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作品评论 >> 正文

地气、锐气与勇气(白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18日10:37 来源:中国作家网 白 烨

  一边恪尽职守地承担着异常繁重的公务工作,一边坚持不懈地从事着自己喜爱的文学写作,这使得地厅级领导干部李发锁的小说写作,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景象,那就是接地气、有底气,读来回肠荡气,读后令人奋起。他新近创作的长篇新作《官司》,题材既有着他一贯的不避锋芒的锐利,题旨也更见入木三分的深邃。联想到这样有胆有识的小说作品出自于一位官员作家之手,我很感惊异,更至为纫佩。

  《官司》乍一看来,头绪较为繁杂,人物兰艾难分,但其主干故事,实际上就是一桩争执不下、诉讼不断的地产案子:阳和县阳北镇做服装生意的小业主刘玉山、曲云莲夫妇,想在镇上找个地方建个小店铺,相中了镇东街的一块凹地。几次去求镇长助理毛亩,终于在他帮助下批了地、办了证、交了款,如愿建起了“玉莲裁缝店”。但年轻气盛又格外霸道的镇城建所所长王龙一,听信了看风水的刘瞎子“凹地聚财”的说法,也看上了这块已被刘玉山夫妇捷足先登的东街凹地。他先是通过精心伺候镇党委书记刘太林,做通了刘太林书记的工作;又经过暗中交易,买通了镇长助理毛亩,与承建商黄达宝设局“一女二嫁”,硬是强行把刘玉山夫妇的裁缝店占去了一半。刘玉山夫妇坚决不服,王龙一也决意不让,由此引发了长达8年的马拉松式的诉讼官司。事情的蹊跷之处在于,明明是刘玉山夫妇循规买地在先、王龙一强行占地在后,但刘玉山夫妇就是怎么也打不赢这不该输的官司。

  作品里的刘玉山、曲云莲夫妇,为人是本分的,做事也是守法的。他们相信自己是有理有据的,也相信国家法律是公正无私的。但殊不知王龙一既有镇党委书记刘太林的积极支持,又暗中收买了镇长助理毛亩,在原始证据上就被以假乱了真;随后,王龙一又让生身父亲、县民政局沈局长亲自出马,打通了县法院常务副院长汪方的关节,于是一个封堵刘玉山夫妇的“大墙”就构筑得结结实实。这样一来,刘玉山夫妇他们所面对的,并非是王龙一单一的个人,而是官官相护的一大堆各级官员、环环相扣的一连串行政体系。因此,官司虽经三级六判,历时8年,但每次都是刘玉山夫妇最终败诉,王龙一最终胜诉。是非既颠倒,黑白又莫辩,刘玉山夫妇被逼无奈,求告无门,只好走上上访之路,从县到市,从省到京,身份也从官司当事人变成上访专业户,直到被公安系统以“综治”、“维稳”的名义收押劳教。这样一个可悲又难解的人生困局,后因刚正不阿的县政法委书记王大和的介入,才显露出了得以解决的曙光。认真负责的王大和书记,六下阳北,深入调查,费尽周折,力排干扰,终于在土地费欠缴单据和审批日期上发现了马脚,弄清了事情的原委,以证据确凿的事实真相,迫使王龙一等一干人认错服输,还了刘玉山夫妇一个迟到的公道。

  读罢《官司》,禁不住发一句究竟“谁是赢家”的诘问,更会令人一声长叹。8年的地产官司,看似刘玉山夫妇最终赢了,但除了买地、建房、打官司几近倾家荡产之外,还搭上了8年的美好时光,刘玉山的性情变得焦躁不安,曲云莲也因失去老父悲痛不已。三级六判的过程中,王龙一每次都赢了,但造成的后果是正义的司法失去了公正,一方社会失去了稳定,本该为民的基层政体失去了民心。曲云莲在向王大和倾诉冤情时,担心因为他们夫妇没完没了的上访,严重地影响到儿子,甚至使“父母的良好形象在他心中彻底坍塌”。其实,这正是刘玉山、曲云莲夫妇自己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所经历的心理矛盾。那就是,若不是王大和的尽力争取和积极挽救,由王龙一、毛亩、沈宁海、汪方等人联袂构成的行政系统与司法体制应有的公正性,在他们心中也几乎坍塌了。由此,作品进而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王龙一等人的骄横与霸道,绝不仅仅是个人的胡作非为与道德失据。他们凭借着偌大的公共资源和行政权力巧取豪夺,不仅利欲熏心、以权谋私,而且仗势欺人、肆无忌惮。他们能够一手遮天,为所欲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难以约束、难以遏制,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与高度警惕。恶由官为,邪从政出,这真是可怕又可怖的事情。

  作品中的王龙一这个人物,也堪为当代官场中的一个另类典型。他是沈宁海的私生子,又随母生活于王姓铁匠家庭,非常态的成长经历,形成了他自私又偏执的个人性情。他可以在给父母的赡养费中混入假币充数,又可以去为便秘的镇党委书记手抠大便,或强或弱,或诈或奴,他都以获取自己的私利为旨归,只要于己有利,便可不择手段,只要达到目的,就可无所不为。这样残民以逞、劣迹斑斑的恶人,却因善于巴结领导,趋炎附势,带着满身的病菌从城建所长升成了副镇长,并被县里树为“十大优秀干部”。强占刘玉山家的房产一事败露之后,他并没有从失败的官司中反思自我的问题,吸取必要的教训,反而变得更加的无良、无赖与无耻。作品最后的“补记之四”写到王龙一“迷上了数学算式”,算来算去自己在年龄上都比别的干部要多留两年,而“每当结束这荡气回肠的数学演算,王龙一都在心旮旯里声嘶力竭地呐喊:老家伙们,咱走着瞧吧,杀!杀!!杀!!!”这声声刺耳的杀伐之声连连而来,使得刘玉山夫妇官司的赢得、王大和等正义力量的胜利,都带上了一种了犹未了的悬念。干部队伍里有这个不改私心又绝不甘心的王龙一在,安宁只是表面的和暂时的,斗争却是一定的和长期的。“官司”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号,依然是一把悬在刘玉山夫妇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由此人们也可以看出,李发锁创作《官司》这部小说,不仅立足于多年的工作经历与官场经见,把作品故事的根根须须深植于现实生活的热土之中,作品因而很接地气、饱带底气,而且敢于触碰敏感而尖锐的社会民生问题,如干部素质、领导作风与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种种弊端与顽疾等。这里透射出来的,既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更是一种坚定不移的理念,那就是加强社会民主法制建设与推动社会的安定和谐,既密切相关,又刻不容缓。而这看来是异常尖锐的社会问题的揭短与叩问,本质上正是依托着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并以生活与艺术相连通的方式予以形象化的诠释。由此也可以说,李发锁的《官司》,地气背后有锐气,锐气背后见勇气,勇气背后是正气。

  现在的长篇小说,反映当下社会现实的并不很多。而在有限的直面现实的写作中,能像《官司》这样直面尖锐的社会焦点现象与难点问题、勇于又善于揭示官员变质与官场时弊的,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作品,以讲述现实性的故事的方式,表达着作者的所感、所思与所见,同时,它还发挥着写作链接社会、文学联系人民的独特作用,因而值得特别看重,需要积极推介。

  (《官司》,李发锁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