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杜文娟:草原生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03日15: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杜文娟

 

 

 

  神仙居住的地方

  走近宝音乌力吉家辽阔的草原,内心格外宁静美好,尽管是冬日草原,依然散发出迷人魅力。

  这里才是原始意义上的草原,才是都市人向往的原生态,可谓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在这里,可以随意奔跑,放飞想象,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晨风徐徐,歌声悠扬,激荡着满目丰饶”……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牛羊点点。不远的地方,一群骆驼由远而近,款款而行,步态优雅。马匹各姿各态,有的奔来跑去,有的徘徊不前,有的低头食草,有的依偎草原。

  宝音乌力吉和众多牧民一样,不再住四季迁徙的蒙古包,早搬进了水泥砖房。揭开棉布门帘进去,屋子里生有煤炭炉火,火炉上长长的烟囱伸向窗外。女主人健康而丰韵,递上奶茶油糕,然后进到厨房忙碌。

  宝音乌力吉讲起了草原上美好的生活。小时候放牧,伙伴们相互照应,彼此认识对方的牲畜,谁家的牛羊马匹跑丢了,互相帮着寻找。有时候十多天找不着牛羊,不需要着急,其他牧场的人会帮着赶回来。有时候光顾着摔跤玩耍,或者骑马、骑骆驼跑得过远,把小羊羔弄丢了,大人训斥一顿,不了了之。

  大一点以后,给集体放牧,最多的时候放200多峰骆驼、700多只羊,一不小心,丢掉几只羊一两峰骆驼也没有人追究。那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放100峰骆驼,可以允许死亡或丢掉四五峰。

  包产到户以后,每家的牧场都用铁丝网拦住,牲畜们就跑不丢了。只有山羊、绵羊每天晚上回到羊圈过夜,牛、马、骆驼、驴子等牲畜,放出去就不管了。每年春天禁牧的时候,才把羊圈养起来,大牲口还在草原上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牛和马每天回来喝一次水,骆驼两三天饮一次水,都是白天回到院子里的水槽饮水。

  他们家现在有10多峰骆驼,20多匹马,四五头牛,一头毛驴,300多只羊,五畜齐全。

  随着交通运输的现代化,马匹和骆驼逐渐失去了运输价值,只是作为牲畜牧养,大牲口数量越来越少。它们一年只有几次被邀请参加赛马节、那达慕大会、旅游节等,除此之外,毫无他用。有人会问,那没有马奶、牛奶、骆驼奶吗?这些根本入不了牧民的法眼,觉得是件耗时费力的事。

  1980年鄂托克前旗共有四五千峰骆驼,2003年只有43峰。骆驼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是草原上世代相传的五畜之一,牧人的职责是不能让骆驼在草原上消失。作为旗政协委员的宝音乌力吉积极呼吁,成立了鄂前旗骆驼协会,鼓励牧民放养骆驼。到2012年底,全旗共有186峰骆驼。

  不久前,他邀请全旗的骆驼主人,到他家牧场聚会,举行骑骆驼比赛,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意在鼓励更多人放养骆驼。近一些的牧人骑着骆驼而来,远一些的开着小车来助阵。嘎查村为这次盛会精心准备了一场文艺演出,三弦、四胡、马头琴、长调、短歌齐上阵,宝音乌力吉专门杀了两只羊,草原盛宴喜庆而热烈。

  宝音乌力吉是骆驼协会会长,他说全旗有500峰骆驼自己就放心了。目前旗里有马协会、奶牛协会、博克协会、四胡协会等多个协会,为保护和传承草原传统文化各尽一份力量。

  宝音乌力吉有3个孩子,都离开牧区在外地工作。夫妻两人经常锁上门,或者不锁门,早晨开上小车去镇上买东西、走亲戚,晚上才回家。在草原上,路人经过牧家,也会下马进屋喝一碗奶茶,但绝不会顺手牵羊带走哪怕一张皮子。多年来,草原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盗贼,即便是大旱之灾、暴雪饥年,也没有谁家被盗过。

  这让我想起一件真实的事来。两位机关干部下乡到牧区,走得口干舌燥,来到一户牧民家里,主人不在家,推门进去,喝了奶茶,靠在墙边的椅子上昏昏欲睡。天色渐渐黑了下来,男女主人走进家门,没来得及点灯,就亲热起来。迷迷糊糊的两个人被怪异的声音吵醒,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的时候,脸红耳燥,异常尴尬。

  我站在宝音乌力吉家的火炉边,眺望草原,牲畜由远而近,逶迤而来。揭了帘子,走出家门,来到院中的水槽边,想近距离欣赏五畜的模样。

  宝音乌力吉进到水井坊,开动抽水泵,水哗哗地流满水槽。一群马匹闻声而来,飞一般奔向水槽,快接近水槽的时候,一扭头,跑回草原。跑出不远,驻足观望。

  骆驼慢慢悠悠,一边向我们张望,一边小心翼翼走近水槽。两峰骆驼刚刚打湿嘴唇,马匹意识到没有危险,快速奔向水槽,低头就喝,边喝水,边用后蹄噼里啪啦踢着骆驼。骆驼被踢出水槽周边,战士一般,排列整齐,不温不火,与马匹和水槽呈丁字形排列,眼睁睁地看着马匹饮水。

  所有马匹都饮完水以后,有的缓步走进草原,有的奔跑向远方,有几匹马干脆卧在草场上。鼻息里飘出曼妙的薄雾,微风阵阵,马鬃轻拂,白色、红棕色、酒红色、枣红色……各色细密的马鬃在风的起舞中,蹁跹起伏,涟漪细细。

  草原霸主马匹饮完水以后,骆驼才像涵养颇深的绅士,款款移步到水槽边。宝音乌力吉又为水槽放满水,骆驼体格大,才站了五六峰,水槽两边就拥挤不堪,骆驼们只能分批饮水。

  一峰白色的小骆驼饮完水以后,一仰脖子,脖子上的驼毛滴流着晶莹剔透的水晶珠子,鼻息轻轻,白雾袅袅。我伸长脖子看那水槽,水槽边缘已经结了一层薄冰,水槽外面的地上,刚刚滴落出来的水珠,也已结冰。

  骆驼饮水期间,牛也钻进骆驼胯下,与骆驼争相饮水,只有毛驴远远地站在后面,等待观望。骆驼和牛饮完水以后,毛驴才接近水槽,形单影只,惹人爱怜。

  宝音乌力吉告诉我,这些牲畜平日里很少见到生人,见到生人会害怕。山羊绵羊可不怕这些大牲畜,勇敢地争着饮水,哪怕是连骆驼都要让三分的马匹,它们也熟视无睹。

  宝音乌力吉的草原和生活状态,是我至今见到过的最美草原。牧歌悠扬,民风淳朴,天高云淡,无牵无碍。这样的生态,这样的牧民……

  我会记住这一天的鄂前旗大草原,记住生命中美好的时刻,2013年1月1日,清晨。

  众里寻马千百度

  葛巴图递给我奶茶的时候,笑呵呵地说,他不会讲汉语,只会说普通话。

  我乐得咧开几颗大牙,以为他在幽默。离开他家的时候才发现,他对自己的评价既中肯又到位,因为他的确搞不清汉语和普通话的关系。1958年他14岁的时候,牧区来了第一家逃荒的陕北人,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汉族人,第一次学说汉语。

  葛巴图祖上是大户人家,爷爷手上有一千多匹马,一两千只羊,还有骆驼、牛等,五畜俱全。父亲那一辈时,自然灾害严重,一场大旱,死去很多牲畜。大集体时期,一天学都没有上过的葛巴图成为放牧能手,他能从放养的五六百匹马中,分辨出四五百种颜色。

  包产到户以后,他花1200元钱买回一匹公马、两匹母马,在方圆几十里地引起巨大轰动,因为当时旗里的干部一个月才领30多元工资。

  有了马和羊,他得凑齐牛和骆驼,把祖辈的东西延续下来。在随后的日子里,与草原有关的各种娱乐活动多了起来,赛马节、那达慕大会、摄影节、物资交流会等等,都需要马匹、骆驼亮相,每次出场,按牲畜头数发出场费。

  在各种活动中,嘎巴图见识了更多更好的牲畜。他养的牛羊马骆驼都很争气,不死不伤,繁殖很快,手头也宽裕了许多。这个时候,他隐隐约约觉得应该干点事,但不明确要干什么。

  葛巴图的叔叔是一所喇嘛庙的主持,通晓蒙语、汉语、藏语,对蒙古族历史颇有研究,经常给他讲成吉思汗八骏马和双骏马的故事。久而久之,他对成吉思汗的神马充满了敬意和喜爱。

  《蒙古秘史》中记载,少年成吉思汗家的8匹马被人抢去,那可是一家的主要财产,于是成吉思汗出去寻马。途中,他结识了好友孛斡儿出,好友帮他成功找回那8匹马。后来,孛斡儿出成为成吉思汗的“四杰”之一。

  关于“八骏马”的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长年征战中,亲手调教驯服了8匹草原上的骏马。战马在草原征战中如同战士的弓矢、刀枪一样重要,这8匹骏马不但能日行百里,而且多次在战斗的危急时刻拯救过成吉思汗。双骏马是成吉思汗的坐骑,长途奔波,两匹马换着骑,双骏马同样战功卓著。

  “八骏马”在蒙古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一种精神象征、文化象征。后来,“八骏马”故事的影响扩大到更广泛的区域,如在绘画领域,很多人都喜欢画八骏图。

  成吉思汗四季大祭奠,分别是春季的查干苏鲁克大祭、夏季的淖尔大祭、秋季的需日格大祭和冬季的达斯玛大祭。祭祀的那几日,整个鄂尔多斯草原,乃至蒙古地区,成千上万的蒙古人和非蒙古人,开着小车,骑着骏马,奔向成吉思汗陵,祭奠这位盖世英雄。

  春季的查干苏鲁克大祭,在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一。“查干苏鲁克”意思为洁白的畜群,是四时大祭中最大的祭奠。举行祭奠时,人们挤下99匹白骒马的乳汁,盛在宝日温都尔(即圣奶桶)里,用9眼吉祥勺沾取马奶,向苍天祭洒。

  葛巴图每次前往成吉思汗陵祭祀的时候,都被恢弘的气势、神圣的气氛吸引和震撼。

  渐渐地,他被一种力量牵引,总想着:成吉思汗当年的8匹骏马到底有着怎样的秉性、怎样的颜色,是怎样的气度非凡。这个时候,他听到了一首赞美“八骏”的蒙古长调:

  成吉思汗的忠实伙伴/大自然母亲的无私恩典/蒙古的骄傲/战马的威严/千歌万曲流芳草原/激情的火/智慧的源/崇拜的图腾/必胜的信念/心中的旗/强者的箭/理想的骏马……

  葛巴图有了心事,他辗转反侧,夜不成寐。2001年,他病倒了,头昏脑涨,一条胳臂和一条腿疼痛难忍。住院治疗,打针吃药,收效甚微。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总是出现一个奇怪的人。那个人好像是天神,对他说,让你找马,你咋不找呀。他惊出一身冷汗,隔几天,相同的梦境再次出现,天神问他找还是不找。梦中的他跪在地上,连连向天神磕头,许诺一定寻找八骏马。

  什么样的马才是成吉思汗当年的八骏马和双骏马?他不知道该向谁讨教,但从口耳相传和想象中,应该是一种高贵而骁勇善战、稀缺而华美的纯种白马。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最钟情的颜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蒙古族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色彩爱好。蒙古人尊崇和喜欢的基本色彩是白、蓝(青)、红三种颜色。白色,蒙古语称查干,是蒙古人心目中最美好吉祥的颜色之一,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再次从梦中惊醒,葛巴图踏上了寻找八骏马的征途。当他不远千里,终于在锡林郭勒盟找到一匹想象中的骏马,并花一万多元钱买回家以后,病痛不治而愈。

  有一次,听说一个地方有300多匹白马,他花掉6000元路费前去探访,却白跑一趟,都是清一色的白青马,而不是他认为的八骏马。

  寻找八骏马的事,他连老婆都没有告诉,别人问他为什么找那种马,他说给旅游景点帮忙,游客喜欢骑白马。

  第8匹马是在陕北佳县买到的。第一次离开辽阔无垠的草原,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葛巴图非常新奇。马的主人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住在从黄土山中间挖出来的窑洞里。头一天晚上,老人跟他要价一万八千元,因为山高谷深,葛巴图连夜下不了山,就在老人家住了一夜。清晨起来,老人给他煮了三个荷包蛋,荷包蛋里放了一点点麻油,葛巴图对这种吃法更是稀奇。还没有等他奇怪完毕,老人跟他要价两万元。

  他只好两万元买了这匹马,第一次走山路的葛巴图一个人下山都难,牵着马更不知道怎样抬腿迈步。老人的儿子牵着马下了山,在山下他租来一辆农用三轮车,将马拉回家中,一共花掉两万九千元。

  4年间,葛巴图走遍蒙古草原,最远到了通辽,行程数万公里,花掉了几十年积蓄,共投入130多万元,还贷了一部分款,终于找齐了八骏马和双骏马。

  各种交流会和赛马节,他的八骏马和双骏马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引来很多人的关注。每年成吉思汗陵祭祀,他的宝马都是重点被邀请对象。成陵管委会想高价购买这批宝马,被他拒绝。

  现在,他的八骏马和双骏马已经登记注册,并建设有马文化保护基地。旗里专门给他家拉了电线,开通了电视,建起了草原书屋。

  葛巴图说,从童年开始放马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一天都没有离开过马,每天夜里都要给马添加饲料,年年如此,月月一样,天天不间断,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体力不支,但爱马的心情一直不变。几十年来,他放过的马不管多老多病,他都不会卖掉,他把死去的马剥皮后,按照蒙古人的丧葬习俗,马头朝西北方向,平放在草原上,第二年清明节后,将马的尸骨聚拢,念诵经文,然后焚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