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新闻 >> 正文
程婧波主创幼儿科幻图书
亲近母语 诗意成长
“大嘴鲸桥梁书”(五册)
情况简介
【作品简介】
“大嘴鲸桥梁书”(5册:《雪人》《瑞恩的井》《你知道姜饼人吗?》《微笑的粉红色大象》《缝果匠和大嘴鲸》)。该系列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荣获第七届华东地区书籍设计双年展奖项,选送2013年英国伦敦书展、意大利博诺尼亚书展以及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九届优秀儿童文学奖评选活动。
【基本情况】
丛 书 名:大嘴鲸桥梁书(第一辑共5册:《微笑的粉红色大象》《缝果匠和大嘴鲸》《你知道姜饼人吗》《雪人》《瑞恩的井》)
分 类:绘本/桥梁书
读者对象:5~9岁小读者
出版时间:2012年06月出版
开 本:大20开
印 张:5(彩色铜版纸、平装)
定 价:80元/套
【作者简介】
【名家推荐】
“大嘴鲸桥梁书”帮助孩子扔掉拼音这根拐杖,第一次在阅读王国里独立前行。在这一辑里,一共为孩子们准备了五个风格各异的故事,分别关于“想象力”、“友 谊”、“母爱”、“希望”和“善良”。它们为孩子架起了一座座从图画书到文字书、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从具象思维到抽象理解的桥梁。
——金波(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得主、著名儿童文学家)
很早就有各色不同的人跟我说,他们最喜欢的科幻作家就是程婧波。她的作品很美,很甜,文字很宁静。对于“大嘴鲸桥梁书”,我读后的感觉异常强烈:在这样的书中,作者能把自己对美的追求、对文字的意象投放、对教育的理想的阐发、对人世间的种种风情的感悟都融汇进去。
——吴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科幻作家、学者)
【编辑推荐】
*著名儿童文学家亲笔点评
*桥梁书和图画书完美结合
*人气儿童小说家实力原创
*独创“阅读指导+生词肚”
这是一套国内最具原创性的绘本桥梁书,由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得主金波亲笔推荐,将带您经历一场奇妙隽永的阅读之旅。
此外,大嘴鲸桥梁书还专门配有“大嘴鲸阅读计划”和“大嘴鲸生词肚”,为孩子提供阅读成长道路上最最贴心的关爱。教育专家指出,长期阅读注音读物的孩子, 对拼音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很不利于其养成良好的文字阅读习惯。“大嘴鲸桥梁书”提倡不加注音,配以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和生词肚,让孩子第一次体验到独立阅 读的深层乐趣。
现在开始,鼓励孩子丢掉“拼音”这根识字拐杖,在阅读王国里勇敢前行吧!这宝贵的经验会陪伴孩子们一生!
【内容简介】
“大嘴鲸桥梁书”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专门为5~9岁小读者架起的一座由图画书通向文字书的阅读之桥。通过有趣的故事、精美的手绘插图和大气的开本,让小 学低年级学生和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龄前儿童逐步完成从图画阅读、亲子阅读向文字阅读、独立阅读的过渡。本次推出的第一辑有五本:《微笑的粉红色大象》《缝 果匠和大嘴鲸》《你知道姜饼人吗》《雪人》《瑞恩的井》。
【封面一览】
【书评与推荐】
金波诚挚点评、亲笔推荐
《善的种子——评<瑞恩的井>》
金波:著名儿童文学家
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得主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学龄前孩子应该读什么,这是我常常被问及的问题。学龄前孩子看的“书”,大多是无字的图画书,偶有几个字,主要由爸爸妈妈带着一起读。而在这些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又有那么多的书等待着他们去发现、去阅读,那些书比起无字图画书来,又太难了些。
在童书业相对发达的一些国家,大人们找到了“桥梁书”这种解决方案。所谓的“桥梁书”,就是要为学龄前孩子架起一座从图画书到文字书、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 读、从具象思维到抽象理解的桥梁。很快,这种介于图画书和纯文本图书之间的童书类型,就传到国内,并很快被孩子和家长们接受。
“大嘴鲸桥梁书”也是这样。并且,它还是一套少见的无注音桥梁书。桥梁书不做注音,我是赞同的。阅读不加拼音的图书,孩子一方面能够扔掉拼音这根拐杖,更 为主动地识字认词;另一方面也更能获得阅读的满足感,从而在阅读王国里独立前行,真正体会到“我长大了”的愉悦。因此,这是一套对孩子们来说开卷有益的 “新概念”桥梁书。
在这一辑的“大嘴鲸桥梁书”里,一共包含五个风格各异的故事,它们分别关于“想象力”、“友谊”、“母爱”、“希望”和“善良”。
《瑞恩的井》是一个基于真实新闻的故事。故事以“有一年我在非洲大陆上旅行”开头,讲述者娓娓道来了一段波澜不惊的传奇。
最终,讲述者借天使之口,道出了“井就是一颗种子。那个叫做瑞恩的男孩播种了一颗爱与希望的种子,它在非洲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越来越多的爱与希望”。
而这个结论他又是如何得出的呢?
我们不妨重新读一遍这个故事:
如果没有人去解救挂在树上的星星、如果没有“瑞恩的井”、如果没有非洲孩子的许愿——在故事的结尾,那只奄奄一息的小鸟就不会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发生在鸟儿身上的奇迹,是无数的“爱与希望”的果实中的一个,而它们都由“爱与希望”的种子长出来——瑞恩的井就是一颗这样的种子。
事实上,小男孩瑞恩因此接受了加拿大总督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还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
人们赞誉这位少年英雄,不是因为他的勇猛、智慧,而是因为他的善良。
每个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勇敢、智慧和善良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些东西就要从生命里慢慢失去。
没有了勇敢,生活变得无味。
没有了智慧,生命变得愚蠢。
没有了善良,你再也无法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美了。
那既比无味更甚,又比愚蠢更糟,如果没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你的一生将永远陷入可怕的境地。
惟愿人人心中都有一口瑞恩的井,都有一颗善的种子。
(《瑞恩的井》内文插图)
吴岩书评
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26日第10版
吴岩:著名科幻作家、学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很早就有各色不同的人跟我说,他们最喜欢的科幻作家就是程婧波。她的作品很美,很甜,文字很宁静。等我认识程婧波后,才知道她本人就是这种很美、很甜,很 宁静的女孩。我跟她合作办过两次星云奖典礼,每一次她都尽心尽力地充当司仪,把整个气氛调节得恰到好处。我觉得到今天,都不知道星云奖典礼是否还能办成其 他样子。除了写科幻,程婧波也写奇幻作品。她的小说还上过《人民文学》杂志。程婧波还是有点小资历的编辑。我上次收到孙建江编辑的一本有关儿童读物发展的 书,发现还有程婧波的文章。
这一次,有个人大老远从成都给我寄了一套“大嘴鲸”系列桥梁书,一共五本,每一本内容不同、色彩不同、绘画的人也不同,但作者都是一个:程婧波。
我不懂什么是桥梁书。赶快到百度百科去咨询,看了才知道,这是一种介于文字与图画之间的书,其作用是给年龄小的孩子实现从图到文的阅读过渡。我想,善于跨 界的程婧波做这个事情,该是相当得心应手的吧?谁知读后的感觉异常强烈:哪里仅仅是得心应手,该说这种书的风格完全就是给她定制的。因为在这样的书中,作 者能把自己对美的追求、对文字的意象投放、对教育的理想的阐发、对人世间的种种风情的感悟都融汇进去。加上布兔和王安妮两个画家的倾情演绎,一套如此精致 的儿童读物就被建立了起来。
我认为,大嘴鲸丛书非常巧妙地使作品从多个角度跨越了年龄的障碍,给读者提供了至少五个不同的桥梁。这五个桥梁分别是图—文之桥、想象—现实之桥、主体—客体之桥、自我—社会之桥和感觉—知觉之桥。
先说图文之桥。五本书没有一本不是以图画为主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低年龄读者能尽快介入。但随后,文字便在故事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作用。为了使读者对文字 产生独特的、具有刺激性的感受,编者还将文字的大小方面做出跳动,于是,一些文字就突出与另一些文字被加重出来。恰恰是应用这种“图—文—放大文”的方 法,整个桥梁的作用便被完整地体现出来。这不是巧妙的认知转换是什么?
再说想象—现实之桥。作品的每个段落,都具有充分的想象。有外星球人的降临现场、有遥远的非洲和似印度非印度的印度,有姜饼能变成活人的世界,有鲸鱼翱翔 天空的场面。虽然所有的故事开场都显得如异域或仙境般不真实,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你能发现真实的人类情感逐渐从故事中涌出,你将从这些故事里体会母爱、友 谊和个性中的善良、希望与向往。从想象进入真实的行进是那么顺理成章,而从现实回到想象的道路又显得如此自然平坦,真让人佩服作者的高超技法。
主体—客体之桥和自我—社会之桥的建立,可能是这套书的作者所达成的最为形而上的成功。在每一本书的前面,作者都会确立一个自己想要塑造的个人质量或推荐 的有价值的人际关系经验。但这些质量与经验却不是抽象的,他们被用完整的、形象的、行动性的故事讲述出来。书中,每个故事都源自将读者当成一个客体,但当 读完之后你已经不自觉地把作者的观念融入了主体的内心。
如果说上述评价对于这套桥梁书已经是相当成功的肯定,那么作者全方位地发展读者认知能力的努力还应该从宏观方面给予积极的肯定。在这里,色彩、观念、故 事、文字、版式、导读、阅读计划和测验被完美地整合起来。例如,不同的颜色跟所传达的观念是一一对应的;零星的行动碎片是等待读者自己拼接的;一而再再而 三的悬念是让读者尝试在破解的过程中学会推理……等等,而上述感觉信息的拼接和整合,恰恰是心理学中形成全面知觉图像的基本方式。
我要特别提到,这套丛书除了按部就班地发展孩子的观察力、知觉力、思维力、想象力之外,还特别程婧波独有的故事所制造的非日常逻辑的发展,提示出孩子们保 护自己非理性和非逻辑思维的重要价值。而对普通的人,一旦进入正常教育机构接受正常教育,这种非理性和非逻辑的思维就会立刻被低水平的教育所泯灭。
谈完了作品所搭建的五大桥梁,我想回到自己的阅读感受中来。我发现虽然金波老师给每个故事都做了相当具有启发性的导读,但我还是能跳出这些导读,生发出许多个人的阅读感受。
例如,我特别对整套图书的色彩搭配感到赞叹。每一本书都能找到一种跟情绪相关的基色,再从这种基色出发,根据故事的转变改变色彩的明度与色度是我的深切感 受。我特别喜欢《雪人》的冷色调。我觉得没有这个色调就看不到来自木星的冬天的残酷,也看不到种植和保护春天努力的伟大。读完《雪人》,我认为它完全可以 被看成是一个倡导行动的故事。
我也喜欢《微笑的粉红色的大象》。粉红色是一个欲望的颜色,但在这里,却恰如其分地代表了想象。我喜欢作者通过古怪的教师而讴歌出的教育本身的智慧与荣耀。
我还喜欢《瑞恩的井》和《你知道姜饼人吗?》中的鲜亮的杂色,它从自我和他者两个方面体现了人际关系本身的色彩。
至于《缝果匠和大嘴鲸》,则用那种属于土地的色彩把母亲对孩子的根的作用展示了出来。除此之外,我还会把这个作品当成一个有关封闭和开放的寓言来读,因为只有最终打开封闭,孩子才能遭遇广阔的世界,而在那一刻,母亲的悲哀虽然被写在了云端。
作为一个青年作者的群体,程婧波、布兔、王安妮用他们的深邃思想和浓郁感情创作了这套作品。我相信,它必定会在未来显现出经典的价值。
“大嘴鲸桥梁书”简介 【上架建议】:畅销书,学龄前读物
【定 位】:“大嘴鲸桥梁书”专为学龄前孩子架起一座从图画书到文字书、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从具象思维到抽象理解的桥梁。
【分 册 名】:
大嘴鲸桥梁书第一季(共5册)
微笑的粉红色大象 想象力是什么?
缝果匠和大嘴鲸 母爱是什么?
你知道姜饼人吗 记忆是什么?
雪人 希望是什么?
瑞恩的井 善良是什么?
【讲 什 么】:
微笑的粉红色大象:一个关于“想象力”的故事。当有人对你说“不要去想那头微笑的粉红色大象”的时候,你脑子里会出现什么?
缝果匠和大嘴鲸: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缝果匠,她每天都要忙着缝果子。有一天,国王送给了她一头大嘴鲸……
你知道姜饼人吗: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我最好的朋友做出了一个跟真人一模一样大的姜饼人,那么,接下来呢?
雪人: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一群从来没有见过春天的孩子,是怎么把春天种出来的?
瑞恩的井: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当神从云端望向凡间,他在非洲大地上找到了真、善和美。这是一则基于真实新闻的故事。
【主创简介】:
作者 程婧波
程婧波,女,83年生。曾获中国科幻“银河奖”提名、全国青春文学大赛“特别大奖”、全球华语“星云奖”最佳短篇奖等。现为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中国科普作协科学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副秘书长。
程婧波是进入新世纪后出现的中国女性科幻作者三位代表人物之一。从1999年以《像苹果一样地思考》出道以来,她小说世界中的瑰丽想象、独特世界观、纯熟文笔以及细腻感情,正以一种清新的气质丰富和影响着中国科幻的面貌。从2000年她再度以小说《你看见它了吗?》蝉联“中国校园科幻一等奖”,到2002年她以《西天》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提 名,她所爆发出的惊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读者和评论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为止,她已经发表了逾百万字的作品。纵观程婧波的发展轨迹,她所创作的科幻 文学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天然的善意、冒险精神、对未知的好奇心理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忧思态度。作品数次入选作家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等社出版的年选。跳跃的思维和奇怪的表达是这些作品最大的优点和缺点。
插画 布兔
(《缝果匠和大嘴鲸》《雪人》)
布兔,本名刘媛,女,80年生人。现居住在北京。插画家、设计师,为多家杂志出版社画插图绘本。绘画作品在今日美术馆和一些交流展及画廊展出及出售。在视觉中国等一些视觉类网站有专题介绍和作品展示。《精品购物指南》《广州日报》《oohope》等杂志做过专题采访。
曾合作的杂志有《花溪》《流年》《世界博览》《17》《博客族》《李宁网站》等等;五月花纸巾将作品《树》《城市》印在包装上,并在网站有艺术家介绍。目前有绘本、小说书籍插图等多种出版物。作品有:儿童绘本《曹冲称象》 、小说《教海鸥飞翔的猫》插图、 小说《地铁》插图等。为大型舞台剧《火凤凰》主设计绘画背景动画。
插画 王安妮
(《微笑的粉红色大象》《你知道姜饼人吗》《瑞恩的井》)
2003和朋友组建工作室至2006年春天,2006夏加入 麒麟社 漫画工作室,2007年离开,和老公成立黑白工厂插画工作室,一边继续从事绘画工作,一边从事插画和数字绘画教学工作。
代表作:《科幻世界》,《奇幻世界 飞》插图若干,《今古传奇》武侠版封面若干;《小王子》,《飞鸟集》插图等。
目前与一个可爱的老外合作儿童绘本。 装帧设计 李笑冰
身份:妈妈、平面设计师 时间:十年设计生活 作品:幻想杂志《奇幻世界》、《幻王》、《九州幻想》;图书《奇幻年选》、《科幻年选》、《天行健》、《归去来》、《毕加索密码》等。
第1个故事:
微笑的粉红色大象
(想象力是什么?)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热带国家,那里终年飘散着一股浓浓的咖喱味道,但是讲故事的人却说,那绝对不是印度。
那么就来说说我们的大象吧。最初它只存在于一个孩子的脑子里。
“布里雅克,不要去想那些在芭蕉树丛里飞来飞去的蜂鸟了!”正在上课的尤帕老师说。
于是这时,所有的孩子开始忘记黑板上的数字,头脑里开始出现那些难得一见的蜂鸟,而且耳边也响起了一种轻微的“嗡嗡”声。
新来的尤帕老师正是这样一位容易弄巧成拙的老师,他的嘴里总是冒出一些古怪的字眼,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吸引力——而这恰恰和他所上的数学课一点关系也没有。
“吉卜拉,你连这道题都不会做?又去想那些会直立着跳跃的林地狐猴了吗!”他的批评总是显得这么奇怪。
因为往往这个时候,连班里最最听话的孩子都无法不去想象一下那些奇异的林地狐猴了——它们的银灰色身体总在这时显得十分清晰,它们跳跃的滑稽姿态也彷佛就在眼前一样。
“你们以为森林会唱歌吗?就算森林会唱歌,你们也该统统来听我上课!”当尤帕老师这样说的时候,无疑孩子们会支起耳朵,留意一会儿森林的方向会不会真的有歌声。
所以当有一天,尤帕老师把可怜的呜嘟叫到办公室去的时候,呜嘟觉得事实上那要比听乏味的数学课让人好受得多。
尤帕老师又开始了他那种错误的批评方式:“呜嘟,在我讲课的时候,你总是走神,一定是看到河水变成彩虹的颜色了吧?”
呜嘟努力做出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心里却出现了一条美无比丽的大河,河面上跳跃着七种颜色的光豆……
“或者,”尤帕老师进一步笨拙地挖苦道:“你还听见了里面那些鲤鱼在开会?”
呜嘟想:鲤鱼在河里开会,这可真有意思。
于是当尤帕老师接着说出“微笑的粉红色大象”这种东西时,呜嘟不禁要跳起来为老师欢呼一声:“这想法太棒了!粉红色大象!想想看!微笑的粉红色大象!”
尤帕老师瞪大双眼看着手舞足蹈的呜嘟。
而从此以后,那头微笑的粉红色大象的样子就深深地印在了呜嘟的脑中,再也挥之不去了。
一个月过去了,大家突然发现在语文课上走进来的是尤帕老师。
“你们好,”他微笑着说,“事实上,一直以来,我都是你们的语文老师,而不仅仅是数学老师。另外,我还是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
这回该孩子们瞪大双眼了。
“一开始,如同你们知道的那样,”尤帕老师微笑着说,“我教你们数学。而接下来,我要教你们语文,音乐,以及美术。而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比字母,音符和绘画技巧还要重要的吗?”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尤帕老师到底想要说什么。
于是最乖的学生回答道:“是认真。”
尤帕老师微笑着摇了摇头。
另一些孩子开始小声地说道:“是恒心。”
尤帕老师还是微笑着摇了摇头。
这时呜嘟突然大声说道:“是微笑的粉红色大象!”
孩子们一时都还没有明白过来,尤帕老师却哈哈大笑了起来:“呜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啊!”
“如果我说,‘不要去想微笑的粉红色大象’,你们的脑子里会出现什么呢?”尤帕老师说道,“是的,你们会‘看见’一头粉红色大象。它在微笑,阳光照在它的皮毛上,你们甚至可以伸手摸摸它,闻见它身上青草和粪便的味道,听见它轻轻的呼吸……或者,这头大象正在雨天里开心地嬉戏,再或者它在山洞里躲着,害羞地发出喃喃声?你们会看见它,听见它,闻见它,触摸到它……这就是属于你们自己的粉红色大象——是的,它就是比字母,音符和绘画技巧还要重要的东西!——”
说到这里尤帕老师顿了顿,回头朝呜嘟眨了眨眼,接着说下去:“它就是你们大脑里最最宝贵的那个地方——想象帝国!”
教室里出现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孩子们纷纷兴奋起来。想象帝国?他们可是头一次听说自己的脑子里有这么一块神奇的地方!
“想象帝国住着大脑里最强大的兵团,在‘好奇心’的指引下,这个兵团可以攻破任何一座城池。孩子们,我希望你们能够明白,想象力是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武器,我们的文字,我们的艺术,甚至我们的生命,都离不开它!”
孩子们都盯着尤帕老师,彷佛尤帕老师就是一头微笑的粉红色大象。他们都是头一次听说“想象力”是这么的重要,这么的诱人!好像丛林的阳光和烤面包的味道!
这是包括呜嘟在内的孩子们上过的第一堂与众不同的课。
直到很多年以后,他们依然无法忘记微笑的粉红色大象,那位名叫尤帕的老师,以及他所说的,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武器。
第2个故事:
缝果匠和大嘴鲸
(母爱是什么?)
从前有一个缝果匠,她很勤劳,每天都在长满山楂树和苹果树的园子里缝果子。
这是她谋生的活计,她得爬到树上,认真查看那些果子,把每一个已经裂开的空心果子用银丝线或金丝线缝起来。
她每天都忙着在果园里爬上爬下,缝补果子,日子就这样快乐地溜走了。白发就像她从不忘记爬上果树一样,毫不留情地爬上了她的额头。
有一天,缝果匠坐在一棵最大的苹果树顶上,她看见一望无际的果园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天边。阳光照在果树上,山楂和苹果都闪闪发光起来。
缝果匠突然就叹了一口气。
因为她在这一刻感觉到了寂寞。寂寞是一种青色的小虫子。当缝果匠坐在高高的果树上呆望空无一人的园子时,这条小虫子就爬进了她的内心。
山楂树每年三月开花,五月结果,金色的山楂果可以长到南瓜那么大,沉甸甸地坠在枝头。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山楂果就会在静静的夜里破裂开,里面会掉出一个男孩儿。
缝果匠在二月里总是特别忙碌,每天晚上她都能听见噼噼啪啪的声音,那是山楂裂开和男婴坠地的响声。
可是每到清晨,她来到果园里缝补果子的时候,那些夜里降生的男孩就都不见了。
而苹果树总是一刻不停地开花和结果。银色的苹果都能长到葫芦那么大,正如你能猜到的那样,每个苹果里面都有一个女孩儿。
缝果匠每天上午都要巡视整个巨大的果园,她从树下厚厚的落叶中发现那些昨天夜里掉下来的女婴,把她们送到皇宫里派来的人手上。
接着她就有一整天的事做了:她把那些果子破裂的树木做上记号,一棵一棵爬上去,缝补那些刚刚生育过的、疲惫的果子。
也许你会问,那些夜里降生的男孩都到哪儿去了呢?我不能说呀,因为这个故事的主角可不是他们。
从前有一条大嘴鲸,它住在一个巨大的花瓶里。这个花瓶太大了,只有国王才能拥有它。
每天都有三个仆人抬着沉重的喂食篮,爬上高高的花瓶,把篮子里的鱼虾倒进瓶子。
“那感觉就像是爬上世界最高的山,却发现山的那一面是同样深的海洋!”第一个仆人说。
“看那些天鹅,它们都飞不到那条鲸所在位置的一半高!”第二个仆人附和道。
而第三个仆人什么也没有说。每当他朝下望去都能看见云朵底下幽深得发黑的海水,他想那一定是鲸的嘴巴。大嘴鲸永远仰着头,张着它那张刚好和花瓶口一样宽阔的大嘴。
这个国家每天都会有不少男孩儿和女孩儿降生,可是鱼虾生长的速度却不快。马上,全国都找不到一条小鱼来喂大嘴鲸了。
国王皱着眉头向他的三个养鲸仆人问道:“我该把它送到哪儿去呢?”
“送给我们的邻邦,他们有个巨大的澡盆,鲸鱼到了澡盆里说不定会比待在花瓶里更自在。”第一个仆人说。
国王听了很不高兴。
“送给住在白云里的神,鲸鱼飞在天空,一定比最美的鸟儿还要美丽!”第二个仆人说。
国王听了摇了摇头。
“送给照看山楂树和苹果树的缝果匠吧,”第三个仆人说,“她老了,她一直想要个孩子。”
国王答应了。
皇宫里派了十二队人,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总算把装着大嘴鲸的花瓶挪到了果园里。
就这样,当某一天缝果匠从国王的果园里直起腰来,她发现了那个巨大的花瓶。
这 是她多年来从没见到过的景象:一望无际的果园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天边。阳光照在果树上,山楂和苹果都闪闪发光起来。在茂密的树叶当中,耸立着一座玻璃做 成的高塔。高塔里湛蓝的液体折射着奇异的波纹,看起来那么美妙。而塔中那个黑色的影子,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只蝌蚪。这一切看得她心里一阵愉快。
“我饿了。”大嘴鲸说。它说话的时候发出一种轰隆隆的声音,好像有雷滚落到树枝上。
“它好像饿了,”缝果匠心想,“我得喂它点吃的。可是我是个一无所有的人啊,我只有这些果树了。果子还在长的时候不能吃,长出来之后却又很快会变成空心的。我到底要拿什么来喂这个大家伙呢?”
缝果匠觉得很惋惜。像这样美妙的东西,国王竟然不要它。她叹了一口气,看着花瓶里的大嘴鲸。
“我吃鱼,”大嘴鲸说,“不,不,不是鱼,是海藻,浮游生物,岩石上的苔藓,阳光里的浮萍……幸福可以喂饱我,当然,我也吃快乐、关爱甚至一个音节、一句话,我最爱吃的是有人注视时的空气。”
“它说的什么我并不完全明白,”缝果匠悄悄对自己说,“不过我倒有办法……”
缝果匠有一把用来砍树枝的斧子。她找来斧子,砸开了花瓶的底部。海水从那里涌出来,流向远方真正的大海。在这条蓝色的水流之中,缝果匠看见了无数的小鱼小虾。
“饿,”它们挤挤挨挨地朝着大海游去,一边吵闹着说,“我们吃海藻,浮游生物,岩石上的苔藓,阳光里的浮萍……”
这个队伍行进了很久才算完。直到天黑的时候,花瓶里一滴水也没有了。
缝果匠伸手探到破碎的洞口里面有一个湿漉漉的东西。她开始往外拽。拉呀拉呀,直到月亮爬上来,白色的月光静静地照着这片果林。
她从花瓶里拉出了一个巨大的皮囊。缝果匠找来一根最长的树枝,把皮囊挂在上面,立在果园里,然后困得睡着了。
夜里她什么都没有听见,做了一个很香甜的梦。
第二天一早,当缝果匠像往常那样醒来,准备寻找落叶中的女孩儿和破裂的果子时,她惊呆了。
一条很大很大的“鲸鱼”浮在果园的上空。原来大嘴鲸只是一个空空的皮囊,国王却把它当作真正的鲸鱼喂养,那些小鱼小虾都住在皮囊里,昨天晚上全部游回了大海。
缝果匠站在一棵苹果树下,抬头看着天空中的大嘴鲸。它像鲤鱼番一样在饱满的风中摆动着。
“……幸福可以喂饱我,当然,我也吃快乐、关爱甚至一个音节、一句话,我最爱吃的是有人注视时的空气。”
每当有风吹过的时候,它都会轰隆隆地说上一遍。
这就是缝果匠和大嘴鲸的故事。而且,最后缝果匠哭了。她很开心地用双手捂住脸,朝着天空哭了很久很久。
如果你还是念念不忘那些山楂果和苹果,我只能透露一点点:这并不是一个关于失踪的男孩儿和女孩儿的故事,虽然每一个男孩儿和女孩儿长大之后迟早要失踪。
不管你相不相信,这是一个关于母亲和孩子的故事。
就是这样。
第3个故事:
你知道姜饼人吗?
(友情是什么?)
苏 珊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她住在村子的东头,是个有着好看的亚麻色头发的小姑娘。苏珊有一个漂亮的蝴蝶结,你一定没见过那么漂亮的蝴蝶结,系在她的辫子上就彷 佛真的是两只栖息在那里的蝴蝶一样!当我和苏珊手拉着手从村子西头的学校放学回家,金色的阳光总是逗留在她的辫子上,然后我们就尖声欢叫着跑起来,跑过做 礼拜的教堂和马拉先生喷香的烤面包店,跑过村子中心的小花园,我们总是手拉着手,呼呼的风声穿过我们的头发,然后,那只漂亮的蝴蝶结就像活了一样在风中随 着苏珊的辫子跳动。
当然,我喜欢苏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跟我一样,也只会唱一首歌。我们的姐姐们因为会唱赞美诗,每周都可以去教堂,据说那里面有三个英俊的牧师。但是,可爱的小姑娘苏珊和我一样,我们都只会唱一首歌——那就是《姜饼人》。
“噢,你知道姜饼人吗?
姜饼人,我是说姜饼人,
对了,姜饼人,
噢,你知道姜饼人吗?”
每天我们都会唱着这首歌去上学。虽然我们只会唱这首歌,但我倒觉得这没什么不好,如果你不会唱赞美诗,那顶多是不能在周末的时候去教堂做礼拜——而 在教堂后的菜园里,你仍然可以看见那三个传说中的英俊牧师;但是,要是你不会唱《姜饼人》,而你又是一个女孩子的话,那你完蛋了!因为村子里每个姑娘要出 嫁的时候都要为自己的婚礼准备一样东西,那就是用面团做出一个姜饼人,放进烤箱,等把烤熟的姜饼人取出来,她就可以带着它到男方家里去了。而在做姜饼人的 过程中,她必须不停地唱这首歌。想想看,你是愿意唱那种鸽子咕咕般的赞美诗呢,还是唱《姜饼人》?
当我们长得更大一点,就得开始帮着大人做些家务活,我学着姐姐们的样子给家里的小狗织毛衣;而苏珊则在跟她的妈妈学做姜饼人。
“那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苏珊告诉我说,“我们把面团放进木桶里用棍子使劲地打,然后取出来摔来摔去,要知道,做出一个姜饼人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它的脸,有好多次我都做成了姜饼小猫或者姜饼小鱼什么的……然后是烤,也许你会把它烤糊——那几乎是经常的事情——总之,当一个黄灿灿香喷喷的姜饼人做出来的时候,那才是最有意思的呢!”
日子就在这个小姑娘不停的讲述中过去了,很快我们都长大了。因为烤得出最美味的姜饼人,她成了最不用愁出嫁的姑娘。
“我想这是不完整的,”长成大姑娘的苏珊对我说,“只是揉一块面团再烤熟它,对姜饼人是不公平的。”
“苏珊,”我望着面前这个有着好看的亚麻色头发的女孩儿说,“你到底在想什么?姜饼人就是姜饼人,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
“可是,你难道不觉得姜饼人……我是说,姜饼人,嗯,你明白我的意思?他应该是完整的,从决定要创造一个姜饼人的那一刻开始,这件事就已经变得非同寻常了。”
“苏珊……”
我看着苏珊,我最要好的朋友。她的脸蛋已经长成红扑扑的样子了,我记得小时候她脸上长满了可爱的小雀斑。而她的眼神,透明得像山岗上的风,每当她说到“姜饼人”,嘴角就会出现一个不经意的酒窝。村里的小伙子们见了苏珊总要殷勤地打招呼,也许不久她就会嫁给他们其中的一个,苏珊却只关心她的姜饼人,我真的很难理解她到底在想什么。
后 来苏珊开始在菜园里栽种自己的麦子,一共一千零一株。秋天到了,我看见她在菜园里弯着腰同麦子说话,这个女孩儿还是那么的有意思。很快麦子就收获了,苏珊 用它们做成一个巨大的面团,从来没有人用那么大的面团来做过姜饼人。更奇怪的是她还不知从什么地方找来了一只巨大的木桶,用来和面……她 把和好的面团放在厨房的桌子上,第一天,她只做出了姜饼人的身体;第二天,她又做出了姜饼人的四肢;到了第三天,她开始做它的脸。她是那么的小心,仔仔细 细地揉它的脸,抚摸它的脸,自己的鼻尖都快凑到姜饼人脸上去了,有好多次我都听见她在跟姜饼人说话,那种样子像个三岁的孩子。直到她把那个真人大小的姜饼 人放进烤箱,都还在哼着我们童年时常常哼的那首歌,除了同麦子,面团和微笑的姜饼人说话,她就一直在唱着。
“噢,你知道姜饼人吗?
姜饼人,我是说姜饼人,
对了,姜饼人,
噢,你知道姜饼人吗?”
那 的确是一个完美的姜饼人,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神奇那么漂亮的姜饼人。当你的目光落在它的身上,就好像被面团吸住了一样不能离开。它的眼睛是琥珀般的两枚 浆果做的,头发是切成细丝的凤梨,而它那张总是微笑的嘴,是用樱桃拼出来的。所以,当这个姜饼人要从烤箱里取出来的时候,几乎全村的人都挤在苏珊家的院子 里伸长脖子等着,好些人把盘子和叉子都带来了,藏在宽大的裤兜里。
唱着歌的苏珊把烤箱的门打开了,所有的人都急切地往那里看去——但是一眨眼功夫,只是一眨眼功夫,苏珊就冲过了围在院子里的人群跑出去了。她的手,现在竟然……竟然被握在姜饼人的手里。
人们只闻见了空气中飘过的一缕浓郁的香味,甚至都没来得及看清那个完美的姜饼人是怎么从烤箱里蹦出来的。
“天啊!”所有的人都张大了嘴巴,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苏珊又彷佛回到了那个小女孩的身上,金色的阳光就在她的前面,她和姜饼人手拉着手,不停地跑啊跑啊。呼呼的风声穿过他们的头发,然后,苏珊辫子上那只漂亮的蝴蝶结就如同童年时代那样,在风中随着她的辫子跳动,如同一只飞翔的蝴蝶。
阳光也照在姜饼人的脸上,那张完美得无法形容,而且永远微笑的脸上。姜饼人刚从烤箱里出来的手是那么的温暖,他紧紧地握着苏珊修长的手指。
他们一口气跑到了远处的山岗上。风吹来,在姜饼人浓郁的香气中,苏珊的脸变得绯红,她望着面前这个神奇的家伙,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村子里的人都还站在苏珊家的院子里,他们吃惊地议论着,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们都以为苏珊会和姜饼人在太阳落山以后回来,结果那竟是最后一次看见他们。除了从此以后村子里久久不散的那股香味,再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人想起苏珊与姜饼人的失踪。
多 年以后我离开村子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在途径一座森林的时候迷了路。天黑之前我被一种熟悉的香味吸引,而我实在已忘记这是什么味道了。顺着那股香味,我走到 了一座秘密花园的后面,花园里的小房子有着凤梨形的尖顶和缀满琥珀浆果的窗户。花园里种着一种神奇的麦子,每一株麦穗都有一张微笑的脸。我捡了好多麦子, 升起一堆火烤着充饥,那种香味就从烤熟的麦子中袅袅地升起在森林里了。后来我发现这些麦子们微笑的脸在不同的位置和时间里,总是指向不同的地方,于是朝着 它们所指的方向,我最后终于走出了那座迷宫般的森林。
当我回过头来望向这座晨曦中的森林,那些麦子又都神秘地消失了,只有那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气味,提醒着我多年以前的某一件事情。
我朝着森林的深处唱起一首多年前常常哼唱的歌曲,不用我说你也知道那是哪一首,因为我从来只会唱这一首歌。
在那灌木丛生的地方,阳光抚过的密林深处,有着一个亚麻色头发的女孩儿和她充满香味的秘密与幸福,童年时代手拉着手在呼呼风声的奔跑,童年时代只会哼唱的同一首歌,希望她还能记得。而她那个永远微笑着的完美的人儿,将永远成为歌谣中的传说了吧。
“噢,你知道姜饼人吗?
姜饼人,我是说姜饼人,
对了,姜饼人,
噢,你知道姜饼人吗?”
第4个故事:
雪人
(希望是什么?)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玛尔塔降落在农场的附近。
她来的这天细雪纷飞,走出机舱时她便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世界正逐渐被冰冻起来。飞雪,也就是无数白色的点,轻轻荡漾着像网一样撒下。孩子们在农场上硕大的谷仓前玩耍,堆起一个大大的雪人。
“嗨,你们好!”她走上来主动打招呼。
她脸色惨白,浑身发抖,放在口袋里的手紧紧拽着两粒漆黑的珠子。当然,那时的我们都还不知道这些。我们只看见一个冰雕一样的女人向我们走来,她连头发都是银白的,脸光洁得如同感恩节的银制托盘。
“你好。”铁安,我们当中最大的一个孩子,迟疑了一下回答道。
这一年铁安十三岁,我七岁。
我们都还不知道,这个皮肤闪烁着神秘的淡蓝色光芒的女人来自遥远的木星。
她当时看我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忧虑。而我们则很快把注意力转回到了我们的雪人上,直到她说:“多可爱的雪人,我也一起来玩好吗?”
“没问题。”我们笑着,一边用铲子四下里铲雪。
于是她很自然地就加入了我们。
雪花落下来,一挨到她便不见了,好象钻进她皮肤了一样。她始终温和地笑着,眼睛里却流动着一股说不出的哀伤。
“这是第几场雪?”她问。
“第一百三十六场,或者五百二十七场?我记不清了。”铁安傻笑着冲她大声答道。
“那,”她想了一下,继续问道,“这是第几个冬天?”
“说不准,”铁安摸摸自己卷曲的栗色头发歪着脑袋说,“一直都是冬天。冬天,冬天,冬天过了仍然是冬天。有时下雨,有时下雪。或者什么都不下,大地白茫茫一片,雪永远也不会化。”
“你们喜欢雪人?”她扭过头,刚好注视着我。
“是啊,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堆雪人。但听大人们讲,以前大地并不是这个样子。他们见过春天,见过夏天,还见过秋天。冬天过去雪就会化掉,变成溪水流走,大地露出泥土的金黄色,然后草开始舒醒,像土地绿色的眼睛一点点睁开了一样,……”我还没说完,就被铁安从脑门上重重地拍了一下。
“傻瓜,”他生气地说,“大人们在胡说。他们自己也没见过。”
我疼得哭了起来。
“你这个胆小鬼,”我一边哭,一边含混不清地嚷道,“你老缠着大人们讲冬天以后的事情给你听!你说你老梦见雪化了!你还说你想看看泥土真正的颜色!可是现在你却说那是胡说!”
“你这个傻瓜!”铁安怒气冲冲地瞪着我,“根本就没有什么春天、夏天或者秋天!不准再哭啦,眼泪会被冻住的,这样你就等着明天早晨眼睛肿得跟核桃一样吧。”
我拿袖子擦了擦眼睛,抹下一小撮已经冻住的眼泪。
雪还在下,飞得到处都是,孩子们立在雪中偷偷地看着我。我只好努力止住哭泣。
“来,孩子们,”她微笑着拍拍手说,“我们一起来堆个雪人吧。嗯,我们祈祷这是今年的最后一个。”
大家又开始四处跑来跑去地铲雪,但有几个家伙还是抗议道:“我们堆第一个雪人时,大人们就说‘嗯,这是今年的最后一个啦'。可是,现在我们都十岁了,还在堆‘今年的最后一个雪人'。”
她望着那几个小小的抗议者,努力挤出一个微笑。
她的脸比雪还要细腻,她的眼睛比琥珀还要晶莹。
“春天只是睡着了,”她轻声地说,“她就在附近,离这儿不远的地方,等我们堆好这个雪人后不久,她就会舒醒了。”
“春天已经死了,”铁安埋下头自言自语道,声音大得吓人,“当冬天来到地球而春天降临木星,那时夏天在土星上,而秋天在火星,四季一直都这样守时,可有一年——在我们出生之前,呆在木星上的春天再也没有回来。我们在冬天出生,在冬天长大,春天从来就没再回来过。”
“铁安……”我们大家都被他吓傻了。
真的吗?这太可怕了!原来春天还在遥远的木星上,还在小行星带以外那个巨大的星球上!我们当中有的人已经忘记了关于四季的“传说”,现在铁安提起了它,我们突然变得难过起来。自上一次告别以后,春天就再没有回来。这太令人伤心了,原来她根本就不在这里,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我想起村里的大人们偶尔也会私下里谈到的那些景象:
冬天过去,雪融化成溪水,丁丁冬冬地一路流过金色的田园,舒醒的草在泥地上睁开眼,鸟连哈欠都来不及打就开始歌唱……世界不再只是白茫茫的一片,也不再只是这样的寂静。
我在白色的寂静中憋得太久太久太久了。我想看见他们所说的红色的太阳和明黄的月亮(我们这儿的太阳和月亮看上去一直都是银白色的),我不知道当所有的山野都变成绿色后会是什么样子——这已经够难想象了,而他们居然还说春天到来时,绿草中还会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花朵!天啊,你肯定猜不出它们长什么样。
可是这不可思议的一切,这美妙的一切,都还停留在遥远的木星上。
我忍不住又哭了起来。其他的孩子也张开嘴跟着大哭。铁安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开始去给每一个哭泣的孩子擦眼泪。
“你们哭好了,”他很凶地说,“明天早上起床个个都是核桃眼睛。”
雪还在下,落在谷仓上,落在栅栏上,落在房檐下的燕巢里,落在村口的深井里,落在我们头顶,以及每一个人眼里。
最后,连铁安的眼睛也免不了要肿得像核桃了。
我看见融化的雪在他两只深陷的大眼睛里闪烁,等他扭过头去轻轻一眨,就流了下来。
雪从我们眼里流出来,这个孤单的雪人还在咧着嘴笑。它才不会流眼泪,它永远都这样傻笑着,因为春天还在遥远的木星上。
我突然觉得害怕,如果春天再也不回来,我们就注定要在这白茫茫的寂静中长大。
她温和地看着我们,再次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
玛尔塔,这位木星来的女人,开始转身,向村外走去。她的背影镶嵌在被风吹散的雪花中,充满孤寂,到现在我都记得。
突然,她站住了。
有一种声音却越来越清晰地传到了我们的耳朵里。
那是一种极轻微的,相当清脆的碰撞声。像风拨动天籁的弦,像孩子们摔倒雪地里时大地发出的声音。
她缓缓地回过头,开始朝回走。
“谁能告诉我,那是什么声音?”
我们面面相觑了好一阵子。这种声音,我们也是第一次听到。
“我想,”她抿了抿嘴唇说,“我知道这声音的来处。”
于是我们不由自主地跟着她往那声音发出的方向走去。
最后,我们走到了一栋小小的杉木屋前。
“这个屋子是空的,又黑又冷,杉板坏了,风透进来,呼呼地吹,连藏猫猫的时候大家都不会来这里。”一个孩子小声说道。另一个家伙很快竖起食指对他“嘘”了一声。
那种叮叮咚咚的声音正是从杉木屋里传出来的。从破损的杉板向里望,黑漆漆的什么也没有;风灌进去,呼啸着从另一个破洞窜出来……这座白色的,摇摇欲坠的小房子,就这样子开始在呼啸的寒风中唱歌:叮咚叮咚叮咚……
以前我们从来都没留意到过这里。
玛尔塔显出高兴的神色,她伸出的手有些颤抖。
我们看到了怎样一个神奇的小世界啊:
一间挂满了玻璃器皿的小屋子,它们有椭圆的,有长颈的,有星形的,有四四方方的。这玻璃罐子被一种精致的银色丝带系着,从天花板上垂下来。风一吹,它们就相互地碰撞,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罐子里盛着金黄的土壤,它们看上去温暖而喜庆。
“谁能告诉我,”玛尔塔的脸上开始泛出一点点的红晕,“这是做什么用的?”
没有人回答。
我们遗忘这个杉木屋子已经很久了。
直到我们听见一个很熟悉的声音说:“这是育苗室,我的。”
铁安!
原来,这个神奇的小时界是他一手建造的!
“哦?”她带着些许吃惊的神色问道,“种什么的?”
村子里的育苗室是只有大人们才能进去的地方。他们在那些开着白炽灯的封闭的大房子里种出菠菜、小麦和西红柿。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育苗室真正的样子。
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望向铁安。他的嘴紧闭着,我们都大张着嘴等待。终于,他的腮帮颤动了一下,我们都紧张地盯着他紧闭的嘴唇看。
最后,他用一种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
“种春天。”
我 突然高兴得想要跳起来。我跑过去挥起拳头狠狠地砸了他一下,和他咧开嘴大笑起来。其他的孩子也乐了,我们一起揪着铁安,我们的头儿,这个最后的顽固份子! 我们在杉木屋子里兴高采烈地闹作一团。在这个没有雪花的小世界里,我们看见的只是金黄的颜色,传说中春天里大地的颜色。
可是玛尔塔的眼睛里却落进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飘来的雪花。它们在她温暖的眼眶中融化了,流下来,滑过她比眼泪还要晶莹的脸颊。
她静静地看着我们,一边微笑一边流泪。
“难怪每年你都要拿走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和纽扣,原来是当种子了!”我笑得快要站不起来,原来铁安比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更相信春天。他相信春天!
玛尔塔就是在这个时候离开的。
她走得悄无声息,在那一年的冬天。
这一年的雪人堆得特别好看,因为它有两只黑溜溜的大眼睛,那是她临走时留下的。她说过要和我们一起堆雪人。
可是她留给它双眼的时候我们都不在场。我们都留在透风的杉木屋子里傻笑,当中还有很多人挂着鼻涕。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我们推倒了雪人,准备第二年重新再堆一个。我们取下了它的眼睛、鼻子、嘴巴和纽扣,种在杉木屋的金色罐子里——现在那里已经成了村里所有孩子共同的育苗室。
大人们仍然忙着在一排排开着白炽灯的封闭的大房子里种他们的菠菜、小麦和西红柿,而我们则都躲在杉木屋里悄悄地种春天。
我想现在你该猜到了,因为,孩子,你的眼睛看见过春天——我没有撒谎,春天的确是我们种出来的。
如果你出生在春天,请为此而自豪吧;
如果你出生在一年里其他的季节,请为你见到过春天而庆幸吧。
你们真的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孩子呢,因为,当我还是个孩子,像你这样的年纪,我只见过无尽的冬天。
“冬天,冬天,冬天过了仍然是冬天。有时下雨,有时下雪。或者什么都不下,大地白茫茫一片,雪永远都不会化。”
你能想象,就是这个说话的孩子,一直在默默地往金色罐子里播种着他难以向他人启齿的小小心愿吗?
“我们在冬天出生,在冬天成长,春天从来就没再来过。”
你能想象,就是这样的一群孩子,在无尽的白色寂静中吵吵闹闹地成长,然后又一边悄悄地播种着他们小脑袋中的春天吗?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玛尔塔降落在农场的附近。
她来的这天细雪纷飞,走出机舱时她便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世界正逐渐被冰冻起来。飞雪,也就是无数白色的点,轻轻荡漾着像网一样撒下。孩子们在农场上硕大的谷仓前玩耍,堆起一个大大的雪人。
这里已经是世界尽头了,玛尔塔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如果再找不到想要播种春天的人,她就将把这两粒珍贵的种子永远地埋藏在这白色的寂静里。如果地球上最后一群人也不愿意照顾春天,那她将多么失望地离开啊。
终于,她走上去主动打招呼:“嗨,你们好!”
她脸色惨白,浑身发抖,放在口袋里的手紧紧拽着两粒黑漆漆的珠子。
那时的她还未曾想到,多年以后的孩子们并不知道从前春天是要种子才能种出来的。他们见过春天,见过秋天,还见过冬天。他们知道冬天过去雪会化掉,变成溪水流走。他们看见过大地露出泥土的金黄色,看见过漫山遍野的绿色,还有花朵——真正的花朵,五颜六色的花朵!
他们喜欢堆雪人,当冬天来到地球,雪花轻轻荡漾着像网一样撒下来的时候,他们就在雪地里玩耍,堆起一个又一个大大的雪人。
第二年春天,雪人慢慢融化了,变矮变小,最后成为一滩眼泪的形状。留着两只黑溜溜的眼珠子。孩子们在春天里见到它时,已经不认识这是去年冬天的那个寂寞的朋友了。
第5个故事:
瑞恩的井
(善良是什么?)
有一年我在非洲大陆上旅行。
如果你没有去过非洲,也不知道它恰好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话,至少你应该知道那里生长着许多的猴面包树。而我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一株猴面包树下度过的。
整个炎热的夏季我都在那里。
我去的那个国家,我是说,我乘凉的那株猴面包树所属于的国家,叫做“乌干达”。它横跨了整个赤道。
如果你从来没有听说过乌干达也不要紧。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是我们从没听说过,却的的确确存在着的。乌干达就是这么个地方。
去那里之前我也没有听说过。我只知道它在非洲的中部——而非洲,从高空看去它的形状就像一头引颈高歌的北极熊。如果你把世界地图倒过来看,就会非常赞同我的这个比喻了。不过现在全世界出售的世界地图都不会倒过来印,所以非洲在地图上永远都是一头倒过来高歌的北极熊。
天气转凉之后我跟着一群卖盐的当地人开车穿越乌干达。
我离开了我的猴面包树。有时我在黑夜里醒来,看见头顶陌生的星星在深蓝色的夜空中闪烁。
有一天我还看见一颗星星从天上掉了下来。它跌跌撞撞地划了一道很长的轨迹,斜斜地落到了不远处的一株树上。
我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可是,天啊,千真万确,落下来的星星就被挂在不远的地方,还在发着微弱的光芒。
我赶紧叫醒了周围的人,指给他们看那颗神奇的星星。
“那个呀,”他们中的一个眯缝起眼睛朝树梢上看了看说,“那是谁的愿望掉下来了吧。”
说完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他就从睡袋里爬了出来,领着我朝那颗星星走去。
我们走到挂着星星的树下,和我同行的人开始往树上爬去。
在非洲,你很难见到这么巨大的树。那个人爬了很久,身影渐渐消失在大树浓密的枝叶中。我只好在树下坐着,等他摘了星星下来。
可能我坐在树下的时候打了一小会儿盹。我梦见一头奶牛的肚子上开出了一朵莲花,那朵莲花散发着牛奶的香气。接着我就醒了。面前站着一个人。他的身影在夜色中呈现出一个黑色剪影的模样,我猜他是附近的牧民,因为他身上有一股牛饲料和牛奶味。
“你好呀。”他说。
“你好。”
“我在寻找我走失的小羊羔,你看见它了吗?”
“很抱歉,我没有看见过小羊。”
正在这时,一阵微弱的声音从我的头顶传来……“咩咩,咩咩”,虽然只有昆虫的叫声那么大,但的确是羊羔的声音。
我吃惊地抬头看去,我的同伴正从高高的树上爬下来。
他落地之后拍了拍身上的叶子,解开了腰间的布袋。他的手在布袋里悉悉索索摸了好一阵,终于握成一个紧紧的拳头拿了出来。
他把拳头伸到我眼前,嘿嘿一笑,小心摊开给我看:一枚温润如玉的……星星!
那枚星星长得跟一头小羊一模一样。有一瞬间,它紧闭的双眼微微睁开,机灵地朝着四周打量。不过很快它就又闭上眼睛,好像睡着了一样。它周身散发着温和的光芒,有着小羊的面孔和四肢,不过,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小最小的小羊了吧!只有小指头那么大!
“有位先生在寻找他的小羊,”我对同伴说,“会不会就是在找它呢?”
“他在哪儿?”
“就在这儿,”我一回头,看见空旷无人的四野,“刚刚还在这儿的呀!”
如果真的有人来过,现在应该可以发现他离去的身影。可是四周一点动静都没有。寻找小羊的陌生人好像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样。我甩了甩头,难道那是自己刚才做的一个漫长的梦?
“现在,我们该拿这颗星星怎么办呢?”我问。
“看来我们的行程得稍微改变一下,”同伴打着哈欠说,“明天一早我们就从前面那个村庄绕过去,到三百里外去找瑞恩的井。这颗星星无疑是属于那口井的。”
“瑞恩的井?”我不明所以。
“瑞恩是一个很遥远的国家的男孩。他金发碧眼,像商店橱窗里的外国娃娃——他本来就是一个外国娃娃,那个地方叫做加拿大。非常不可思议的是,据说那个国家里有条几百年都不会流尽的大瀑布。至于井,它就是一口井啦。”
“瑞恩为什么会在非洲拥有一口井?”
“因为他希望非洲有一口井。”
“话虽如此,这个故事一定不寻常。”
“是啊,在我们乌干达,人人都知道小男孩瑞恩和井的故事。当瑞恩六岁的时候,他第一次知道了非洲——他还知道了70美元就可以让非洲有一口井,而每一口井都可以救活很多儿童,有井的地方,人会活得更好,疾病也会减少。”
“所以他捐出了70美元,乌干达就有了这口井?”
“不,他只是一个小孩,所以他靠给父母做家务来积攒这70美元。当他终于攒到这笔钱的时候,大人们告诉他,其实在非洲打一口井需要700美元。但是小瑞恩没有放弃,他还是坚定地希望非洲有一口井。”
“难道这口井就是因为他的希望而自己从地里长出来的?”
“当然不会。瑞恩的故事被很多人知道后,捐款一下子达到了7000美元,这笔钱可以在非洲打出很多的井了。而‘瑞恩的井’就在我们乌干达,就在三百里外的那个村子里,那是一口神奇的井。”
“是吗?有多神奇?”
“当 我们要许下愿望的时候,就把愿望念成咒语,封印在石块里。然后,把这个听从了我们愿望的石块朝着天空扔去,越高越好。如果石块掉下来,那么许愿就没有成 功,如果石块没有掉下来,许愿就成功了。因为你的愿望已经飞到了神灵居住的地方,神灵倾听了这些愿望,石块就会变成星星。最后,这些星星又统统从天上掉下 来,掉进瑞恩的井里。”
“难怪你说这头小羊……哦不,这颗星星,是谁的愿望掉下来了呢。”
“是啊,这颗星星一定在寻找瑞恩的井。可惜那株树是在太高太大了,星星就被挂在树上下不来了。”
天亮之后我们继续赶路,前往瑞恩的井。
终于,快中午的时候我们到达了那个村子。
我手心里捧着那枚熟睡的星星,跟随着同伴来到井边。
那是一口普通的井。因为它不过就是一口井——女人们从井里拖起装满了水的木桶来,孩子们在井边嬉戏。
然而当我第一眼看见它的时候就有一种感觉:它像一只眼睛,一张嘴,一个耳朵或者别的什么。它是乌干达北部一个古老村子里的一口年轻的井,它是活的。
“有人在昨天,就在昨天,许了一个愿!”我的同伴站在井边大声地招呼着来往的村民,“祝福这个人,他的愿望被神灵听见了,所以,昨天夜里降下了这颗星星!”
同伴指向我,头顶水罐的女人和忙着活计的男人都停下了脚步,朝我手心里看去。星星还在沉睡,它的光芒被烈日所掩盖,显得跟一块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他们无疑都认出了那是一颗货真价实的星星。
这时,时间彷佛停止了,所有的人都一动不动,四周安静极了。
一阵断断续续的啜泣声打破了寂静。
那是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当地男孩。他赤裸着身体坐在飞扬着尘土的路边,手里捧着一团黑色的东西伤心地哭泣。
有几个大人走过去,蹲下来抚摸他小小的头颅。我看清那孩子手里是一只稚雀,也许已经死了,毛被风吹皱了,露出灰麻的斑驳之色。
“死亡并不重要,”我听见一个声音对男孩说,“重要的是许下愿望,就有了希望。”
说话的人抬起头来,目光正好注视着我。那是一张乌干达人的面孔。乌黑发亮的皮肤,洁白的牙齿,敦厚的神色。
“感谢你们的到来,”他继续说道,“男孩乌苏达尔在昨夜为他濒死的稚雀许下一个愿望,他投向天空的石块并没有落下来。那是因为神灵听到了这个愿望,石块变成了星星。然而星星在落向大地的过程中迷路了,挂在了大树上。是你们,善良的人,救下了星星——现在,这颗星星将降福于乌苏达尔的稚雀。”
他说话的声音是那样轻,所有人都好像要在他的声音里睡去了。
而男孩手中的小鸟儿却在这若有若无的说话声中醒来。它宝蓝色的小眼珠骨碌碌地转着,小嘴里发出“啾儿啾儿”的声音,扑扇着翅膀像是在翩翩起舞。
人们彷佛也突然醒过来——面对鸟儿的起死回生,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声。
等我回过神来,才注意到手里的星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飘进了瑞恩的井里。我朝着那口清澈的深井看去,那枚发着微光的小东西正在打着圈儿,缓缓地下沉。
它会沉到哪里去?地球炽热的内心,还是浩瀚的,充满了贝壳和独角鲸的海洋?
而我抬头的时候,发现刚才说话的人正在离开。
我追上去,问他到底是谁。
“我们已经见过一面了,”他微笑着看我,“就在昨天晚上,我在黑夜中寻找迷路的羊羔。”
原来就是昨天那位寻找羊羔的牧人,我现在也突然意识到,他的身上的确有股似曾相识的牛饲料和牛奶味。
“这么说你的牧场就在附近?”
“是的,就在离白熊扑满几里外的地方。”
“白熊扑满?原来这个村子叫做白熊扑满?”
“哦,不,确切地说,我们说的‘白熊扑满’,在你们的语言里叫做‘非洲’。”
“我们的语言?”
“是的,当我们从云端望向凡间,非洲大陆就好像一个北极熊状的扑满。神灵想要赐福给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赐福给白熊扑满上生活的人类。后来,这里有了一口井,这是个不错的开始。我们收集人们的愿望,然后把这些愿望变成星星,存进扑满的肚子里——那口井就好像扑满背上的投币口一样,我们把星星都投进井里,然后,这里的人们就得到了希望与幸福。”
“天啊,这么说,你是……”
“井就是一颗种子。那个叫做瑞恩的男孩播种了一颗爱与希望的种子,它在非洲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越来越多的爱与希望。现在,迷路的羔羊已经找到了归宿,我也该回到我的牧场去了。”
“等等,如果我猜得没错……你牧场的方向,应该是……”我抬头看了看天上,再看看面前的人。
“是的,它并不远,就在离白熊扑满几里外的地方。现在,我得走了,再见朋友。”
说完他就转身离开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是的,他就像任何一个乌干达人,我根本无法将他从他们当中分辨出来。很难想象,一个来自神灵居住的地方的人,竟然如同凡人一样。
然而我心里非常明白,遇见“瑞恩的井”的这一年,我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一位天使。
我一直记得他的话,井就是一颗种子,那个叫做瑞恩的男孩播种了一颗爱与希望的种子,它在非洲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越来越多的爱与希望。
许多年后的某一天我突然明白,天使的意思是:凡人最可接近神的行为就在于为了他人而奉献出无私的爱,因为爱是有生命力的,它可以生长,蔓延,开花结果,散播希望。
如果我能在有生之年再次回到非洲,我一定会再去看看“瑞恩的井”,看看它清澈又深邃的井水里,是否已经充满了发光的,“咩咩”叫着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