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历史的求索与反思——读《河北现代戏剧文学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13日15:01 来源:中国作家网 赵惠芬

  河北戏剧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河北多样的文化形态,灿烂的文明史,孕育产生了中国戏剧最早的因子,这里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傩戏——武安傩戏;这里在中国戏剧的巅峰——元代,为中国戏剧贡献了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等戏剧大师,更有真定、大名两个元杂剧中心。在“花部”兴起后,这里先后诞生了河北梆子、评剧、老调、丝弦等近40个地方剧种;中国话剧——文明戏在这片土地滥觞。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河北戏剧都和着时代的节拍,沿着自身的足迹发展着,书写着自身独特的历史。也许,正是因为这里的戏剧文化灿烂而又繁杂,长期以来,各种戏剧研究成果琳琅满目,但却没有一部系统的河北戏剧史来描摹和记录下河北戏剧发展的明确轨迹。这种有意无意的忽略,无疑造成了戏剧史完整性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正如《河北现代戏剧文学史》开篇指出的,“中国的戏剧史,如果没有河北戏剧的参与,将会是暗淡无光的戏剧史”。由庞彦强、崔志远等编著的《河北现代戏剧文学史》的出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具有了填补河北现代戏剧史空白的史学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戏剧是综合艺术,而剧本始终是戏剧的根本。一部戏剧史,首先应该是一部戏剧文学史。《河北现代戏剧文学史》并没有刻意在历史分期上进行“创新”,而是沿用史学界普遍采用的历史分期,以“启蒙新潮时期(1909-1937)”、“战争洗礼时期(1937-194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四个阶段,对河北地域内创作和产生的戏剧文学作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历史梳理,将宏观把握和文本细读相结合,对各个历史时期河北戏剧文学的代表作品进行客观评判和深刻反思,将作品与作家放在当下的历史现实中进行考察,进而勾勒出河北现代戏剧发展清晰的历史轨迹和脉络。戏剧文学的高度和深度,决定了戏剧的高度和深度。河北现代戏剧从“五四”前后文明戏诞生为滥觞,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为民族”的思想主线。在各个历史时期,无论是“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运动,还是抗战时期的民族救亡运动,乃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河北戏剧创作都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追求和倾向,紧贴现实,甚至把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当作“战斗的武器”,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河北戏剧也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取得很大的成就。“大众的接受方式决定了戏剧的形式。在残酷的抗日战争中,人民大众要边生产边抗日,戏剧不仅是艺术,同时也是一种鼓动和宣传”。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河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河北现代戏剧文学史》将历史上曾经归属河北的天津等地也划归到河北现代戏剧史叙述的范畴,因此,南开新剧、文明戏成为河北现代戏剧的滥觞。这是一种科学历史观的体现。

  《河北现代戏剧文学史》体现出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紧紧围绕戏剧艺术的本体,即表演艺术的特质进行戏剧文学史的描述。从清代康、乾以降“花部”兴起后,中国现代戏剧就进入了表演为中心的历史阶段,表演艺术风生水起,百花争艳,占据了戏剧的大半边江山。很多著名演员参与到戏剧文学的创作中来,有的甚至担当起戏剧改革与创新的先锋和主导。这在河北戏剧创作中表现更为突出,评剧的主要作家成兆才本就是莲花落演员;最早创作了“时装新戏”的“响九霄”田际云是河北梆子的泰斗级表演艺术家……因此,这一时期的河北戏剧文学与表演艺术“教学相长”,互相促进,成为河北戏剧的一个新高峰。戏剧文学毕竟是要通过表演体现在舞台上的“文学”,《河北现代戏剧文学史》始终很好地把握住这一特性,在对戏剧文本进行细读的同时,兼及舞台呈现效果,使读者对剧目能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

  《河北现代戏剧文学史》还贯穿着明确的反思意识和现代性观照。书中不乏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如对熊佛西的农民话剧实验的评述:“熊佛西的农民话剧实验,不仅对当时也对后世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任何艺术品种……如果失去了最为广泛的接受群体,那么剩下的只是一条没有前景的死路。”正因为河北戏剧始终是“贴着大地飞行”,其局限性也很明显。作者在充分肯定成就和贡献的同时,对剧作存在的历史局限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不用说对成兆才等民间艺人出身的剧作家的创作,既不拔高,也不贬低,能给予客观的评述,就是对影响极大的宋之的等的作品,也不讳言其局限和不足。如对其代表作《武则天》,作者写到“该剧的情节显得抽象、单调,缺少厚实、博大的气势,除了武则天外,其他人物比较苍白,虚弱如飘忽的影子”;“话剧艺术作为一种外来艺术也随着解放区戏剧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并完成着她在中国的乡土化和本土化历程,取得非同凡响的成就。”但书中也指出了明显的不足,“主题的单一性,情节的单纯性,冲突的明确性,语言的直露性,人物形象的扁平性等”。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戏剧创作,作者明确指出“创作主体性缺失、主题立意和叙事结构套路化形成的雷同,是这一时期几乎所有反映现实的作品共同的尴尬。这种尴尬固然是政治教条僵化戏剧创作的例证,更是社会变革与戏剧创作心理完全不合拍的深刻反映”。

  秉笔直书,方为信史。著者这种不文饰、不雕琢的学术态度,使《河北现代戏剧文学史》具有了更高的史学和学术价值。(赵惠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