。总之,陈先生已经创作了近百种作品,可谓著作等身。而对于这一套大书,他更是花费了不少的心血,看了也令人感奋不已。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年过花甲老人完成的事情。在此要向陈先生致敬祝贺,并对中国青年出版社致谢致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