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作品展示 >> 正文

《歪得笔直》(9)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20日16:32 来源:中国作家网 侯佳良

  看来好日子到头了,侯阳这样想着。

  各科老师均有强调,每届新生入学第一次月考都会比较困难。这作用等同于古时入牢房前那一百杀威棒,前者让你重视学习,后者让你重视牢房。看来如今学校与牢房相同点甚多,非要说不同点,也只剩下两点:一是可以回家,二是男女囚犯关在一起。林天齐听了侯阳结论,面带悲伤地补充了一点:牢房比学校便宜多了。

  恶补一晚,隔天入校。刚进教学楼,便发现整个楼道弥漫着一片肃杀之气,不用说,这都是那些名列前茅的尖子生搞出来的,他们本能地用杀气屏蔽掉人情,用意在于考试之中告诫他人:“我六亲不认,别抄我的。”侯阳根据杀气力度得出结论:这帮书呆子的学习成绩又进步了。

  教室已在昨日放学前被布置成考场,从教室中的八排课桌椅中抽出两排放入楼道,使得教室中组与组之间间距变大,以防作弊;又将桌子横向倒置,桌洞朝前,以防作弊;还勒令学生将书包等与考试相关物品放至讲台,以防作弊。时下教育制度之所以如此不堪,或许就是这帮教育工作者将精力都放在了这层出不穷的防作弊手段上,他们以己为例,深刻地向人们讲述了什么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一场考试通常都是语文,语文这科难学易考,但凡会说中国话,基本都可以及格。如果你再会背几篇课本中那些已经死了几百年的人写的文章或诗句,百分制的试卷上七十分是没有问题的。这类题目统称为默写,在语文老师口中,默写的分是白送的,可在侯阳看来,这类题是白痴才会的,因为侯阳小学背的那些诗句大都忘了,所以吃一堑长一智:既然明知道背了还是要忘的,那费这劲干吗?而且这类题大都出得特别讨厌,最平常不过的一般是给你诗句的上半句,让你写出下半句。这个侯阳可以理解,上课时或多或少会听老师或者同学念不少遍,有的念着念着就把下半句顺出来了,这时候要赶快写下答案,再念一遍可不一定能顺出来,最亏的是有时往往念完上半句下半句就在嘴边,但死活就是想不起来。

  给上半句让写下半句的题还是可以接受的,可气的是给你后半句,让你写出前半句,侯阳碰见这种题就来气,心里总大骂出题之人:“这孙子疯了。”古人说倒背如流,不是真让你倒着背,只是个夸张的修辞手法!碰上这种题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你给我上半句我肯定会这下半句。侯阳还在不知道哪个区的试卷上见过一种题,这类题在试卷中并不多见,属于变态中的精品,此题一出,基本是万题臣服——给你一段相当完整、非常通顺、特别押韵的诗句,然后让你改出诗句中的错误。侯阳碰到这题的那次被气疯了,正确的都得靠人品顺出来呢,还给一错误的,有时候错误的比正确的念着还顺嘴,这类题一般越念越觉得没错,念着念着就记住了,之后看到正确的怎么念怎么难受。

  语文试卷通常都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作文。用老师的话来说:“这可是一大块儿。”中文的博大精深就在于此,外国友人就算学上十年中文也一定不能理解这句话为什么不是形容蛋糕而是形容某部分很重要。作文这东西其实在试卷上还有一个更准确的名字——命题作文,初中的命题作文是写记叙文,你需要记住“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人物”六个要素,然后将每个要素扩展为一百到两百个字不等,加起来便能达到要求的800字,按这个套路,分数不会低;高中的命题作文是议论文,依旧没点新意。老套路,将“论据、论点、论证”三个要素扩展之后排列组合凑个800字就赶快收尾,不然卷子上的小格子就不够用了,卷子背面用水笔特别难写,经常划不出水。

  议论文中有个奇怪的东西,叫论据,说白了就是举例子,这例子必须是典型事例,什么叫典型,同样做好事,你一同学做的,隔壁大妈做的,都不叫做好事,必须是雷锋做的才行,否则不够典型。侯阳还因为此事跟语文老师争论过,说隔壁大妈做好事不留名也不够典型?老实说不够典型,雷锋做好事也不留名。侯阳说雷锋嘴上不留名,回来之后都写日记里了,完了给别人看日记,隔壁大妈连日记都不写。老师一听无从反驳,便拿出了杀手锏:总之写雷锋就有分,写隔壁大妈就没分,你看着办。

  于是在诸多死板的规定下,一个班的作文下来就很有看头了,题目要是论好人好事的,那自然全班都写我们每天写日记的雷锋同志。有时候也有糊涂笔误写黄继光的,也勉强给了点分,你总不能说人家以堵枪眼出名的就说人家没做过好事吧?人家是革命先烈,觉悟高,一定常做好事。题目要是论毅力、锲而不舍之类的,那司马老爷子就当仁不让了,至于知不知道你写的那本书叫《史记》咱们另说,反正知道你是被宫刑的。林天齐就是其中没文化的典范,他的作文中曾写道:“司马迁先生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宫刑之后,还毅然决然地完成了一部巨作,那部巨作到现在还被世人流传。”

  侯阳的作文成绩还算稳定,只要控制住自己不胡写,分数还是不低的,正好弥补了默写常零分的短处,他语文总成绩百分制考70,150分制考100,稳定得神乎其神。

  理科考试不比文科,通常波动较大,尤其是侯阳这样的。他学习有个特点,向来是听完老师讲课就觉得全明白了,练习题能不做就不做,导致很多固有题型不清楚,出题人多半布下圈套,侯阳平时做题少,考试时逢套必钻,常被老师当做反面教材,成绩自然好不到哪儿去。这也是侯阳厌恶应试教育的一大原因……明明凭借自己聪明才智会得比谁都快,可总在这些阴谋诡计的出题人手中拿不到分。有本事你们光明正大地来啊。

  考试后不久,成绩发布。侯阳语文70,英语60多,数学蹦出个90,其他都40多。郝祥各科60,中规中矩。两人再看林天齐,语文60,其他都80多,顿时暗骂这小子平时装傻充愣,侯、郝二人算是明白过来了,林天齐这小子走的是装傻路线,从运动会到考试,所有人都被他朴实的长相骗了,看来佛家说“相由心生”也并不准确,眼下就有一个活生生的反例。

  侯阳的成绩参差不齐是有原因的,语文一直那样,会说中国话就能及格,万幸他还是个北京人,很多发音天生就是对的,读音题都能做对;英语和语文一样,属于文科,侯阳一向认为文科属于体力活,讲究个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而侯阳做事向来急功近利,学习语言实在不适合他,好比让李白算术、爱因斯坦种田一样,有个60分就烧高香了;数理化三门虽同属理科,成绩却相差甚远,原因也简单,侯阳小学数学成绩优异,初中是数学实验班的,这九年积累下来的数学基础与在数学上的自信心还够支撑他一段时间。物理化学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像是打入冷宫的妃子,看都懒得看。

  虽然各科有各科的理由,归根结底还是侯阳不爱学习,这人骨子里倔强,没人给他一个让他能接受的学习的理由,什么考高分了就聪明,学习好会有前途,侯阳早就不信了。凭什么我必须在你们随口一说的理由下花费我人生的前二十多年去学那些极讨厌又没用的玩意儿?你们不就是把“以分论人”的观点潜移默化给所有人吗?这招也没多高明,侯阳不屑还手。侯阳其实也能说出一大串大义凛然的说辞来推翻他们的理论,可是他知道就算他把老师家长都辩得哑口无言,也只能换来他们说一句“这孩子死脑筋”,并不会改变他们思想,所以侯阳自不会蠢到说出自己的想法去找骂。

  又几天过后,月考年级排名公布,侯阳在班级四十多,年级五百多。这成绩是没法向爸妈交代的。事实上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无法向自己的父母交代,因为全天下的父母都只能接受一种成绩,那就是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有进步。侯阳有个初中同学,跟侯阳同住在部队大院,学习次次年级第一,有一次考了第二,被其母大骂一顿,侯父那天恰好也在,不理解地说道:“看人家孩子,考了第二还挨骂,你要能考第二……”

  侯父侯母每次得知侯阳成绩,都显得大祸临头,觉得这孩子要完了。于是赶忙给侯阳举例说明学习差的命运如何悲惨,学习好的如何有出息,还一同与侯阳找寻学习方法中的问题。侯阳多想告诉父母原因特别简单……就是不爱学习。但这样的话又无法说出口,好比一个儒学世家的孩子抵触孔孟想学武功一样。侯阳无奈之下,每次在父母数落下唯唯诺诺,保证自己会努力学习。

  高中生活若不发生些事情,那生活真的就像是没放调料的方便面,既难过又无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