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从灵魂出发,抵近文学的“圣天门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03日10:36 来源:兰州晨报

  他曾是一座小县城里一名阀门厂工人

  在这里他就为自己构筑了文学梦想

  他坚信在这个世上有一种写作是为灵魂而歌

  古人云:惟楚有材。此言不虚,刘醒龙就是从荆楚大地走出来的作家。

  刘醒龙祖籍湖北团风县,一岁时来到大别山腹地的英山县石头嘴镇,在这里辗转读完小学和中学。不断变换的小镇与村落,各种深刻的民间故事的流传,无疑会在他心里产生比同龄人深厚得多的积淀,也为他后来迈向文学殿堂之路铺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石。

  在高中毕业两年后的1975年,刘醒龙成为一名阀门厂工人,而且在厂里一呆就是十年。用他的话说,在工厂的这段时光锻造了他的近乎不锈钢一样坚韧的神经。其间他为自己描绘了一个普通青年的人生梦想:将自己的一生交给文学。他相信生命在于奋斗,相信自己所设定的那个目标,是青春与灵魂的一场约会。

  1992年的《青年文学》相继在第一期和第五期上重点推出了刘醒龙的中篇小说《村支书》和《凤凰琴》,引起轰动。此后,刘醒龙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武汉市,成为市文联专业作家。进城后的刘醒龙,先后写出了引起巨大反响的中篇小说《分享艰难》和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因为这些作品的问世,文学界评价他是“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

  2011年,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小说通过一群民办教师难以转正的悲剧命运对社会现实进行了严厉的拷问。对刘醒龙而言,创作《天行者》,实质上也是人到中年时对命运的一种参悟行为。

  用小说的形式,刘醒龙寻找着通向文学的“圣天门口”的路。对于自己的创作,他有过总结:“我的文学创作明显地存在着三个阶段。早期的作品,比如《黑蝴蝶·黑蝴蝶》、《大别山之谜》是尽情挥洒想象力的时期,完全靠想象力支撑着,对艺术、人生缺乏具体、深入的思考,还不太成熟;第二阶段,以《威风凛凛》为代表,直到后来的《大树还小》,这一时期,现实的魅力吸引了我,我也给现实主义的写作增添了新的魅力;第三个阶段是从《致雪弗莱》开始的,到《圣天门口》。它揉合了我在第一、第二时期写作的长处而摒弃了那些不成熟的地方。”

  刘醒龙曾说,“对写作者来说,明白灵魂,有灵魂的存在,会是一种很好的感觉,说明人对那些与生俱来的东西还心存敬畏。”他始终保持谦逊的本色,将一颗敬畏、悲悯的心安放于民间的大地上,无比虔诚地仰望并一步步抵近文学的“圣天门口”。

  刘醒龙:天职是写作者的灵魂所在

  作家刘醒龙从藏地采风归来,5月24日途经兰州小驻,当日至本报做客,畅叙人文,即兴挥毫。次日,经叶舟引荐,记者在其下榻的宾馆见到他。身着暗红格子衬衫的刘醒龙,言谈间,谦逊中透出南方人慢悠悠的锋利,也有疲惫,一再表示从高原回来有些“醉氧”。

  晨报:《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在获奖感言中,你提到作家创作中天赋以外的“天职”,是怎样一种写作状态?

  刘醒龙:写作不完全是私人的事,不能尽玩小聪明,需要内心的修炼。人生短暂,人不仅有享乐,还有诸多奋斗、挣扎。这样才能将生命能量发挥到极限。

  对于写作,天赋无疑是很重要的,但天赋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天赋之上,还有无限的天职。天职是写作者的灵魂所在。

  晨报:你曾说“对一本好书不能一口气读完”。能不能借此机会分享一下你的阅读经验?

  刘醒龙:当下大多数读者还滞留在浅阅读层面,这样对精彩、深刻的内容易于忽略。我本人喜欢在旅途中读书。读一些专业性强的、具有挑战性的书。比如最近在读“青铜的历史”,孤单的时候更容易进入自己的世界。

  年轻人读书要趁早。像做许多事情一样,青年时期精力旺盛,记忆力也好,更需要多方面的积淀。

  晨报:你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两个关键词是故乡和灵魂。想必对此你比常人有更深刻的体会?

  刘醒龙:故乡是一个人感恩的依据,一个人依赖的根本所在。因为你的文化之根就在那里,那是关乎你生命的记忆。

  关乎灵魂的写作,不是东写一笔西写一笔,不是流于轻的、时尚的、流行的,而是要有所追求,是富于生命力的写作。诉诸灵魂的写作才会有出路,才会有归宿。

  晨报:叶舟写过《阿卡刘醒龙》,看得出来你们私交甚好。甘肃作家中,你还关注哪些作家?

  刘醒龙:甘肃写得好的作家有许多,比如马步升等。

  晨报:作为《芳草》的总编,你平时应该很忙的,平常怎样安排自己的写作时间?

  刘醒龙:看稿、审稿会占去许多时间,而且其中一些时间是被浪费的,因为有些稿件真的没有达到发表的水平,这意味着你在进行一些无效的阅读。当然,看稿子就是一个大浪淘沙、沙里淘金的过程。有时会很郁闷。但这也是做人的天职,你有必要回头关怀渴望成长的年轻人。  晨报:近期有在进行中的创作吗?

  刘醒龙:在写一个长篇。

  晨报:方便透露一下哪方面的题材吗?

  刘醒龙:这个暂时还不能说。

  本报记者 张海龙

  ■刘醒龙代表作

  9《燕子红》重庆出版社2013年版

  8 《圣天门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7《天行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6《弥天》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5《痛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大树还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威风凛凛》作家出版社1994年版

  2《秋风醉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凤凰琴》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