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作品展示 >> 正文

王小东:为何中国拍不好科幻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29日10:05 来源: 环球时报

  好莱坞科幻大片、最新一部《星际迷航》在中国上映。这部科幻巨作始于1966年,距今将近50年,当时片中出现的一部分虚构科技,如液晶触摸屏、声控电脑等,如今已成为或部分成为现实。科幻片及科幻小说,是美国相对其他国家做得最好的文化产品,这无疑影响了一代代美国人,对将科技知识、创新精神、人文社会思考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既是美国作为科技强国的果,也是因。

  我国十分缺乏优秀的科幻文化作品。我国影视工作者、小说家等,如想将故事放在虚构的背景中展开,其选择往往不是科幻,而是戏说历史,穿越回古代。这种向后看的背景中展开的故事,仅限于谈情说爱、勾心斗角,不要说缺乏对于未来科技的想象、展望,就连对于人文社会的思考也是极其肤浅的,沦为了单纯的头脑按摩,或者更坏,成为了文艺作品中的鸦片烟。

  在最近的60年中,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星际迷航》所涉及到的航天领域,中国已走进世界第一梯队。这意味着中国已培养了一支优秀并人数较多的科技精英队伍。但这相对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显得非常弱小。中国社会一般公众的科技素养并不高,科学精神并不强,对有关科技的事物缺乏兴趣(许多科学杂志办不下去,关门停业),这既是中国缺乏优秀科幻作品的果,也是因。所以,如何提高中国公众的科技素养、科学精神,仍旧是中国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作为着眼于根本的解决方案,改进中国大学的文科教育是核心。中国大学文科教育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其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中国文科教育出来的学生,数学水平低(这与中国大学理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逻辑思维能力差,科技知识贫乏。中国必须在大学文科教育方面做大的改进,奋起直追。

  如果仅就文艺领域而谈,中国的小说家们、编剧们、导演们,有必要克服因为不懂而厌恶科技的价值观、心理取向,积极学习科技知识,加强逻辑思考能力,不要仅仅沉溺于谈情说爱、勾心斗角、插科打诨耍贫嘴、向后看……试着爱科幻、写科幻、拍科幻,试着向未来看,向前看。▲(作者是北京知名学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