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令人堪忧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04日14:13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小青

   创作机构锐减,院团编剧锐减,编剧岗位虚设,编剧人员老化,编剧能力下降,这正是目前中国戏剧编剧队伍的真实写照

  剧本创作和剧作家现状

  令人堪忧

  □李小青

  目前,全国的剧本创作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剧作家的生存状况如何?是一支什么样的编剧队伍在支撑着中国戏剧的基础?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剧 本创作和剧作家现状信息交流会上,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剧协、中直院团的50多位剧作家、评论家、戏剧活动家汇聚一堂,32篇调研报告真实、客 观、及时、准确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剧本创作和剧作家的状况。调研结果让人揪心,可以说,中国戏剧剧本创作和编剧队伍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时候。

  编剧队伍严重衰落

  我国戏剧编剧队伍锐减、老化、断层、萎缩、衰落的问题,早在2009年就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这次近三分之二的调研报告再次重点关注,而且问题依然突出甚至更加严重。

  其一,创作机构锐减。如东北三省,曾以“三级戏剧创作网”(省、市、县戏剧创作室)为傲,鼎盛时每省拥有一两百甚至两三百位剧作家,现在创作机 构关、停、并、转,遭受重创。黑龙江省上世纪80年代曾在全国率先创立戏剧创作中心,为“黑土戏剧”作出重要贡献,现在除哈尔滨市戏剧创作室尚在,齐齐哈 尔市戏剧工作室已撤并到群艺馆,牡丹江市戏剧创作室已并入艺研所,其他地、县级城市更不待言,专业编剧人数减少90%左右。吉林省曾按行政区域设有50多 个创作室、组,现在已减至21个,大部分县级创作室、组已并入文化馆,356位专职编剧减为60余人。辽宁省原有戏剧创作机构数十个,现在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省艺术研究所创作部还存在,仅剩下2个编剧。其他地区也大同小异。

  其二,院团编剧锐减。如江苏省,原有300多个编剧,现在编剧与院团之比是49∶68,平均一个院团0.7个编剧,有三个市一个在职编剧都没 有。再如安徽省,现有县级以上国办戏剧表演团体48个,其中地级市以上院团或演艺公司20个,已全部取消创作室。除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有2名新 入行的年轻编剧外,所有戏剧表演团体都无在岗编剧。四川省除了省级国有院团和成都市国有院团,其他地、县剧团已基本上没有专职编剧。海南省原有琼剧院团 19个,现在只剩下省琼剧院和五六个市、县琼剧团,仅省琼剧院有1名编剧。宁夏回族自治区2011年院团改制后组建了宁夏演艺集团,下辖4个剧团,但无论 改制前还是改制后,均无专职编剧。青海省也没有一个专业编剧,目前仍活跃的60岁以下的创作人员只有5位,且都是业余的。据统计,甘肃省现有在职编剧不超 过10名。广西壮族自治区目前坚持一线创作、具有全国影响的剧作家就一二位,40岁以下能独立完成大戏的基本没有。

  其三,编剧岗位虚设。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也相当复杂。简单说,大致是有岗有人有作品、有岗有人无作品、有岗无人无作品、无岗无人无作品几种情况。 湖北省46个专业剧团,有编剧岗位的21家,空缺的25家,省里确定的15位重点编剧近两年都有作品问世,但基本上都供职于省艺研所和武汉市艺术创作中 心。云南省在职编剧40至60岁、30至40岁以及30岁以下的,各有10名左右,但许多人身兼数职,从管资料、写报告到当出纳、做杂务什么都干,就是难 出作品。

  其四,编剧人员老化。这种情况,在山西、陕西、河南、广东等戏剧大省表现尤为突出。山西省有50多个剧种、300多个国营及民营剧团,从业人员 有数万人之众,从事戏剧创作者近百人,占戏剧从业人员的0.5%,其中已退休的占50%,50岁以上的占30%,40岁以上的占18%,40岁以下只有几 个人。陕西省截止2012年6月,专业剧作者51位,其中已退休24人,在职27人,60岁以上的24人,50至59岁的16人,40至49岁的5 人,40岁以下的6人,看上去是一个老、中、青三级梯队,但却是一个倒金字塔。河南省近两年有25位编剧创作了62部剧本,年龄最大的73岁,50%在 60岁以上,50岁以下的编剧仅4人,年龄最小的41岁。广东省300多个院团剧社,编剧不足50人,近三分之一70岁以上,超三分之一60岁以上,50 岁以上的一线编剧算新秀,40岁以下的寥寥无几,30岁以下的凤毛麟角。

  其五,编剧能力下降。能创作小戏小品的越来越多,能创作大戏的越来越少。贵州省共有48名创作人员,有能力创作大戏的10名左右,小戏小品作者30多人。吉林省60余名编剧,能写大戏的也就10人左右。

  与各省、自治区一样,中直院团、部队和京、津、沪、渝也不乐观。中国国家京剧院,在职编剧空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职编剧5人;中央歌剧院, 在职编剧1个半;中国歌剧舞剧院,在职编剧1个。全军编剧加起来不到20人。北京市本无艺术创作中心,7个国有院团7个专职编剧,有的2个,有的1个没 有。天津国有院团7个,算上艺研所剧本创作室,共有编剧17位,在职仅5位,而且不是临近退休就是在干事务性工作。重庆7个国有院团1个创作中 心,2009年专职编剧14人,今年年初统计减至7人,其中2人兼职。上海是最好的,9家市级国有院团各有2至4名、共有23名在职编剧,其中35岁以上 14人,35岁以下9人,这与当年一个剧团10余名编剧相比也差了很多。

  编剧劳动得不到尊重

  造成戏剧编剧队伍整体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仅列举三点:

  一,不重视本地编剧

  天津的调研报告讲到,有的院团只认“外来的和尚”,有的院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只养事业不养人”,导致了本土创作人员很少有机会获得创作实践的机会。

  安徽从多年前遍请名导演排戏到近年遍请名编剧写戏,试图大打翻身仗,现在看来有两个弊端。一是“外援”作品的实际表现与院团的初衷以及“外援” 的预设之间有很大距离。二是本土编剧失去了创作实践的机会,丧失了创作的热情和信心,而且,“外援”的酬劳动辄几十万,本土作者却只有几千元或几万元; “外援”的剧本都是大投入、大制作,本土作者的剧本通常都是惨淡经营。长此以往,本土编剧人心涣散,武功尽失。近两年,安徽推出新作的本土编剧仅3人。

  江苏的调研也谈到,对“外援”过度依赖,让院团面临不少尴尬。譬如,“外援”往往是一个集编导、舞美、灯光的全套班底,单劳务费、人员食宿费便 要开销掉投资总额的50~60%。而且,演出后发现问题想再加工,主创人员常常“满天飞”。若要争抢档期,又要付出高昂代价。因此,很少院团有经济实力与 “外援”长期合作。更多时候,合作总是无奈地变为一锤子买卖。

  青海也曾请“外援”为本地剧团写剧本,但因缺乏当地生活,硬伤比比皆是,大多不被观众认可。比如,把“花儿”唱词写成山歌唱词,故事情节违背当 地少数民族习惯和青海风俗民情。反观本省作者的剧本,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也可以修改提高。可一些领导喜欢“外来和尚”,不仅编剧、导演要外请,连主 演都要外请,这对本地编、导、演队伍的凝聚力和创作水平的提高都造成了较大的伤害。

  四川省的报告则从《金子》《巴山秀才》《死水微澜》《山杠爷》等剧本创作的成功经验,谈到了本土作家的无可替代和“外援”之不可取,坚决反对 “不求所养,但求所用”的短期功利主义、违背艺术规律的口号,认为如此发展的恶果,一是增加剧团成本,二是日常演出质量难以保证,主张建立一支与剧团唇齿 相依的编剧队伍。

  二,不尊重编剧劳动

  许多调研报告指出,剧作者待遇偏低,劳动得不到认可,价值得不到体现,是其匮乏和流失的重要原因。

  如东北三省,吉林省剧作稿酬长期偏低,每个大戏不到1万元,并且常常因为剧团经费困难而不能兑现,极大地抑制了创作的积极性。黑龙江省也一样,舞台剧本上演困难,稿酬很低。辽宁省更夸张,青年编剧基本处于无稿费的状态。没有经济保障,没有上演机会,剧本创作自然低迷。

  再如海南,琼剧编剧本是稀缺资源,理应“物以稀为贵”,但其收入在剧团里只算中等水平,和一般演员差不多。这显然不能吸引有一定教育背景和工作能力的人来从事这项工作。

  三,不重视青年编剧

  河北省的调研报告讲到,年轻作者面临着上演难、发表难、收益低的问题,时间一长,最初的激情就消磨殆尽。于是,有些年轻作者应付于一些小戏小 品,甚至电视台文稿的创作,有的作者直接转行到影视圈。过去的剧作家班、定期作品研讨会是一个剧作家成长的有效方式,可惜近年来有名无实。省里对年轻作者 的发展成长缺乏关注和扶持,缺少经济和感情的投入,对编剧队伍长远发展不利。

  湖北省在调研中了解到,虽然一些德艺双馨的老同志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倾注了心血,仍有一些老编剧一到会演评奖总是打头阵,留给“小字辈”历炼的机 会不多。文化主管部门对中青年创作人才的发现、培养以及大胆任用上还做得不够,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也没有形成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天津的调研报告提到,一个戏剧文学专业的大学生要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编剧,少则5年多则10年。写戏是很艰苦的劳动。一个选题从构思到搬上舞 台,要经历几年、十几年的时间,甚至始终无法搬上舞台。目前得到的与付出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创作稿酬较少。但需要指出的是,许多青年编剧虽然都有经济窘 迫的问题,但他们首先呼吁的是能否得到平台和机会,首先关心的是行业的未来和戏剧的明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年编剧的精神风貌。

  编剧队伍的衰落,剧本创作的欠缺,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思考和重视。我们看到,一些地区针对存在的问题已经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如搭建作品发表平 台、评奖平台、剧目推介及展演平台;组织作品研讨会,对创作进行组织辅导;特邀剧作家进行委约创作,力推新作品;征集剧本,发现佳作;为青年编剧提供更多 学习进修的机会;加大对剧本创作的投资力度,设置专项资金等。中国剧协也举办了青年编剧读书班、首届国际青年剧作家论坛、“中青年编剧读书班”等举措。所 有的努力都是希望引起各地对编剧的重视,重新呼唤戏剧剧本文学性的回归,让剧本真正成为带动戏剧艺术长足发展的龙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