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艺术家访谈 >> 正文

高山仰止 静水流深——访著名人物画家单应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17日09: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沂水欢歌》      常会学 摄《沂水欢歌》
常会学 摄常会学 摄
《乡情》《乡情》
文化学者张志甫为单应桂题字:      高山仰止 静水流深文化学者张志甫为单应桂题字: 高山仰止 静水流深
《逃亡—童年的回忆》之一《逃亡—童年的回忆》之一

  本报记者  常会学  孟  娟  实习记者  周  荃

  单应桂

  单应桂,1933年9月生于山东济南,祖籍山东高密。1949年参加工作,任山东人民出版社美编;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四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

  单应桂说自己是一个热爱绘画的人。“我希望专注于作品,用画笔去描绘这个时代。”当你看到80岁高龄的她铺开纸张,执笔作画的专注神情,便知晓她的心再容不下绘画之外的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之大境,莫过于此。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单应桂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切艰辛与苦难都是宝贵的财富和创作的源泉。”她的一生坎坷波折,却用一颗乐观的心将所有的苦难化为创作灵感,于苦难中品味生活,拥抱艺术。

  单应桂出生于大明湖畔的书香世家,从祖父一代便开始从事教育,父母皆为老师。特别是她的母亲,是一位精通手工、绘画、书法、钢琴的才女,家庭给了单应桂良好熏陶。七七事变后不久,5岁的单应桂随着家人一起辗转流离到鲁西南的乡村。虽然幼时的单应桂不像今天的孩子们可以在少年宫里接受系统的绘画教育,但是少年逃难的经历却成就了她与自然风物和民间艺术的亲密接触:在村子里随着老师练习写大字,在石板上画出同学好友的人物小像,抱着母亲不知从何处淘换来的《芥子园画谱》爱不释手。幼年的单应桂对绘画的欣喜之情宛如鲁西南至纯的民风,流淌着淳朴天然的挚爱。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里,单应桂在民间邂逅了最质朴的艺术精华,剪纸、年画、板画等等这些淳朴而斑斓的民间艺术深深印在了她的脑海中。

  单应桂13岁那年随家人从鲁西南地区逃难到安徽奉先,直至1946年冬才再次回到济南故居。多年的流离逃难生活在她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后来她将这些印记表达在作品里,无论是《山村妇女组画》,还是《童年的回忆》系列,都是她农村生活、逃亡经历的真实写照。1995年单应桂创作《流亡——童年的回忆》,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回顾了抗日战争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她强调画家的职责就是反映历史、反映现实,将一个时代的风貌还原给观众,流传于世人。“作为一个有良心的画家,我有责任用我所擅长的绘画形式,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单应桂如是说。

  师法万象 丹青寄情

  纵观古今中外的集大成者,多离不开自身在专业道路上的苦心求索和前辈名师的受业点拨。在单应桂的绘画道路上,名师指点使她获益匪浅。

  单应桂中学时期正式接触绘画,跟从学校美术老师孔先生学习写生。她很感激孔先生以写生而非临摹的方式带领她入门绘画,“写生需要自己动脑子对所见景物进行删减和构图,可以培养作画人的创造力和对世界最直观的感受。”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年写生时的情境,“我们沿河而坐,河水清澈,旁边满墙碧翠的藤蔓蜿蜒生长,散发出浓浓的生命力,那情那景,实在美极了!” 

  1956年单应桂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画系,师从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等名师巨匠。专业院校的学习经历为她一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叶浅予先生充满生命力的线条、蒋兆和先生的写实笔墨与造型结构,李可染先生的高超构图水平都在单应桂的画作中继承并发扬光大。1958年,单应桂在绘画创作课上将中国画与民间年画巧妙融合,其作品《和平幸福》得到了导师李可染先生的充分认可,并被推选到世界青年联欢节美展进行展出,《美术》杂志封底刊登且发表了她的创作体会文章。这一年,年轻的单应桂在她的绘画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在校期间,单应桂注重创作实践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对老一代名师的理论经验进一步思考和提炼。其中李可染先生的“经意至极,若不经意”,对单应桂有深刻的影响。她说:“纵观古今中外,绘画人生皆是此理,只有在经意至极的修炼琢磨基础上,才能发挥出若不经意的一瞥云淡风轻。”在单应桂的画作中,你可以从人物灵动的眉眼中看出画家的经意至极,也可以从衣袂一角的裙带飘飘感受到那份超脱意境的若不经意。单应桂动情地对记者说:“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是老师赠予我最珍贵的礼物。”带着受业恩师的珍贵馈赠,她的艺术之路走得踏实而长远。

  从专业院校走出的单应桂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而是带着自身的体悟和前辈的滋养,逐渐摸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道路。后期的创作中,她将“学习”二字赋予了更广阔的外延,以自然为师,以农民为师,以民间艺人为师,师法造化,师法本心,继续在绘画路上求索。民间艺术的传承呈现散乱、不系统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梳理散落在民间的艺术精华,1981年单应桂用了3个月的时间遍访我国著名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以及河南朱仙镇等,希望能够从民间质朴的风格里寻得自己的绘画语言。功夫不负有心人,此行之后,她发表了以日记形式论述我国民间年画发展实况的文章《画乡行》,并创作了《湖上婚礼》、《做军鞋》、《母子情》等作品。其中《湖上婚礼》、《做军鞋》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分别获得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二、三等奖。

  单应桂在进行美术创作的同时,还注意对绘画艺术理论进行总结。她认为,许多民间艺术年久失传、濒临灭绝的最大原因在于缺乏理论系统的研究论述与相应的教育体系,缺少文本记录而仅靠民间艺人的口口相传。为避免宝贵的民间艺术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中,1983年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在国内率先创办年画专业,由单应桂担任教研室主任。教学期间,单应桂先后发表了《关于民间木板年画在继承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再谈民间木板年画在继承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等学术文章,就民间木板年画的形式、技法、传承等进行论述,为我国民间年画的传承做出贡献。她说,“固然年画来自民间,不受重视,但我们甘于寂寞,只希望为民族和国家将最传统的东西保持下去。” 

  学无止境,单应桂在绘画的道路上始终没有停止求索的脚步。“人生太短暂了,转眼间我已经80岁了,可是还有很多知识想去学习,想多看、多画一些好的作品。”单应桂说,“就算是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我也还是要画画。我要凝聚着心里这口气,不散力,争取再有突破。”

  质朴无华 敬畏苍生

  单应桂在圈内和学生们心中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工作者和教授,但她却始终保持一颗对艺术、对教育、对故土的敬畏之心。

  单应桂对艺术有着发自本心的敬畏之情,无论是在专业院校进行绘画研讨,还是深入民间艺术采风,单应桂都全力以赴地吸收借鉴。“画画无正经,新鲜就中”,她实践着民间艺人最朴实而深刻的理论总结,不存派别之见,无论是西洋画、中国画,还是民间画,只要能够促进艺术表达,便可以为她所用,融入进她自己的风格。同时她也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广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其他艺术门类的知识,以滋养绘画创作。“艺多不压身,学的越多越有益于在绘画创作中取长补短,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单应桂说。

  著名理论家、原《美术》杂志主编李松评价说,单应桂对当代美术事业的贡献不仅在于艺术创作,还在于40余年对艺术教育事业花费的心血。单应桂对教育事业心存敬畏,兢兢业业,不容半点马虎。本着严谨不苟的教育理念和对学生负责到底的治学态度,1980年,已经为人师、为人母的单应桂专程请假到浙江美院学习南派用墨方法,“我自己擅长北方画派的用线和皴擦,对南方水墨的运用了解不够全面,担心学生学偏了。”自浙江进修回来,单应桂将自己临摹的15幅画作全部放在学校供学生临摹学习。1983年夏,山东美术馆举办丝网版画培训班,为了能够在丝网版画技法中寻得年画教学的出路,50多岁的单应桂再次回到教室,虔诚地向老师学习,“我首先要自己会,然后才可以教学生。” 

  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在日常教学中,单应桂注意总结教学方法,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我在指出学生不足之处的时候会告诉学生改进的办法、永远留给学生希望,不然有的孩子心灵太敏感,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放弃。”在单应桂眼中教育绝不仅仅是画技的传授,更是引导学生们明白人生境界的美丑。她给“艺术趣味”一词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美丑之分不局限于绘画,为人处世、行为举止、穿衣戴帽无处不流露一个人的艺术趣味高低。谈及当下社会的浮躁之风,她语重心长地说:“艺术趣味的培养要从孩子们抓起,让他们从小就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这种谦谦之风绝不能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单应桂以慈母的温柔耐心,以严师的谨慎治学培育了一批批学生,将中国画的精华代代传承。

  单应桂对自己成长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刻感情。她敬畏故土,对故乡饱含感恩之心。2012年到2013年间,她分类整理自己的作品捐献给学校和家乡。“我把创作的60件作品都捐献给山东省美术馆,其他作品捐献给家乡高密和山东省艺术学院。另外还有两张捐给临沂,因为那里是我的艺术创作基地,很多画作的灵感都源于那儿。我的画本身反映的就是山东的人与事,捐献给山东最合适不过。”对于将全部作品捐献给国家,单应桂认为这只是完成了自己应尽的责任,“是国家培养了我,当年国家每个月发助学金供我上学。而且我的老师费了那么多心血教导我,他们的作品都捐献给国家了,更何况是我呢?” 

  人到无求品自高,在这个浮华的年代,单应桂以其质朴无华的赤子之心,用笔墨丹青传达着她心系苍生的大爱。

  笔墨丹青 赤子之心

  本报实习记者 周荃

  采访单老,记者被她的人格魅力所震撼,久久不能平复。单老以一颗赤子之心从事她深爱的绘画,用笔墨丹青还原历史,展现时代脉搏,传达对生命的领悟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单老是画界前辈,却没有一点点架子。她笑容可掬地招呼记者坐下,细数自己的绘画历程。她说,当自己把捐赠的画作一批批运出去时,房间空了,心里也顿时空落落的,仿佛眼看着自己的女儿出嫁,既伤感于孩子离开,也为它们找到幸福的归宿而欣慰。

  今年80岁高龄的单老,依然利索干练,岁月的纹路在笑意里绽放如花,一举一动都透着真诚率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在单老的画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妙趣盎然的人物姿态,更是画中人物眼眸间的丰神韵彩。来自民间、归于民间,接触单老本人之后就会明白为何在她的画中找不到任何流于技巧的炫耀,而是在墨色流转之间溢满质朴的民间情怀。

  画心于物,画物于心。单应桂以一颗不变的初心,在世事变迁的春风秋雨里,笔绘丹青,笑看人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