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正文

【黔西南路行记之二】贵州精神和八音坐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18日10:57 来源:北乔

  天空明净,白云素雅。

  这里的山峰不高,但数量很多,个个壮实中透着灵气,如同无数的小伙子立在绿绿的大地上。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就座落在这群山之中,揽众山的俊郎,拥田园的柔美。山是大自然的杰作,田园则是村民硬生生从石缝中抠出来的。

  走进冷洞村,迎面而来的是一道长长的墙,以文字和图片浓缩了冷洞村人向大山要土地,绝境求发展的历史。这里有冷洞村人一路走来的汗水与欢笑、成功与骄傲。

  现任村支部书记朱昌国肤色黝黑,憨厚中掩盖不住热情与聪慧。在向我们介绍冷洞村这些年来的情况时,他那自豪里又闪烁着对于未来的信心。

  冷洞村一带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除了山,遍地都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形成的石头。山体裸露,怪石嶙峋。这些石头个头不高,远看好似野草样铺满大地。近看石头有灰色的,有灰褐色,形状千奇百怪,但多都是上端呈现锥尖状,真像大地长出的一片片獠牙。风景是片醉人的风景,山清水秀、云雾如纱,但山上无果,地上无土,土如珍珠水如油,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过得很艰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里被认为“不适合人类居住”。

  为了吃上饱饭,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时不时就有人搬迁到外地,寻求新的生活。但是,大多数冷洞人舍不得离开家园,并开始向大自然挑战,争取他们的生存权利和生活质量。在一群“骨头比石头还硬”的村干部带领下,他们凭着不甘受命运摆布的勇气,开始了一代接一代炸石造田的壮举。2001年,新一代村支书朱昌国带领村民又一次打响大规模的找土聚土会战。他们先用炸药炸,再用铁锤砸,从石头下挖出土,把碎石埋入坑中进行平整,然后将土铺在上面,土层50公分到1米不等。土不够,农民有的靠背、挑等方式从各地运来,有的从石头缝里抠土。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劳动,他们用汗水把荒石滩成了好良田。

  听着朱支村声情并茂的介绍,我脑海先是浮现出刚才看到那些照片,进而仿佛回到当年他们劳动的现场。

  不种粮食不得了,只种粮食富不了。朱昌国又带领乡亲们在山上种金银花,让沙石峪里开出金银花。大面积种上金银花,其攀爬的枝叶能起到保护水土不流失的成效,同时,冷洞村的土质尤其适合一种名为“黄褐毛荵东”的金银花品种栽植。

  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冷洞村党支部一班人在班长朱昌国的带领下,按照“山顶绿帽子,山腰钱袋子,山脚粮坝子”的发展思路,带领全村群众实现了“四步走”的奋斗目标:实施坡改梯、土地变梯田,全村1000多亩石旮旯地,已有800多亩被改造成为能够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地,每人平均5分水浇地,解决了吃饭问题;修建蓄水池1个,水浇池、水窖共计600多口,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修建公路20多公里,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金银花推广种植不仅有效治理了石漠化,也成了村民的钱袋子。目前,全村已种植金银花3600多亩,平均每户收入可达5000多元,全村人均纯收入60%都来自金银花产业。

  在2010年的大旱中,田里的小麦绝收了,山顶上的草木也几乎全部枯死了,金银花,成了全村人的希望所在。

  说起那年发生的那场大旱,朱昌国记忆犹新“几个月没下雨,眼看着山坡上枯黄一片,30%的金银花枯死,50%的金银花危在旦夕。”朱昌国心里非常着急,他想起了曾在一本农技书上看到过用滴灌技术来浇地,急中生智的朱昌国立即在自家地里试验起来。没有专业的滴灌设备,他就在装满水的塑料瓶底部钻一个孔,放在已枯黄的金银花根部,几天过去后,即将枯死的金银花重新焕发了生机。随即他组织召开了村民会议,在全村大面积推广这个滴灌技术。”正是用了这项技术,大多数的金银花活下来,冷洞人得以保住了钱袋子,实现了大旱之年减产不减收。

  在政府的协调启发下,则戎乡合作社还特别成立“电子商务营销小组”,专门负责金银花的出口及国内销售。朱支书介绍说:“我们的产品通常销往沿海,广州、深圳等地的订单较多。王老吉凉茶就含有冷洞村产出的金银花成分。冷洞牌金银花目前几乎不接零散订单,要买最好到阿里巴巴商务网上下订单,我们直接通过合作社发货。”

  听完朱支书的讲解,我们实地体验“滴灌技术”。自己装水,自己用锥子在塑料瓶底戳一个洞。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有些好玩的感觉,但当我们走进山中岩石间蹲在金银花下,轻轻地把瓶子放在金银花根部时,我们的心中莫名地生起神圣感。

  从昔日的石旮旯到米粮川,再从米粮川变为如今的金银山,冷洞村这个让石头开花的村庄记录着冷洞人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不断进取、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2010年4月4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冷洞村视察工作,干部群众砸石整地、在石漠化山崖上种植金银花的奋斗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温家宝总理动情地说,冷洞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就是贵州精神。这种精神比创造的财富还要宝贵、还要长远。无论是抗旱救灾,还是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都需要这种精神。“一个基层干部把群众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他用很朴实的语言,给我们上了一课。”

  冷洞村人走出了一条从穷到富的脱贫之路,山野间回荡着他们高亢的奋斗之歌。他们的自信让山石俯首称臣,他们的辛劳让金银花尽情绽放;他们的目光跃过高山,他们的精神成为全贵州人民的精神。

  一个小小的山村,就这样为世人瞩目。

  上午是精神的洗礼,中午是文化的滋养。

  在纳灰村,我们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八音坐唱。舞台很小,那些摆件看似无意摆放,但能体会到设置者的用心,浓浓的布依族风情比比皆是。简朴的舞台,没有华丽的布景,屋顶漏下的阳光就是灯光。就是这样的舞台,同学们争相上去照相,近距离感受布依族风情文化,让瞬间定格为永恒。

  八音早在唐宋时期就流传于南北盘江的贵州兴义、安龙、册亨、望谟等布依族聚居区一带。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平南乐》中称:"广西诸郡,多能合乐,城廊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弟子,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堪整异,时有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元明时期,八音演唱内容加入了民俗、喜庆的内容,并吸收了其他戏曲特点,大大丰富了演唱内容。到了清代,"八音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据《清稗类钞》)。至此,八音已发展成为曲艺演唱形式。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时期,布依八音曾一度盛行。在盘江流域布依族村寨普遍开设有教乐坊"八音堂",专门传授布依八音技艺,演出八音坐唱的八音队多时达到三百余支。新中国成立后,兴义市布依八音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被誉为"盘江奇葩"、"凡间绝响、天籁之音"、"声音的活化石"、"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音坐唱"的"八音",现在比较一致的解释是指八种乐器,即:萧筒、牛角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表演形式是歌伴舞,舞伴歌。在舞台上是表演,在布依族人的生活中,八音坐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八音坐唱,他们就会感觉到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才是文化真正的力量。

  我们坐在小板凳上,布依族的青年男女为我们表演《迎客调》《哥妹调》《敬酒歌》等节目。歌词,是布依族语,我们听不懂,但我们能感受他们的情绪,他们的魅力。我个人特别喜欢竹质乐器。我总觉得这样的乐器,是有生命的。我感受到的不再是吹奏者的气息,而竹子本身的呼吸。八音坐唱的唱腔自然是源于布依族人的独特的嗓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化一方的嗓音。我对各地的嗓音没有专门的研究,只是凭直觉和习惯性的思维认为,布依族的唱腔处于高亢和低柔之间。我的理解是,黔西南这里没有高山草原,山不高,连绵的山也少;没有小桥流水,但山下溪流不断,吊脚楼也如江南小楼一样风情万种。那么,他们的音质他们的语调他们的唱腔似乎该是上述两种类型的折中。当然,这是我的直觉和猜想,如果有机会,一定与语言或民歌专家聊聊此事。

  在他们的表演中,我曾经去后台向他们讨要汉语歌词。过了很久,他们才给我拿一张纸,上面有两首歌的汉语歌词。他们说,有许多歌词会唱不会翻。我还听说,现在许多而依族人能听懂这些民歌,但却不会唱。除了这样的表演的,更多的是用于酒场助兴。这让我有些悲凉。我为这样的文化活化石的明天担忧。

  好在,我也听说,现在当地政府对八音坐唱的传承越来越重视,并有了许多的措施和资助。这又让我有了些许的欣慰。

  就我内心而言,舞台上的表演,我可以不欣赏,我向往这些原汁原味的文化能够重新完全地鲜活地回到布依族人的生活中。由此而推,我也希望我们的许多民俗文化参加重新参与我们的生活。时代在变化,文化在创新,但总有些东西是可以也必须要永恒的。在我想来,我们的许多风俗就属于此。

  下午,我们曾在一棵大榕树下小坐。听当地人的口气,这棵树很出名。没别的,是它的年头长,好几百年了。榕树很茂盛,一点也看不出历经近千年的风雨飘摇岁月侵蚀。我们坐在那儿,有点在喝茶,有的在吃水果,有的闲聊,有几位居然还忙里偷闲玩起了扑克牌,打的是双勾,有备战比赛之意。不知为什么,我们说话的声音都很小,眼前的大榕树仿佛成了我们极其尊重的一位老者。我们怕我们的胡言乱语大嗓门惊动了他老人家?还是他的气定神闲让我们的灵魂安静了下来?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相信,大自然有时真有神奇的力量,不一定是超能力,但一定可以感染我们的心灵呼唤我们的灵魂左右我们的情感。

  晚餐是农家乐。小院子不大,院门上鲜花簇拥,生机盎然。这是三角梅。院外就是水稻田,有百姓在插秧在劳作;远处是民舍,真正的田园风光;再远处是座座青山,若隐若现,像一幅幅水墨画。不知道“水墨金州”的称呼,是不是与这有关。

  别看这院子小,主人也相当的普通,可胡锦涛总书记来过。一面墙上还有胡总书记来时的大幅照片,好几个同学争着在照片前拍照。饭前,主人让我们学着打糍粑。方法很简单,但非常有趣。吃着亲手做出的糍粑,我们的感觉很新鲜,滋味很浓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