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理论 >> 文学理论 >> 正文

经典阅读在全球化时代的大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09日13:03 来源:文学报

张旭东、陈思和做客“文汇讲堂”,畅谈—

                          经典阅读在全球化时代的大学

    在全球化网络和新媒体覆盖下,经典阅读如何增益于大时代下的个体?如何培育出有自我塑造能力与批判性思考的个体?当下大学人文学术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自处与调整?高校人文教育如何面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近日由《文汇报》主办的“文汇讲堂”之“经典阅读在全球化时代的大学”讲座上,纽约大学东亚学系张旭东教授与上海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展开对话,由“经典阅读”的话题引申开去,探讨教育问题与现代性人文危机,引发听众广泛思考讨论。

  张旭东将大学教育放置于全球化背景下,有其重要背景与出发点,他介绍:“后现代的特征是反思现代性,强调自我塑造,推崇文化基础的存在与可适应性。同时大学教育在多媒体与跨学科的改革下更需要有视野上的整体性把握,能够对全球变化有及时的思考能力与应变能力,这时候,回归经典阅读便是重要的原点与方向。”

  当下中国高校的人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从张旭东的比较视野来看,当下国内人文教育问题集中表现在“标准”的异化以及知识界缺乏共识。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生产论文,迎合各类考核指标,而非关注人的素质培育,这是当下表现出的最大问题。这造成大学以及学生的竞争力发生很大问题,在国际竞争中突显出较大弱势,特别是宏观思维与思考能力上的不足尤为明显。

  他特别提及了当下国内“新国学热”现象,他认为“新国学”是否真的能够传递给个体思考能力与自我感悟是值得商榷的,国学的当代形式传播还是可以有很大空间去探讨,就目前表现来看,是存在着“自我地域化、自我对象化、自我商品化”这三个问题,偏离文本本意,执着于单一的本土视野,既缺乏自然个人化的阅读体验,也缺乏更多视野上的交流比较。

  大学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究竟为何如此重要,张旭东归纳为,全球化意味着每个国家与个体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有持续不断的“话语生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展现自己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也就是避免成为西方文化的寄生品、衍生品。

  在对比中美高校人文学术研究环境的背景下,张旭东举例说,每年在纽约大学会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读博申请,他特别注意了来自美国本科生与中国本科生的成绩单。他注意到:“大一时候,中国本科生需要应付十几门课程,而多数课程是与其专业无关的,极大浪费了时间精力,同时美国的文科本科生在大一时,会集中于四五门课程,且都是经典阅读课程,以小班教学方式进行,阅读量很大。所以我认为现在是从博士训练回到本科训练的时候了,重视本科生的专业素质,现在看来更为紧迫。”对此现象,陈思和表示,国内高校大一的通识教育分散了许多精力和专业素质的深化,大四又因为就业压力而分散精力,专业教育只有两年时间。

  对于如何培养人文学科专业素质,张旭东详细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哥伦比亚大学本科学院课程设置。大一两学期皆是经典阅读课程,名师担任小班教学,年轻的教师或助教参与讨论课程,让阅读经典能够完整深入的完成。包括但丁、奥古斯丁、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卢梭、《圣经》、《古兰经》等文化经典都入选其中。阅读经典并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完整的精读,培养学生识别好书的能力。对此陈思和感慨说,国内的阅读课程从小学到大学,都是选段片段式,更多的是在应付考试。

  张旭东认为,经典书籍如同柏拉图所说,“一切伟大的事物都矗立在暴风雨中”,历经千百年人类的选择,留下来的是永恒不变的东西。但同时,也有更多书籍加入到经典行列,这个过程需要知识界的广泛争鸣筛选。陈思和回应说:“经典阅读是能够唤醒人的自觉,知道人何以为人这类问题,能够扩大心灵的丰富度,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静下心来与自己对话。”

  讲座中有听众提问如何选择阅读经典。张旭东表示:“经典是有其标准的,作为读者可以自己选择,从经典书籍入手,看自己喜欢哪个类型,形成自己的甄别能力,有自己的品味,重要的是拒绝流行和所谓的唯一。”他认为,“好的教育是给纯正质朴的内心提供一个封闭空间。不用人云亦云,被外界各种声音打扰。经典阅读就是这样一个有限空间,例如希腊经典是写给希腊人的,展现了他们的奋斗与困惑,中国的经典也如此。我们看世界经典是了解不同及其原因,有思想的碰撞,而看自己的经典,则是本土认同感与心灵结合在一起的。君子不器,要善于容纳,没有必读书目,适合自己的最好”。(郑周明)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