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文学现象综述 >> 正文

贾平凹:文学的困境是社会出现困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24日16:52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朱自奋

  长篇小说《带灯》从网民读者热捧到评论界重点关注

  贾平凹:文学的困境是社会出现困境

  作家贾平凹长篇新作《带灯》自今年1月出版以来,销量持续走高,出版社已发货15万册。尤其是《带灯》的电子书版,单本定价15元,借助腾讯阅读平台大量的用户群基础及强势的推广传播,获得了单月过万册的销售成绩。在当前各电子书销售平台竞争惨烈,电子书长期处于“低价贱卖”状态的当下,成为传统纯文学作家作品线上销售的成功案例,引发网友颇为热烈的反响。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的数据资料,电子书销售的火爆,也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带灯》纸质书的销量,在当当、卓越等多家电商平台,《带灯》均进入了新书销售排行榜的前20位。

  两头畅销的同时,也在评论界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带灯》必将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地位,也有人认为《带灯》人物幼稚,不及老贾前作。日前,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常熟理工学院现当代文学重点学科、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联合主办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学术研讨会在常熟沙家浜国际写作中心举行,与会评论家、学者肯定了贾平凹新作直面当下时代、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深入揭示中国农村政治现实的特点,并就小说中的“多重声音”、“返回80年代的写作风格”以及可译性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带灯》描写了一个美好女性被乡村黑暗现实吞没的故事。女大学生萤来到樱镇镇政府负责“维稳”工作,在繁重复杂的日常工作中,她的种种努力均告失败,最后成为夜游的疯子。小说以真实的人与事为创作基础,透视当下的基层中国现实,展示了基层干部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带灯”之名,正寓意萤火虫不能改变黑暗现实,只有自带小灯,在黑暗中发光发亮。

  南京大学教授丁帆认为:《带灯》 把中国最基层的政府和现世农业的生活状况,也就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撞击之下,那种最原生态的,毛茸茸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在《带灯》里面,贾平凹是第一次介入了政治性的批判,写了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之间的那种底层人民的阵痛,和底层干部两难的困境,写了他对中国社会,对农耕文明的一个反思。这种反思如果不提上日程,尤其在西部发展当中,那会出大问题的。《带灯》虽然褒贬不一,但这是一个亮点。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指出,从《秦腔》、《古炉》,再到《带灯》,贾平凹近10年中所写的几部重要作品都触及当今时代最敏感的、难以表达和把握的问题。他把贾平凹的写作特色命名为“自然现实主义”,“如果今天的社会还有先锋小说的话,贾平凹是第一个先锋作家。他的先锋就在于全部拆解了,把你该成型的东西他都拆解掉了,包括《带灯》。”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认为:“从 《秦腔》、《古炉》到《带灯》,贾平凹一次又一次给我们震撼与惊喜。这其中每一部作品,我们都认为用尽了他的经验与资源,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但是,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极限,并淋漓尽致地呈现他崭新的审美经验。《带灯》让我们看到贾平凹对文学的激情与梦想,他对底层中国儿女的关切,他对现实的忧愤情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认为,如果说《秦腔》是农业文明的挽歌,那么《带灯》就是乡土田园的悲歌,以血洗泪,他读时几次泪下。

  贾平凹则认为,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其实是社会出现了困境,是人类出现了困境。社会基层有太多的问题,就如书中带灯所说,它像陈年的蜘蛛网,动哪儿都落灰尘。他表示:“我想写出中国文化支撑着的世情、国情、民情。我要把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当做史诗来写,让读者能够生出梦想的翅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