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今日作家 >> 正文

郑军:我们正处在重大文化转型期当中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12日10:07 来源:星云网

  郑军:我们正处在重大文化转型期当中

  ——在中国科技文化产业网首届沙龙上的发言

  各位嘉宾,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在闷热的天气里参加我们这个活动。今天的沙龙以科技文化为主题。大家一直把我叫做“科幻作家”,但是你们中不少人有我以前发的那个名片,上面没有写“科幻作家”,而是标明“科学文化作家”,这张名片说出了我对自己的定位。

  那么,什么又是科技文化呢?这个概念有个无形的内涵,还有个有形的内涵。首先,科技文化是科学共同体人士之间的价值观、伦理准则,以及他们特有的思想感想,行为方式等等。当我们提到“科学家”这个概念时,我们脑子里形成的人物形象肯定不同于“运动员”,或者“商人”。

  这就是无形的科技文化。从这个角度讲,科技文化是种行业文化。一群人常年工作生活在一起,就会形成有他们特点的内部文化。比如一个人入伍时间久了,就会有军人作派,那就是受了军旅文化的影响。企业家经常在一起打交道,就会形成商业文化。官员经常在一起打交道,就会形成官场文化。

  所以说,科技文化首先是一种无形的、客观存在的文化形态。而有形的科技文化,就是以无形的科技文化为素材,对它们进行加工而形成的文化产品。就象文学界流行过“官场小说”,“商战小说”,它们也要以现实中的官场文化、商业文化为素材,为基础。

  有形的科技文化也包括小说、影视、美术、旅游、会展这些门类,就形式而言可能与其它文化没有区别,但其内容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文化。

  比如1978年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曾经流行一时,那是中国科技文化史上一篇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在当时流行的原因,主要不是写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决过程,而是写了陈景润这个人。当时读者津津乐道的也是陈景润作为科学家,生活方式如何与一般人不同。这部有形的、成功的科技文化产品,就是产生于无形的科技文化氛围基础上的。

  无形的科技文化伴随着科学家群体而形成。要知道,这个群体在人类历史上形成得很晚,我们耳熟能详的哥白尼、牛顿、伽利略这些人,其实都不是职业科学家。大约在19世纪初,欧洲才出现第一批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人。“科学家”这个词,据说是1840年才在英国出现的。

  巧的很,那时候欧洲也同时出现了第一种成熟的科技文化形态——科幻小说!在中国,直到洋务运动开始,才出现第一批拿科学技术当饭碗的人,而最早的中国科幻小说也正是产生于晚清。甚至,它的高潮正产生于“废科举、兴西学”,中国出现第一批科技人口之后。所以,有形的科技文化必须以无形的科技文化为基础。社会上没有先形成某种文化氛围,即使有人创作出相关的文化产品,也难以流行开来。

  当科技文化变成有形的产品后,它们要被卖掉,要进入市场,于是就自然会成为产业。科技文化产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它的受众群体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一直在上升,从未有下降。拿我个人的家庭为例,我父亲1954年就读武汉测绘学院,当时全国每年有四万名大学生。1986年我读天津师范大学,当时全国每年65万大学生。我儿子后年高考,他要和七百万人一起进入大学!

  从五十年代到现在,中国人口只翻了一番多一点,而大学生总数增加了一百五十倍!展望将来,只要不发生重大社会事件,这个比例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七百万人是什么概念?中国的高校一年输出一个香港,十年输出一个英国,二十年输出一个日本!知识人口在中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不可逆转地在增加,而这些人所需要的文化产品,将远远不同于以前的,甚至于目前大家熟悉的这些东西。

  我经常接触一些理工科出身的朋友,他们知道我以写小说为职业就告诉我,自己已经多年不读文艺小说了。原因是觉得那些小说“写得很傻”,“作者什么都不懂”。这种私下里的评价既苛刻又真实。我觉得这些人不是不爱看小说,是不爱看缺乏知识含量的小说。看小品听相声,观众可以采用居高临下的姿态,看演员耍活宝。而看小说,作者总要显得比读者高明一些,才能吸引读者。

  再比如说美剧,一直在中国的网络上流行,很多“美剧控”甚至不要钱,自发地给美剧翻译字幕,挂到视频网站上供大家分享。但中国的电视台只引进韩剧,或者巴西和印度的电视剧。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半发达国家,它们的整体人口素质和中国差不多,它们的电视剧更对中国普通电视观众的胃口,而美剧要给知识水平更高的人群去看。在中国,相对于电视观众,网民的知识水平显然更高一些。

  所以请各位注意,我们这代文艺创作者正处于重大文化转型期当中。现在的主流文艺作品在下一代、下下代人看来会很傻、很弱智、很缺乏知识含量,从而不为他们所接受。科技文化是下一代的文化!我们正在看着它诞生,并且必然要看着它成长壮大。

  这个产业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没有地域特点。它的生产者来自全国,消费者也来自全国。有人问我,你只是呆在重庆,为什么要创办中国科技文化产业网?因为科技文化和科技本身一样是全国的,全人类的。如果只做一个地区的科技文化,它既没有那么多的产品,也没有那么多的消费者。

  我们拿川剧做个对比,这个剧种产生于巴蜀文化的土壤。如果一个文化商人要搞川剧生意,他不会跑到武汉去找演员,也不会跑到陕西去找观众,川剧的创作者和消费者都不会出四川重庆这两个地方。

  但如果我要搞一个天文观测旅游项目,首先它的爱好者来自全国各地,只与当地教育水平成正比,不会受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其次,良好的天文观测地点也要到全国各地去寻找,和那些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也没有任何关系,只和当地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和光污染程度有关系。

  所以在中国搞科技文化产业,从来都是拿全国的资源,提供给全国的消费者。我甚至有个观点:中国的作协可以按行政区划去组织,中国的科协没有必要这样。只搞一个国家科协,各地设它的办事处就行。因为科技资源是全国分布的,任何一省一市的科学门类都不全。你这个省缺乏天文学资源,他那个省缺乏海洋学资源。所以必须全国一盘棋。以后有机会我专门阐述这个观点。

  还有一点要请大家明确,科技文化产业不是科技产业,它是科学技术软的应用,间接的应用,不是直接的应用。我们看这个例子:这是重庆涪陵白涛镇的816核军工洞,当年是国家投入几十个亿,派两万多人兴建的。最初它是个科技产物,是核技术的直接运用。现在这个洞报废了,它的拥有者把它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大家买票就可以去看看核工厂是怎么回事。这样它就成为一件科技文化产品,丛属于“科技文化旅游”这个分支。

  说到科技文化产品,大家其实正坐在一个具体的科技文化产品中,那就是这家“知酷咖啡”。它的位置不是很好找,布置也比较简陋,但今天这个活动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地方举办呢?因为这是重庆第一座以“科技人文”为主题的咖啡馆。

  咖啡馆有文化属性,这并不奇怪,很多西方文人就是在咖啡馆里创作和交流的,不少世界名著也产生在咖啡馆里。然而到了1998年,在英国的利兹产生了世界第一座科学咖啡馆。泡在那里的是科学家、工程师和科学爱好者,大家谈论的是科学技术话题。2005年,英国大使馆把“科学咖啡馆”当成一种文化形态输入到中国。后来,上海新民晚报与上海科协创办了中国第一座科学咖啡馆,现在还在运行。据我了解,这种以科技文化为主题的咖啡馆,全国也没有几个。

  下面我再结合自己的经验,简单谈谈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脉络。

  我是1997年进入科幻圈的,第一件事就是参加当年夏天在北京举办的国际科幻大会。那次会上印发了论文集,其它论文我都没有什么印象了,只记得《科幻世界》主编杨潇老师的文章,题目大约是横跨在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她写到,科技工作者和人文学者都是知识阶层,但这两个圈子的价值观非常不同,甚至彼此攻讦。而科幻文学既以科学技术为内容,又纯粹是小说,它可以成为两个文化圈互相理解的桥梁。

  当时我还一篇科幻小说都没发表,纯粹是业余爱好者。但这篇文章帮助我站在一个很高的出发点上。它让我知道科幻不是小事,不是某个小圈子的爱好,它是科技文化的重要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转型中的重要产物。但是当时中国科技人口还是很少,在文化方面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后来,中国发生了两件事,促进了科技文化圈的形成。

  第一件就是互联网的进入。互联网最初是从中科院接进来的,中科院把它延伸到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然后一点点延伸到社会上。你看美国人今天入侵中国的网络,主要目标还是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这些地方。它们都是互联网的主骨。

  现在我们在网吧里经常看到一群群小青年在打游戏,他们没有多少科学文化素质,但是在中国网民只有几百万,一千万的时候,理工科出身的专业人才占了网民的相当比例。他们在网上发表观点,交流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科技文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据点。所以,象“水木清华”成为最早的网络社区之一,就不奇怪了。

  这个人大家都认识——方舟子——媒体上的打假英雄,但那只是传统媒体上方舟子的形象。其实,他是中国网络世界产生的第一批科技文化名人,他对科技文化有深刻的自觉意识,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发表过大量文章,阐述科学共同体这个文化圈层的价值观,而传统媒体很少选择转载这些内容。

  第二件事就是高校扩招,它让中国大学生从每年几十万蹿升到每年几百万的规模。当然,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有个积累过程。十几年前的一个高中生,只能由家长买几本科普书来看,自己最多买本杂志。等他被扩招进高校后,最多也是自己买几本书。现在,他可能是某个科技企业的中层管理,他可以自驾去看看神舟飞船是怎么发射的。是的,观看航天器发射就是科技旅游的一个项目,现在海南省就在文昌发射基地附近建造一个航天主题公园。

  到2008年,科技部有个统计,中国拥有理工农医学历的人已居世界第一。换句话说,我们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庞大的科技人口,当然也是最庞大的科技文化消费群体。

  2002年,一些学者召开了中国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他们讨论的对象就是上面说的无形的科学文化,而且是从学术角度来讨论的。后来有套《科学文化丛书》一直在出版,就是这些学者编辑的。

  那个研讨会涉及许多课题,比如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家的伦理准则,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等,正好也是科幻小说的主题思想。可以说,科幻就是科学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以我对这个会很关注。与会的一些重要学者如田松、刘兵、江晓原等,后来都有过交往。我把他们当成科学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们虽然不写小说,但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开发科技文化市场的指导。他们也经常评点有形的科技文化产品,比如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科普图书,美国探索发现频道的电视节目等等。

  再后来,2011年“果壳网”成为这一行业里的开拓者。它的成立也是科技文化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果壳网的前身“科学松鼠会”还是个公益组织,但果壳网已经是由风险基金投资的。风投能够进入,显然完全是市场行为,并且是非常远大的市场行为,也许这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种子。在科技文化这个市场里能出现上市公司?我认为行,它的体量已经足够大,将来会更大。

  所以,我们中国科技文化产业网现在进入这个市场,并不算最早,我觉得是恰好踩在点上。我们有可能成为开拓这个市场的先驱企业之一。进入过早,市场连影子都没有,我们会成为先烈,进入太晚,那就只能跟跟风。现在进入这个市场的时机最好。

  我以前的名片印的是“科学文化作家”,刚才我有时候说到“科学文化”,有时候说到“科技文化”,最后这个网站推出时,名字被确定为“科技文化”。改动一个字,在内容上是有重大变化的。“科学文化”强调理论科学,打开那些科学文化著作,里面谈的主要是理论科学家的贡献,无形中对应用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构成歧视。

  所以,把“科学文化”改成“科技文化”,容纳了应用科学和技术领域。而且公众与学者相反,最关注的主要是技术应用,公众能够积极参与的也是这块,他们并不清楚理论科学家在做什么。而目前的科技文化产品,比如那些卖座的科幻片,主要也是讲某些神奇的技术发明。

  下面我讲讲我们网站的经营方式。首先,这是个面对业内人士的网站,主要针对作者,编剧,出版商,影视公司,旅游公司,文化公司等,不面对最终消费者。所以你们看,它是静态的,没有特别炫的制作,主要是介绍一些信息。它也不直接出售产品。

  当然,一般网友愿意来看看也可以,但这里的内容他们未必有兴趣,介绍的很多项目是半成品,或者影响力不是最顶尖的产品。比如我们力争找到中国正在制作中的全部科幻电影项目,并介绍给大家。其中有的影视剧可能会烂尾,根本不会与观众见面。有的项目只有几百万,上千万投资,即使上了院线也缺乏竞争力。但业内人士需要了解现在有谁在制作科幻电影。

  其次,在我们网上发出来的东西都不收费,是公益宣传。当然,如果有朋友想提供赞助,我们非常欢迎。如果有的项目方认为他还需要更大规模的宣传,要找传统媒体,我们会对他的项目进行整体包装。这个时候就要付费了,当然,大部分的钱是送给传统媒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当于一家媒体企业。

  没有收益和点击率的要求,网站可以做得纯粹一些,风格可以更准确。它的费用,我们从文化公司的经营收益里支付。我们宣传全国的科技文化产业,当然自己也做一部分项目,亲自参与其中。

  这里还要介绍一下,目前中国科技文化产业网是由重庆玛嘉文化有限公司全额投资的,是公司的主要产品。除了办这个网站,除了参与科技文化产品的创作和推广,玛嘉文化还经营一些传统文化产业,如商演、艺术教育等。

  反过来,我们也欢迎理解科技文化内涵,看好科技文化产业前景的投资人与我们合作。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将以通过这个网站积累起来的科技文化项目来招商引资。

  下面就请大家浏览一下科技文化产业网,看看到底哪些东西是科技文化产品。出版方面的内容我一会要专门去介绍,这里就先不谈了。

  大家一提到科学和影视,立刻就想到科幻片,是的,科幻片是目前最成熟的科技文化影视,但是最近几年,一些没有幻想色彩,直接描写科学群体的现实题材影视剧也受到了普遍欢迎。大家请看这部影片:印度电影《三个傻瓜》,完全没有幻想色彩,讲的是印度理工大学三个学生的故事。它的许多情节都由科技知识串接起来,电影主题更为科技人口所重视,一般公众兴趣并不大。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在印度这个人均教育水平不如中国的国家,居然拿过票房冠军。

  这是美剧《生活大爆炸》,以一群高智商理工男为主角的室内剧。曾经有两个国内的影视团队接触过我,问可不可以制作一部类似的剧。后来他们都没敢下决心,因为这部剧完全是给有一定教育基础的人看的。而在中国,他们还不敢想象这个群体能够足够大,支持起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

  这个电视剧简直就是知识的密集轰炸,如果论“硬度”,远超所谓的硬科幻。如果观众看懂了剧中的知识,他就能获得大量笑点,不然就是一头雾水。我本人看了它全部六季的片子,里面总共也有几十个知识点没听明白。

  下面再看看美术领域。如果我们走进一位美术家的画室,我们不光看不到画面上有科技内容,甚至有可能连城市都看不到。田园风光是传统美术的主题,它的基本美学特点都是在工业革命之前奠定的。然而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后来在其它发达国家,现在在中国,都有一群专业美术家在探索科技美术。大家看这个展览:科学美术之光,这就是中国首届科技题材的美术展。

  再说说科技文化旅游。提到旅游,大家想到的就是去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有没有人想去太空呢?这位就是中国“太空游”最早的倡导者蒋方先生,他把这个旅游项目带入了中国。目前,蒋方正与我国航天部门谈合作的事情,把太空旅游正式落户到中国。想旅游太空,没有几千万美元那么贵,当然也不便宜。

  说到收藏,大家肯定会想到名人字画,古玩玉器这些东西。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个收藏品:一套十枚,里面包裹着“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的火箭残骸。当然它也不便宜,一套29800元,共发售2013套。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科技文化产品都不便宜,它们的消费者肯定不是穷人,是高科技企业家,至少是爱好科技的白领阶层。在过去的中国,知识分子是贫寒的象征,有钱人则都缺乏文化。但这个时代正在过去,同时拥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代新人正在成长。

  而他们,正是科技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