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科班出身不靠打 评纪录片《京剧》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13日14:42 来源:京华时报 伍铱铱

  看过《京剧》第三集《借东风·传承》后,很想说一句——煽情不是纪录片的特长,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本集有几处史料明显有误。第一处是讲富连成科班(前身为喜连成科班)的第一批6位弟子皆为孤儿。仅以陆喜明的身世就能证明“孤儿说”错得离谱。陆前辈出身梨园世家,是昆曲老生陆长林之孙、小生陆连贵之子、富连成教师蔡荣贵之外甥。第二处是将马连良先生奉为继谭鑫培之后公认的“京剧史上最为全面的老生大家”。马连良是最优秀的老生,是舞台艺术的大师,但老谭之后最全面的老生应是余叔岩先生,他文武全能,且对声腔艺术研究极深。相较之下,马大师的武戏略有逊色。第三处称叶春善在富连成科班培养了“喜连富盛世”五科学员,再后来的“元”字辈到1935年底叶先生去世时,已经有人入科学习了,所以至少有六科学员。

  在重点讲京剧传承的这一集,把叙述的一大重点落在师傅打徒弟的“打戏”上,也非常不妥。旧时代的科班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规范,棍棒底下是能出“角儿”,但这不是师傅授艺的重点。这一集里假若没有王金璐老先生对“打戏”的一句感激,恐怕多数观众会被痛哭失声的“控诉者”所迷惑,以为科班就是打孩子特别狠的地方。为何不把纪录的重点放在对科班教学方式的考察和介绍上?实在让人感到疑惑。若将标准再提高一步,编导完全可以采访拍摄到科班教出的名演员,请他们对科班教学的优劣做点评。

  京剧200多年的发展史,是靠一代代演员继承、发扬而来。如果要讲传承,至少也应该开门见山、严肃地告诉观众,学艺并不是只有科班一条路,还有家传、拜师等其他途径。很多科班毕业的演员以后还会再去拜师以求提高,科班应该说是大规模培养戏曲演员的主要方式。以梨园世家子弟梅兰芳为例,他学习京剧除家传外,还拜过很多老师。梅大师是曾到过喜连成科班“进修”, 但这不是他掌握技艺的主要渠道。

  在本集中,编导将富连成科班与中华戏校作为两条叙述的线索,时而平行、时而交叉地介绍它们在培养人才方式上的异与同。以这样的视角来组织内容当然可以,遗憾的是,仅仅浮皮潦草地讲了讲培养多少演员,蜻蜓点水地点了点两家之间的明争暗斗,使得《借东风·传承》流于形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