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岷州行:像花儿一样盛开(素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05日13:47 来源:中国艺术报 素予
诗人胡弦走在山间诗人胡弦走在山间

  定西苦,“苦瘠甲天下” 。初来定西岷州,首先想起左宗棠这句话。到了岷州,才发现这里是不一样的天地,大片的云,大片的山,人们大声唱着花儿(民歌) ,路边弯腰采一朵花一棵草都可以塞在嘴里直接吃,是美味的纯天然药材,河流中掀开石头就可以抓到娃娃鱼,那是当地人结婚时讨个彩头,牦牛群在青山上悠闲地晒太阳,偶尔有长尾的山鸡从路上穿过,村户人家有些还是原生态的小土屋,仿佛是别样的世外桃源。这里是中国花儿之乡,是当归之乡,也是洮砚之乡,还因独特的洮岷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歌考察基地” ,大自然孕育出最美的艺术。

  古岷州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曾经有一位诗人说:在甘肃随便一块石头捡起来就是一个故事。岷州亦然。洮河滋养了古老文明,几乎每一块山石、每一个山洞、每一棵树都蕴藏着外人所不知的秘密,在风中无声地诉说着。“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的诗句依旧绽放着光彩。木桩打成的狭窄的栈道,山壁上嶙峋的弹洞,庄户人家墙壁上的红军标语,昭示着先烈们的足迹,历史并未走远。生活在故事中的人,自然有着更丰富的写作资源,有着日益熏陶出来的想象力,大概也正因为如此,岷县也集中出现了一批诗人、作家。

  岷县作家群  文字是一种信仰,有着来自大地的力量

  6月24日,吴思敬、谢克强、霍俊明、王珂、卢卫平、阿信、胡弦、雨田、冯晏、梁晓明、郑小琼等诗人、诗评家乘飞机换汽车,走了一天的路程来到岷县。为了迎接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岷县的诗人作家们放下了手中的锄把、撂下了自家的生意,纷纷前来,每个人脸颊上的高原红里洋溢着笑意。在笔者遇到和采访过的农民作家中,他们是最有自信的一批,文字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人。

  王循礼,黑而瘦小,是古镇梅川牙利小学的一位语文教师,做过二十年的民办教师之后才得到转正机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循礼就有一篇作品在当地发表,只是后来因为工作繁重,二十年来停笔。他是电大的大专生,妻子是高中生,有一天,王循礼自叹:我觉得我颓废了。妻子说:你那不叫颓废,叫堕落。王循礼很疑惑:颓废和堕落有区别吗?妻子说:颓废是日子的颓废,堕落是人的堕落,不管日子怎样颓废,人应该在颓废的日子中昂扬向上。二十多年的老友包容冰也告诉他:兄弟你是文化人,为什么不写些东西呢?妻子和老友的这番话让王循礼顿时醒悟,他重新拿起了放了二十年的笔,为妻子写了一首诗,也重新开始了创作之路:“相濡以沫九年期,困穷艰难未相弃。不恨绫罗著衣少,布裙犹是嫁时衣。 ”爱是诗最好的源头活水。因为擅写古体诗和楹联,逐渐地他被人们称为梅川镇上的“小李白” 。

  这样的经历大概在很多创作者看来算不了什么,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的写作态度。在王循礼身边,并不乏一些单纯为了赚稿费而写粗俗小说的朋友,王循礼每每言恳意切地告诉他们:不要为了稿费写作,写那些带颜色的事有什么意义?应该多写写我们岷县的风土人情。王循礼说,他自己写诗坚持着一个原则,即有感而发,有感触则写,绝不为了写而写,不写恶,不写俗,只写感激、感恩的文字。“我写的文字可以给父母看,可以给孩子看,可以给朋友看,给儿媳看,你们写的敢拿给你们的家人看吗? ”有人反驳他:你又没出过书,人家都出书了,你凭什么说人家?王循礼则坚持认为,书不在厚薄,写作也不在于出书不出书,关键是要有思想性。这样“不能拿给家人看”的写作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一位乡镇小学教师口里的批判大概会令很多人汗颜。

  李开红,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岷县西江五头山下王铁嘴村,自幼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抚养成人,早早辍学闯荡社会,从串乡走寨当货郎到四处务工,又从黑包工头处逃离,生活举步维艰。后来,他经营起药材生意,生活上的负担不再似以前那样沉重,也开始用笔墨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坐在开在盘山公路的大巴车里,李开红在聊天时说,这样的青山绿水金矿漫山的财富,有不少其实都被霸占,划山为王,所得利益归自己,老百姓并不受益,而且过量的开采已经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在老百姓和李开红心目中,他们就是黑社会。没有人敢对他们说不字,李开红却敢。他把这些都当做素材写到了他的小说里,他说:别人怕,我一个农民怕什么?他们又不能撤我的职,人家来找我,我就笑笑说我是农民,承认个错误,也就过去了。过去了还写。如斯品质,令人动容。一路磕磕绊绊走下来,如今,他已经出版了自己的中短篇小说集《遥远的情歌》 ,收录十六篇小说,厚厚的一本颇有分量,其中《遥远的情歌》一篇写的就是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他与妻子一代代唱花儿的故事,情真意切,拨动人的心弦。评论家杨光祖在序言中这样评价他的小说,认为他的语言感觉有难得的敏锐,文字有来自大地的力量,感情极为真挚,“文学之于他,可能真的是一种信仰,就如民歌之于土地” 。

  在闲谈中,很多当地诗人都提到一个名字、一本刊物——包容冰和他的《岷州文学》 ,他们的创作或得益于包容冰的发现、督促,或在《岷州文学》刊发后愈加有了动力。见到包容冰时,惊讶于他的淡定从容与儒雅,他原是一位小学校长,与朋友们合办了民刊《岷州文学》 ,逐渐凝聚了更多的诗人作家,成为一个重要的核心。包容冰信佛,写诗,诗中有禅意。“谁笑我,青灯黄卷/手捧金经,皈依空门/一心求证菩提/耽搁了所谓的光辉前景” ,“我的诗在一页页苍白的纸上潸然垂泪/它拯救不了这个病入膏肓的世界” ,这是他的诗句,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诗评家吴思敬对他的诗评价颇高,认为在商业大潮冲击下,各艺术门类中充满了俗,应该有一些人对抗这些俗,有陷落红尘的人,就有顶天立地的人,仰望星空,这是诗人的责任,而包容冰的诗是做到了的,是佛学境界与人生境界的结合。

  这样的写作者还有很多,比如多年来坚持每天手写日记的张广智,日记成为他重要的素材资源,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比如自称“人家爱玩车,我也不爱车,就爱玩个文集”的朱泉雨,自己做了数本诗集,与诗友唱和;比如高中刚毕业就已经出版10本书的“90后”作家张元,擅长模仿郭敬明和安妮宝贝,也在寻找自己的风格;比如有着黑红脸膛的李广平,诗歌文笔有与外表不相符的细腻,倾于唯美澄澈,刚刚出版了自己的诗集《温暖的时光》 ……还有很多一边种当归黄芪,一边手把文字的农民诗人、作家们,日复一日地默默耕耘。正因为有这些热爱写作的人们,连续推出诗歌、小说、散文、儿童文学“八骏”的甘肃省文学院院长、诗人高凯,才把这一届的“甘肃文学论坛”放在了岷县,岷县也愈加得到全国诗人作家的关注。

花儿歌手在山上唱花儿花儿歌手在山上唱花儿

  洮岷花儿  花儿是岷县的《诗经》 ,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我们到达岷县时,正是五月十七日二郎山花儿会的日子,每条街道里都挤满了来自周围县乡的村民,当地人说,这是难得的大日子。花儿是流传于民间的古老歌谣,岷县儿女多用花儿来表达情愫,人们聚在一起,向自己喜欢的人儿唱出心声,得到唱和的,两人就会渐渐走到一起,诞生一曲恋歌。当地人认为花儿源于岷县,这里也被称为中国花儿之乡。

  “对面山上一窝鸡,不知是公鸡还是母鸡。清朝时候亲了个嘴儿,舒服到民国的时候哩。 ”岷县原县长、民俗专家李璘念出的一则花儿令众诗人们惊叹,几句花儿跨越了如此漫长的时光。岷县花儿属于洮岷花儿的南路派,当地人介绍说,目前岷县流行的曲调分为两种,即扎刀令和两怜儿,扎刀令高亢,像把刀扎在心口唱出的声音;两怜儿低婉,是唱给所爱怜之人的歌。两种曲调,又因演唱时的不同心态和技艺高低,产生了十唱九不同的唱法。花儿的词则是由歌唱者随时随地即兴编的,有感而发,并不固定。“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 ,这是清代陇上诗人吴镇对花儿的赞誉。每首花儿基本上第一句都是以物起兴的,起到“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效果,将真情实感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有别样韵味。尽管随意,且唱者文化水平大多并不高,唱词却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可谓是信手拈来,出口成诗。一位唱花儿的大姐随口就编出一套唱词唱出送给笔者:“好像墙上仕女图,佛爷见了也持不住……” 《诗经》精华部分原是民间歌谣,花儿可以说是岷县的《诗经》 ,花儿歌手也是民间的诗人。

  刘尕文是岷县乡村里的一位农民,家里有两亩地,种植当归,一年的收成不过万元,为了养活两个孩子,平常他会出外到呼市打工。因为酷爱花儿,每年逢花儿会,他就请假回来,钱也顾不得赚了,只为尽情地唱一首花儿。他说,打工的时候也唱花儿,站在五十多米高的脚手架上吼几嗓子,花儿会给他生活的希望。工友们听不懂,他就解释给他们听。他为我们唱了几首,嗓门极高,声音极亮,虽然歌词一句也听不懂,却能抵达听者的心灵深处。说起花儿是男女间的情歌,刘尕文自豪地说,他媳妇儿就是他对花儿对来的。他的妻子本不会唱花儿,刘尕文对着她唱花儿的时候,她很焦急,刘尕文说:你不会唱,你就说。这样,一唱一说,两人走到了一起。如今,两人的女儿也成了唱花儿的小高手。九岁的时候,女儿参加县里的花儿大赛拿了奖,唱的是:乡里政策更好了,穷人们拿起社保了……爱情花儿之外,也还有着这样的抒发各种情意的花儿。因为花儿的调情性质,有人说花儿有伤风化,更早一些时候是禁止在村里唱的,要唱就到山里去。问起刘尕文现在唱花儿怎样,刘尕文告诉笔者,对于他和一些村民朋友们来说,唱花儿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朋友们没事的时候在一起对歌,日子也就有了劲头。套用杜拉斯的一句话来说,花儿之于他们,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一个有这样民歌传统的地方,写作一定是关注灵魂的,是避免世俗的。 ”诗人冯晏这样说。因为有花儿的滋育,这里写诗的人比别处更多,岷县诗群也像花儿一样,逐渐成为陇南高原上的又一颗明珠。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