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池莉专访:我们的教育都让孩子“立”不起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31日10:47 来源:长江商报

  池莉:我是母亲,我要抵抗,就这么简单

2007年,女儿亦池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池莉送她一件新红裙庆贺。出版社供图

  长江商报消息 池莉新作《立》反思中国教育

  女儿5岁时,她写了《怎么爱你也不够》;女儿18岁上大学时,她写了《来吧孩子》;现在女儿硕士毕业踏上社会完全自立了,她的《立》也出版了。

  我省作家池莉的最新散文集《立》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与之前的写作不同,《立》记录的是全过程,也是她送给女儿吕亦池的成年礼。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所有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顺利踏上社会,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长,既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也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

  “秀孩子与夸孩子,是自己挠腋窝的痒痒——自己特舒服,别人看着不雅。我的《立》,不秀也不夸,只是恨教育。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与食品一样含毒太多,我是母亲,我要抵抗,就这么简单。”池莉如此解释自己的写作初衷。她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回顾了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的点点滴滴,并反思了中国教育体制本身。

  长期为女儿亦池“打掩护”,池莉被副校长“约谈”了

  这些年,池莉和女儿一起“抵抗”、“颠覆”过很多中国式的教育观念,颇为辛酸。最早的时候,朋友劝池莉,学习成绩要从娃娃抓起。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考虑,池莉放弃了跟随潮流给女儿报培优班的想法,而是顺从孩子的天性,让她在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她确信自己没有错,一周岁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多学会了读写算,并不等于就更加接近了将来的理想。在她心目中,“让孩子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自然地获得这个阶段应该有的成长经历和经验(包括教训),这就是教育。”

  在亦池的小学阶段,池莉对她的快乐生活进行了坚决的捍卫。除了让女儿尽情地玩外,池莉坚定不移地为她实行了“9点半就寝主义”,经常有作业没做完,会为她主动写假条和签名给老师。因为长期这样打掩护,池莉被副校长约谈了。可以想象,只一番关于孩子贪玩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的演讲就把副校长说得脸都绿了。

  亦池考上武汉的一所重点高中后,除了紧张的大战临头的气氛、繁重的课程和超大量的作业外,网瘾和早恋被视为孩子的洪水猛兽,被学校、社会和家长进行着大规模的联防和围剿;为了“备战高考”,德智体的全面教育被完全放弃了。这些都让池莉强烈地不能够同意和接受。联想到日益体制化、官僚化和商业化的中国大学教育,她们越来越觉得就眼前的教育体制而言,遭遇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条路行不通了,那就择校留学吧。这对母女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相当高的门槛——撇开所有留学中介,由亦池自己直接考察适合自己的英国中学,并且直接投考。当年亦池才16岁,独自一人走向了国外,走向她中意的中学。

  如今,女儿从世界一流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完硕士课程,毕业了,也能在社会上立足了。池莉坚信“我们做对了”,觉得很庆幸,也很开心,“也算一把含笑的辛酸泪——天啦终于抗住了当下的教育!”

  她在自序中感叹:“以前书写过的那些困难在当时似乎难以逾越,一路走来被教育潮流和身边舆论所左右的焦虑和操心,那些不快、争吵、激愤和暴怒,现在终于知道如何举重若轻地去对待了,可惜我只能生养一个孩子。”

  “我必须溺爱我孩子虚弱的地方,

  好让她适应这个专横跋扈的社会”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纯粹是一个完全不能够成立的狗屁逻辑。因为人生根本就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更没有什么整齐划一的起跑线。”“我必须溺爱我孩子虚弱的地方,我必须以溺爱增强我孩子的软肋。好让她逐渐适应这个专横跋扈的社会,适应竞争社会弱肉强食的环境。”随着新书《立》的出版,书中类似的话被媒体、读者奉为经典教子理念,常在报刊和网上转载、引用。

  在书中,池莉提出最有效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世界,父母得用心爱孩子,悉心发现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才能,分享他生长的每一个阶段以及时时刻刻。只有营造一种更为亲密更为知心更为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孩子才有可能健康成长,立于不败之地。

  亦池的英国学业进展顺利,期间还“玩票”似的独立翻译出版了一本外国小说。池莉感到由衷喜悦,认为自己的最大收获是,坐享其成,轻松当妈妈。

  “孩子在我们眼里,永远是一座冰山;我们永远只能看见浮在水面的一部分,尖尖的小部分;他们更大的部分、更多的内容都掩藏在水面之下;孩子越长大越是这样,因为她是一个独立的人,她有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自己的需要和主意。”正是因为如此,池莉时常告诫自己要相信孩子,要做一个该放手时就放手的妈妈。

  本报记者 卢欢  

  池莉专访:我们的教育都让孩子“立”不起来

 池莉新作《立》。

  长江商报消息 我们的教育,都让孩子“立”不起来

  锐读:您女儿亦池毕业后居住在英国伦敦么?她现在靠什么自立?她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么?对未来生活有何打算?

  池莉:我女儿硕士毕业后就上班了,靠工资自立啊。事实上她念书期间就找到了工作,早就在实习和上班,获得的报酬足够她自己吃饭,获得的经验也足够她再找别的工作。在英国,只要愿意劳动,没有养不活自己的。我这孩子比较憨,到现在为止,除了一直都知道自己喜欢玩,还没有发现别的爱好。她不计较也不要求工作是自己必须喜欢的,她的观点是:工作就是做好份内事情并获取报酬。实在不合适就换一份工作。

  未来生活打算?我没有为她设计,她自己似乎也没有太具体的设想。她认为未来既不可预知,也就无须设想,我完全同意她。我也就不用替她找工作,不用到处求人,乐得轻松自在,挺好的。

  锐读:《立》这个书名是您定的么?何为“立”?

  池莉:书名《立》当然是我取的。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可以自立于社会了,就算是“立”了。“立”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毕业,专业文凭不算“立”,只有孩子靠谱了,懂事了,达理了,身心健康,能够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父母可以彻底轻松和放心,这才算“立”。

  锐读:亦池从出生到如今硕士毕业走向社会,这个过程花了23年,您以这场写作来观照她“立”的全过程,与之前的写作相比,有什么别样的感受?

  池莉:我写“立”,是恨教育。现在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的还是社会的,都让孩子立不起来,一个孩子拖累父母一辈子自己也久久地不得其所,这算啥事啊?!

  对孩子的教育就是生活方式,

  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锐读:您总结说,最好的教育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怎样的生活方式才能造就好的教育?都说现在国人的物质丰裕,精神匮乏,在这种环境里,教育是否更需要强调精神生活?

  池莉:对孩子的教育就是生活方式,物质的精神的,是一个统一体,不可偏重。国人的物质丰裕又是一句瞎话,坏的食品坏的医疗坏的教育等等,越多越糟糕,越多越贫瘠。这样的物质方式就是这样的精神方式决定的。

  锐读:您希望女儿形成怎样的一种金钱观?在这方面对女儿都是如何教育的?这一点,您书里似乎提到的不多(也有提到她用钱比自己还节俭抠门)。像她通过翻译《致我离家出走的女儿》得到一笔不低的版税,怎么花,您提过建议么?

  池莉:节俭是永远的美德,无论有钱还是没钱——我一直这么教育孩子,教育到她现在比我还抠门,连所有购物袋都积攒着,反复使用直到坏掉。我买东西首先看自己喜欢的,她首先看价格标牌。她的稿费和工资怎么花,我不知道,也没有问过,人家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隐私嘛。不过我知道她绝对不会乱花,就是在听音乐会、看歌剧、旅行等方面比较舍得花钱,其他不会——金钱本身没有意义,要看用在哪里——这也是对她的教育,花出去的每一个铜板,都要能够激起身心真正的愉悦,这才算富翁。

  咱孩子的定位就是普通人,

  让她经历普通人该经历的一切

  锐读:在您看来,中国教育中的“毒”有多深?有些网友说,有一定经济条件和地位的人才有能力抵抗,而普通人只有痛恨、无奈。您觉得作为一个母亲,或者一个孩子,想以自己的方式对抗这种现实,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能力?

  池莉:中国教育之毒,猛于虎也,吃人啊!多少孩子多少家长的精力、心力、财力被吞噬了,最后啥结果呢?最后结果是即便上班了也还是要靠父母买房娶妻,即便生儿育女了也还是靠父母带孩子,工作中还充满焦虑、疲惫、潜规则,但已经发现体力不支了,生病了,各项指标高上去了。

  教育理念和方式,并不靠经济条件和地位来决定,现在所谓富二代官二代教育失败的多得去了。任何人都可以确立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只是你是否想到了?是否想透了?是否做到了?

  锐读:书中专有一节讲“孩子的强大超出想象”,您感叹孩子比自己想象的更有生存能力。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发掘孩子生长和生活的智慧和能力。是不是像你们那样,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实行几条原则,养成一定的生活习惯,才会更有效?

  池莉:做父母的一定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应该怎么做父母,你得根据自家的条件和特点,营造一种更适合自家孩子的生活方式。教育首先是你们自己家的生活方式。

  锐读:据您的讲述,“我们是60分万岁主义者:少一分流泪,多一分太累”,女儿一路走来一直是有惊无险,大考都是险过。这恐怕跟您认定孩子不是天才,只是普通人有关吧?您怎么理解“出类拔萃”、“潜力”这类词语?您内心里有将女儿与谁对比过么?

  池莉:为什么要跟别人比?我从来不!也许做母亲,首先要过的一关是:驱除自己虚荣心。如果你是真爱自己孩子,那么:你的孩子就是最好的!社会上任何的荣誉、夸赞、所谓出类拔萃之类东西,都是身外之物,咱做母亲的不要!咱这个母亲就是孩子遮风挡雨的港湾,不可以让任何身外之物来压抑自己孩子!至于孩子自己乐意怎么奋斗怎么努力,那咱做母亲的,坚决支持就好。咱孩子的定位就是普通人,让她经历普通人应该经历的一切,普通人能够吃的亏,咱孩子都应该能够吃下去。对孩子普通人的定位,也正是一种教育。

  现在的教育异象,

  小说的虚构已经苍白无力

  锐读:您在前不久的母亲节时说,不管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多沉重,我们绝不被压垮,我们坚决要用自己的脑袋做自己想做的母亲。我已试过,可以的。让自己和孩子都幸福,就需要特立独行,走自己的路,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可以这样说么?

  池莉:是的。我们的不幸往往在于我们是为别人活着的,老是在想:别人会怎么看?怎么别人都那么做?会不会被别人笑话?我们就要比别人强!如果你真的能够放弃别人,只想自己的孩子合适不合适,就可以了。

  锐读:您的同事、武汉作家徐世立去年出了本纪实文学作品《一个孩子的战争》。他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像您、王朔、《哈佛女孩刘亦婷》作者刘卫华等出过教育子女书的作家、编辑,几乎都是在作品里写成功的女儿,奇怪的是很少人写教育儿子的经历,更没有人写失败儿子的经历。你觉得这个奇怪么?您是否认为,他专写家庭教育中的苦难和拯救与您自己写的有所区别?

  池莉:孩子就是孩子,教育就是教育,性别不重要。我只注重教育本身。

  锐读:从《怎么爱你也不够》到《来吧孩子》,再到这本《立》,都是反映您陪同女儿一同成长的自传性纪实作品。有没有想过用小说,也就是虚构的手法来写家庭教育这个话题?

  池莉:不会写小说的。现在的教育异象,小说的虚构已经苍白无力。

  锐读:很多女性在职场和男性一样奋力打拼,把自己的前途道路设计规划得特别长远,却唯独没有留出生孩子这个环节。您对她们有什么话说么?

  池莉:孩子嘛,想要就要,不想要也可以不要。假如我的育龄是现在,是眼下,我大概也会选择不要孩子。这与个人前途、设计、规划都无关,只与教育、食品、空气、医疗有关。

  本报记者 卢欢 采写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