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出版信息 >> 正文
著名作家李发锁的最新力作《官司》已于上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继《动迁》《债主》《触红》《倾斜》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新民生小说”的新成员。
《官司》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阳北镇城建所所长王龙一为达到独占凹地开店铺的目的,买通镇长助理毛亩,伙同承建商黄大炮设计“一女二嫁”圈套,强占刘玉山夫妇的裁缝店,由此引发8年争讼不息的官司并酿成了久缠不止的上访积案。县政法委书记王大和六下阳北,深入调查,费尽周折,力排干扰,终于还了刘玉山夫妇一个迟到的公道。
这部小说秉承了李发锁“真实、准确、客观”的创作原则,直面当下社会现实,深刻反映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与人性本质,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著名评论家白烨、邱华栋、王干等纷纷撰文推介。著名文学期刊《十月》也于上月刊出了《官司》的缩写本《谁是赢家》。
李发锁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长春市某机关,业余写作,以小说创作著称。作品曾获长白山文艺奖、吉林文学奖一等奖、长春文学奖金奖。
《官司》随想
1.李发锁先生的长篇小说《官司》让我想起了老舍的《茶馆》。一个小裁缝店,却是一个大社会。描写一件小事却概括了一个无限的空间——这样的作品有很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前边,我想起老舍,眼下在我面前的,就是《官司》。
“饿死不当贼,屈死不告状。”我们在这部长篇小说里,通过告状再一次认识了解了当前最时尚的中国的“城镇化”。
2.我眼里的小说这种东西永远是让人通过一个故事去感受生活现实的本质。要有人的命运,要让我们真的关注里边的生命个体以及他们的疼痛和快乐。我喜欢那种表达出复杂意义的小说,它里边的人物具有让人可以品味或者说去感觉,去思考,去分析的主人公,我们跟着他们走,被他们引领着进入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这部小说就是我认可的一部小说。
中国人到底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在微博泛滥的今天,我们被一种种思想,一件件小事引导,对于中国的现实每天都作出不同的判断。但是,在读这部《官司》时,我再一次地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微博里的中国更准确还是小说里的中国更准确?如果有了微博,小说是不是就不需要了?小说果然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吗?小说真的要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吗?微博可以代替一切吗?
我是一个对中国的乡村、小城镇都缺乏了解的人,特别是对今天的乡镇,经常只能从某个特殊的新闻中去认识,可是看了李发锁先生的小说之后,我感觉到震惊:一个围绕基层乡镇一件涉法上访案,一对守法平民夫妻成为无奈诉民、访民、“刁民”。作者叙述时没有特别地煽情,没有呼天抢地,似乎只是在自然地讲着故事,写着人物,却让我意识到了在城镇化的中国,有着很大的危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天天都在发生,维稳的成本为什么越来越高?最小的事情,如果让他膨涨,也会最终成为构成制度毁灭的可怕因素。
小说里没有描写大事,都是鸡毛小事。小说里没有出现大人物,最大也就是个县里的政法委书记。小说里边没有特别的坏人,最坏的人,也在我们身边天天都见。小说里没有特别庞大的场面,最大也就是小镇上的争斗,却让我感觉到了触目惊心。诉讼这种事情很难描写,可是,在这部小说里,你却非常有好奇地跟着作者进入了一个乡镇的诉讼过程。各色人等在诉讼中表演,我们的民族性,我们这个种群的人性优点或弱点就在这场漫长的诉讼中,展示出来。在那些人的身后,真的就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今天的境遇。
好人与坏人?守法与违法?两种人?两类人?两个不同阶级的人?两种完全对立的人?在李发锁笔下那间不大的房子的背后都在行动。他们或强大,或软弱,或可怜,或贪婪,中国的公平社会究竟该如何建立?靠机制?靠制度建设?还是靠清官?还是靠人对于自身尊严的争取?
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你读这部小说时冲着你涌过来。学者们渴望建立的制度,现实中少有的清官,让中国的小人物们活得那么沉重,艰难,也让我们的新闻天天不断。但是,李发锁不会被一般的现实困扰,他总是能透过那些艰辛去找寻背后的意义,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切存在与行为皆有精神和思想的缘由。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会不屈不挠地为名誉和尊严去斗争,而人性往往起着决定作用。双方争夺了八年的半间店铺,投入资金均超出争夺物本身价值数倍之多,表面看是在争经济利益—房产,实际是“无赖”的帽子究竟戴在谁头上的问题。这说明了传统道德观念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与力量,哪怕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民也概莫能外。
多说一句,写现实要有勇气,因为有风险存在。但写真实了,写准确了,写客观了,便会有社会价值。
3.读完长篇小说《官司》,我眼前充满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生态景观。老舍的茶馆和李发锁的裁缝铺并排在我的面前。一个人漫长的人生路,一个人不那么长的伸冤之路有时可以让你长出别样的目光:人生可以以大见小,小说可以以小见大。
一个裁缝铺背后是作家的目光,一群人物的背后是作家的情感。一句话背后是作家的深厚,一种思考背后,是作家的良知。
微博时代的长篇小说仍然具有魅力,《官司》让我相信这点,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李发锁,也送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