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经典作家 >> 作品研究 >> 正文

经典重读与可靠的研究方法——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研讨纪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12日23:57 来源:中国作家网

  吴周文:先讨论《背影》。《解读》作者在文章中指出,《背影》中的“背影”不能单纯理解为父亲的背影,而应从“作家深层的创作动机去揭示”。他认为《背影》中的“背影”表现的是“一个背后的另一面——女性或女性特质,将父亲的意象女性化”。他认为作品表面描写的是父爱,抒发的却是对母爱的渴求与赞美,是一种心理反射和转移手法的运用。就他的这些观点,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秦祖辉:我们姑且不论他所提及的有关父亲形象的传统说法的科学性,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慈爱”并不独是母爱的特质,父爱中无疑也包含着“慈爱”,世上虽多严父但也不乏慈父。显然,“慈爱”不能作为区别“父爱”与“母爱”的标准。更何况《解读》中关于父亲形象的传统说法的界定依据又何在呢?“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作为父亲,自然也有舐犊情深的一面。在“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的情况下,和脚夫讲价,斤斤计较,不够大方的父亲,仍然慷慨地为儿子买橘子,并且不辞辛劳地拖着肥胖的身体过铁道、爬月台蹒跚往来。难道这还称不上是一位“有责任心”、“大方”、“慈爱”的父亲吗?

  范红梅:美国著名医学博士、荣格心理学分析专家阿瑟·科尔曼在其著作《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中将父亲的原型分成五种,皇父是其中的一种原型。他指出:“皇父是一个包含了一切功能的完整的实体,其中也包含了传统上要求女性完成的那些功能。传统的中国社会也许是皇父真正占统治地位文化的最好例子,而代表这种文化的原型象征———龙,是一个统一的形象,他代表天,也代表地,是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天父宙斯和大地女神,他是真正的皇父,将冥界与上苍,女性与男性结合成温柔和保护的绝妙形象。”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父亲,他们往往想统治整个家庭,充当抚养孩子的总机构,即使会把照料孩子的责任委托别人,例如妻子去照顾,他与妻子也不是同等的抚养伙伴,他对孩子的抚养,还是会自然而然地包含母亲可能已经给予的一面:温情与慈爱。而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是一个带有浓重中国传统色彩的旧式官僚,立身处地总是谨小慎微,也必然具备皇父的一些特征,面对孩子,有男性的威严,也有女性的慈爱。对自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朱自清来说,他自身就具备皇父的特征,从《儿女》中可看到一个对子女充满爱,既严又慈的父亲形象,他怎么能体会不到这是一个父亲表现的慈爱呢?《解读》中因为父亲表现出事事不放心、心细、体贴入微等特征,便认定朱自清其实抒发的是对母亲的爱,这是毫无根据的。

  吴周文:显然《解读》与《文本》都是用“性”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朱自清的两篇经典进行重读。如何正确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值得我们认真讨论。

  高秀川:有些批评者在瑕瑜互见的西方理论面前丧失独立的立场和应有的判断,却热衷于声音的尖锐和姿态的另类,这些故作惊人之语的所谓批评根本经不起推敲。

  朱 娟:对,以《解读》一文中使用的“女性意识”为例,“女性意识”这一概念属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范畴,对此评论界一直存在争论,并无准确的界定。但从主要的两种说法“主要体现为女性通过感觉等各种心理过程对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全部认识的总和”以及“带有社会性和时代性、民族性,它包括与男性共存,与社会、时期、民族共有的意识和独属女性自己的意识”中,可知女性意识应该为女性所独有。令人疑惑的是,并不缺乏理论知识的蒋、高两位评论家却视而不见。

  王宏根:从《解读》的文章论证过程来看,也有明显缺陷。文章从对“语言界和评论界的见解”思考入手,展开“进一步追问”,然而作者始终并未就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从由“非传统”的父亲形象进行发难,牵强到“母亲的形象”,却提供不出朱自清抒发“母亲般的慈爱情怀”的内在动因;视朱自清谈自己的真实写作动因而不顾,却扯出“父子龃龉”这一不合朱自清创作心理的事件为佐证;累叙朱自清散文的“意象女性化”风格,却视而不见朱自清将“女人做为艺术而鉴赏”的真正含意;不是根据作家自己的言行去推断他的创作心理,却是机械地套用精神分析理论。由此可见,执拗的偏见导致了《解读》作者理论上的盲视,从而对“背影”这一意象产生了误读,模糊了“背影”这一感人形象。所以我们必须强调这一学术研究是一种社会科学活动,任何观点的获得都应该基于恰当的理论、充分的论据与严密的论证。否则,观点将失其自身的价值。

  吴周文: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时,一定要紧扣作者本人的情感世界,理解其人其文。在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解上务必要做到科学、准确,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严谨的研究学风。对于西方现代哲学、现代美学、现代心理学以及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我们应该学习、消化、吸收,通过中西整合成为我们从事学术研究的理论支撑。要防止一种偏向,如果不加批判不加选择地“拿来”,必然要造成对文本的误读与曲解。

  (吴周文,等,《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