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崛起的黔东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10日16:35 来源:中国作家网 向笔群(土家族)

  在黔东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诞生了许多的作家、诗人。当然,我们现在谈到“黔东少数民族作家”,不仅指黔东籍的少数民族的作家,也包括外来黔东的少数民族作家。他们以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文化精神,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据不完全统计,黔东少数民族作家在《民族文学》《诗刊》《山花》《中国作家》《十月》等报刊发表作品500余件,出版个人专著达100部,其中吴恩泽、龙潜、田永红、赵朝龙、完班代摆等人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成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乃至整个贵州文学创作的一支生力军。

  一

  在小说方面,土家族的斯基、田永红、林照文、黄方能、晏子非、何立高、孟学书,苗族的吴恩泽、龙岳洲、龙潜、赵朝龙、侯长林、罗漠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斯基是一个典型的“漂泊作家”,少年时代离开黔东印江,投入革命。早期的创作受到革命文学的影响,如短篇小说集《生长》,大多写的是解放区的生活。改革开放之后,先后发表中短篇小说《分道扬镳》《追求》等,并出版有《昨夜风雨》等长篇小说。他的作品淡化故事情节,侧重人物心灵世界的挖掘。

  吴恩泽是一个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精神的作家,其长篇小说《平民世纪》《伤寒》等对地域人群人性持续关注,体现出少有的人道主义关怀意识。如《蛮女阿凤》《无妄》等小说都是描写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命运变迁,凸显人性美好与黑暗的两面性。

  在黔东,以乌江作为创作对象的作家大有人在,似乎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试图再现乌江文化的根脉。田永红的小说主要是注重历史进程的书写,如长篇小说《盐号》就是以乌江盐号在历史进程中的命运作为符号,有一定历史足音。而赵朝龙的“乌江小说”大多以“乌江汉子”为原型,表现的是人战胜自然的力量。如中篇小说《乌江上的太阳》,把人性与自然结合,把乌江原生态的文化与人性有机融合,把乌江文化立体表现出来。还有土家族的林照文,把乌江流域的卑微人物融入小说的创作中,表现笔下人物在生活大潮中的无奈,甚至消沉,如小说集《过不去的河流》中的作品。

  龙岳洲的小说创作,民族文化元素并不浓郁,他的长篇小说《黑瓦房》以中学生为描写对象,可谓“成长小说”。罗漠在他的大学时代就发表了《黄月亮》《灵灯》《红月亮》等小说,对贵州青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后来又出版小说集《乡村与城市边缘》。还有一些作家则注重民族文化的注入。黄方能小说集《回望故土》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地域文化元素为经纬交织的文学群像,包含他对地域文化精神的不懈追求。晏子非在短篇小说《阳光下的葬礼》中也体现了一定的地域意识。

  二

  散文方面,土家族的安元奎、刘照进、隐石、张贤春、冰皑、陈丹玲,苗族的完班代摆、龙凤碧,侗族的罗中玺等都写出了较好的作品。其中,完班代摆的长篇地域历史文化散文《松桃舞步》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刘照进的散文集《陶或易碎的片段》获得贵州文艺创作奖,安元奎的散文集《乌江行吟》获得贵州省作协乌江文学奖。

  完班代摆起初写诗,后来改写散文。其创作具有一种地域文化的倾向,他把家乡的苗族的历史进程与文化的根脉进行立体的描写,具有一定的历史穿透力。刘照进的散文往往是长短句相接,给人一种文字建筑的美感,凸现出文字的流动色彩,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如《空鸟巢》《缓缓穿行》等作品,把地域语言和现代意识有效地嫁接,凸显出其创新意识。

  安元奎的散文立足于对乌江文化的挖掘,他以一种虔诚的心,探寻着乌江即将消失的文化,试图延续乌江文化的血脉。罗中玺的《贵州江河行》等散文也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把地域文化因子交汇在贵州河流的历史变迁之中进行考量,力图表现一个地域长期生生不息的文化动力。

  张贤春的散文以地域物事为书写对象,表现对乡村历史的回望和故土情怀,如散文集《山里人》中的很多作品。他的散文语言朴实,运用了一些传统的表达形式。隐石写了较多的文化随笔,收入集子《个人时代证词》中的作品对当下的文化现象、文化问题进行深刻思考。陈丹玲是黔东散文的后起之秀,出版有散文集《露水的表情》,其作品书写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还有一些作品是对乡村往事的回忆,表达出作者的人文关怀意识。龙凤碧的散文女人味道比较浓,大多是从生活的本身出发,从细微之处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认同。

  三

  黔东是一个充满诗性的地域,诗人辈出。改革开放初期,苗族马仲星、林亚军等诗人书写了很多以歌唱时代与生活为主题的诗作,在写作手法上借鉴了较多的古典元素,如林亚军的《中国雪》、马仲星的《漂泊的心情》、傅强的《乡韵》等。罗中玺的诗歌,特别是他的爱情诗表现真感情、真性情,属于“喧嚣时代的真情呼唤”。

  黔东的一些少数民族诗人在创作上开始了对先锋艺术的探索,代表诗人有侗族的朱良德,土家族的谯达摩、徐必常、隐石、马晓鸣、蒲秀彪、王小松,以及“印江四诗人”(苗族的王晓旭与土家族的朵孩、任敬伟、非飞马)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谯达摩就出版了诗集《橄榄石》,引起诗坛注意。徐必常出版有诗集《朴素的吟唱》,诗歌创作注重亲情的书写,情感比较饱满,朴素的语言隐含较大的生命意蕴。朱良德出版了诗集《稻草哲学》,其大部分诗歌都是地域性乡村精神书写,抒情格调比较明显,同时也具有一定现代性。马晓鸣诗歌的政治语境比较浓厚,大多数作品与时下的进程有密切的关联。蒲秀彪出版有诗集《随时随地》,注重诗歌的口语化,反讽的情绪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特色,过程的延展性书写成为追求的倾向。王小松出版了诗集《走不出这片土地》,基本是以乌江地域的物事作为书写的对象,乡情灌注其中。

  在散文诗方面,土家族的喻子涵、冉茂福、陈顺、田淼、罗福成等,成就较高。喻子涵以散文诗集《孤独的太阳》在1997年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07年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优秀散文诗作家”,成为贵州散文诗领域的领军人物。冉茂福出版散文诗集《守望乡村》,表达他的家园意识与故乡情怀。陈顺的散文诗《指尖上的庄园》通过对乡土生活的书写表达对生命的守望。田淼发表了不少的散文诗,是一个散文诗文体追求者。可见,散文诗作家已成为黔东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一支“轻骑兵”,驰骋在贵州文学的百花园里。

  四

  黔东在戏剧创作和文学评论方面也有发展。从事戏剧创作的有苗族的林亚军与土家族的何立高。林亚军创作了《民办教师》《乌江汉土家妹》《明天再见》等剧作。何立高创作了《夫妻哈哈笑》《土家山寨的红蜡烛》《蛮王的子孙》等剧作,其中《夫妻哈哈笑》获2001年度文化部戏剧“群星奖”。

  持续进行文学评论写作的是土家族的隐石和路曲。隐石以现代文化意识为基调,对当下文学现象与问题进行批评。路曲立足于大武陵少数民族作品与文化的探讨,发表了大量文艺评论。长篇论文《当代土家族青年诗人的传统文化承载》被多家报刊发表并转载,其中《当代重庆少数民族文学简论》入选《2011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年度选(评论卷)》。

  向笔群(土家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