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资讯 >> 正文

生活里有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14日11:38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晓晨

  生活里有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胡冬林定点深入生活现场座谈会暨作品研讨会”在吉林召开

  “当人类利益与野生世界发生冲突时,我永远站在野生世界这一边”,这是作家胡冬林写在散文集《狐狸的微笑》封底的一句话。20年来,他一直生活 在长白山保护区的原始森林周边,发现火场,救下黑熊,关注松花江治污……密林深处有他的书桌——一棵直径1.5米的大青杨的旧伐根断面;周遭住着他的朋友 ——中华秋沙鸭、鸳鸯、狍子、紫貂……2005年以来,他几乎变成了森林的常驻居民,用散文记录飞禽走兽的命运。

  6月8日,胡冬林带领一行人进入白河林业局宝马林场与和平林场,探访他笔下的“险桥”、“蛇谷”……闷热难耐的林子里,行走对人构成巨大挑战, 一面要留心地形地势、蛇虫鼠蚁,一面要注意各种动物的脚印和植物的模样。行至深处,人群中传来一声惊呼——“野猪”。地上横着一只小野猪的尸体,仅存皮 毛,从附近树干的痕迹可以判断,这里应该是黑熊杀害野猪的“犯罪现场”。“这里是熊出没的地方,我以前写过”,胡冬林说。随行的许多作家、评论家大多都只 在文艺作品里见过此情形,现在,文字与影像同生活的联系就这样呈现在眼前,引发了大家对生活与创作的更多思考。

  如何在实践中处理好生活与创作的关系,作家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方式深入生活,他们的创作究竟水准几何?6月9日,由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吉林省 作协主办,作家杂志社承办的“胡冬林定点深入生活现场座谈会暨作品研讨会”在吉林省白河林业局召开。这也是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组织的第一场“生活与创作” 系列座谈会,作为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此类座谈会将长期举办下去,从而引导作家真正“下得去,蹲得住,有收益”。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主任孙德全、吉林省作协主席杨廷玉、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白轶民、《作家》主编宗仁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位作家、评论家与会。

  回到作品诞生处,回到生活本身

  回到作品诞生处,回到生活本身,是“生活与创作”系列现场座谈会的主要特点,这也是中国作协在新形势下对组织作家定点深入生活进行的又一次探 索。与其他座谈会相比,“生活与创作”系列座谈会更强调现场感,除评论家外,作家深入生活的采访对象、山中友人以及参与此项目的其他作家也与会探讨。

  如何对待生活、对待人民、对待这个变化的时代,是每一个作家都要面对的课题。白庚胜在讲话中谈到,自2010年中国作协实施定点深入生活制度以 来,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在创新、丰富定点深入生活方面不断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胡冬林的经历及作品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沉热爱,彰显了作家深入生活的 生命力。作家要意识到生活的丰富博大,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几年来,定点深入生活制度得到了中宣部文艺局的高度重视。白轶民说,中国作协不断创新思路方法,在“下得去,蹲得住,有收益”上下功夫,让一大 批作家通过这一项目收益良多,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希望作家通过深入生活展开创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回报生活。

  “这种研讨会不是就作品谈作品,它和作品本身一样是紧贴生活脉搏的”。孙德全谈到,在作家采访、创作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梳理,在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上有诸多问题需要理清,他们的作品也需要关注、评论。作家深入生活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有意识的过程。此外,在深入生活中增加阅历、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培 养对真善美的感悟能力,比单纯获取素材更加重要。

  从生活中寻找、发现,能纠正作家对生活的某些片面看法。作家王松谈到,生活是作家最好的老师,有生活底色的作品才能有生机和活力。作家李浩认 为,好的小说都是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生活让写作具有庞大根系。生活又是复杂而有歧义的,捕捉和记录下生活的细节,也会使作品获得意外的厚重。

  “我的位置在白山黑水之间”

  从小在乡村长大的胡冬林一入长白山就如鱼得水,只要有人说起来,他就能几天几夜都讲不完,这些故事可不是生编硬造的。自1995年起,他每年都 自费进山,跟猎人、采山货者交朋友,戳穿盗猎者的诡计,跟着老山民辨识动植物。2010年,中国作协将他列入第一批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名单,他继续在长白 山一带深入生活,创作以自然生态为题材的散文作品。“我的位置在白山黑水之间”,胡冬林说道,写城市文学我没什么优势,因为对城市缺乏深入体验,我熟悉的 就是这片原始森林,这里有只有我才知道的秘密。定点深入生活是长期的、连续的,就我自己来说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这个过程存在各种困难,必须做足功课,学 会忍受孤独、抵挡诱惑、不怕吃苦,持之以恒才行。

  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关爱,始终是文学的重要母题,善待生命、保持生态多样性等都是其中之义,也是胡冬林生态散文的主题。杨廷玉认为,胡冬林植根深厚的土壤,他用纯真无邪的眼睛观察着四周,显示了他敬畏生命、崇敬自然的态度,作家艺术家应该用文艺作品诠释这些。

  人与动植物的关系复杂深刻,蒋子丹觉得胡冬林是一个值得敬佩的行动者。“我们一方面对动物们倾注感情,一方面又无法逾越物种之间的障碍。”胡冬林找到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释放这种复杂的情感。

  “他有一张独一无二的书桌,他是森林的公民。”张未民认为,自然意识、生活意识成为胡冬林的创作动力,“他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观,即生活不仅是人的生活,而是囊括一切生命的”。

  大于文学的生态散文创作

  就在这原生态的书桌上,胡冬林写下了《狐狸的微笑》《青羊消息》《约会星鸭》等,为正在消失的物种“立此存照”,思考导致这悲剧的罪魁祸首,警示人类停止对森林的侵袭破坏,让森林属于真正的主人。他的散文不仅具有文学意义,更具有文化和生态意义。

  评论家雷达提出,胡冬林的创作是“大于文学的”,其作品不仅是文学文本,更是一次“保护生态”的行动。他把自己完全融入森林,不是从外部表现森林,而是由内及外地书写那里的生命,其写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已融为一体。因此,他的作品充满忧患意识,饱含捍卫生态纯洁的忧思。

  作家对生物的尊重体现了他的良知与责任,尹汉胤认为,胡冬林把关注点放在动植物上,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写作。他放弃一切走入山林,跟生物对话,还原了人类看听的感知功能,这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创作。

  “文学的主角不仅仅是人,文学是生命之学”,胡平谈到,胡冬林多年来对价值的坚守让人感动,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文学题材应该进一步扩展,深入到写动物、生灵、人与动植物的友情中去。

  好作家凭一本书、一篇散文就能让读者记住,作品的文学性是其艺术品质的重要指标。诗人韩作荣认为,胡冬林对森林生态的关注是独特的,但更重要的 是如何通过语言恰切地表达出来,写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生活对作家至关重要,但还需要从生活中提炼出精华,以文学作品表现出来。

  评论家彭程提出,胡冬林进行的是孤寂的写作,他始终坚持纯正的内心写作,将声音汇入到中国自然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入形象的描绘描摹出一幅森林画卷,兼及生物、文化、历史的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胡冬林笔下的那些生灵总有着自己的面孔,作家张守仁以《狐狸的微笑》为例,谈及其散文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较为融洽。他的作品“题材独特”、“写法独特”,因此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据悉,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还将继续关心和支持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的创作和生活,关注并推荐其中涌现的创作成果,近期还将对获得支持的作家们的最新成果进行研讨,使之成为发现人才、推介作品的有效渠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